人心智的成长,就是从自己生命的源头上去满足自己。丰富的认知,高度的自律,自己主宰的命运,唯有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满足的东西,才是人生最值得拥有的东西。
人这一生,二十几岁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十几岁时的懵懂,很有趣,很有意思;三十几岁时,会发现自己二十几岁时的敢想敢做很有趣,有意思;四十几岁时,会发现自己三十岁的徬徨和痛苦,其实很有趣,很有意义。若是一个人到了中年,这种“事物总是在事后才体现出意义”的诅咒还无法启迪到你,让你去领悟到当下的意义,还得要等到自己五六十岁时,才去发现四十几岁时的人生意义,你不仅白活了半生,还有可能继续白活下半生。
人内心有一个理想的世界,身外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的交叉作用让人得到一个自己以为的世界。
这三种世界,需要人在人生的过程中从自身的认知上去进行整合,从而让自己获得一个统一了认知的世界,而一个在认知上处于矛盾对突的世界,会造成人在人格上的分裂,让人在精神生活上长期处于内耗的状态,导致人失去身心的健康。
所谓人要去获得“完整的人格”,指的正是人必须要去整合自己对自己、自己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过程。
人与人彼此之间太看得起了,总以为大家都共享同一种情,共用同一个理,才会产生如此多的矛盾。
有时候想,不如把其他人都视为万物之中的一物,像一草一木那样,决不寄希望于草木来理解自己,来看得起自己;也不寄希望于草木要拥有怎样的素质,要有怎样的同理心、公德心,反而可以相处得更和谐一些,更自然一些。
与其说有些人不配做人,就不如不要把人太当人看了,不要老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是人,自己好好做人就ok,这并非是一句贬低别人的话,真能做到这种视角的人,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人会因为被人理解而若狂,又会因为理解之后的不再被理解,而被灼伤。人生之路太漫长,每一种理解的前方都是不理解,所谓理解,于人于己更像是思想上的懒惰。
也正是因为还未曾理解,所以才勤勤恳恳,活得这么认真和健康。不能用于生活的理解,不过是虚妄。
喜欢阅读的人,喜欢读到相似的心境,喜欢的是文字对相似心境的收纳,纷纷扰扰的世事和思绪,在阅读过程中,被某段文字应和着自己的领悟,确认为“就是这么一回事儿”。于是乎,纷扰被自己诠释之后消失了,留给自己片刻的澄明。
这么说世上有相似的心灵,每个人都喜欢相似的心灵的人,和心灵相通的文字。阅读应该是通过喜欢而抵达和谐。
一件事情彻底不再想了,才算是真正想清楚了。所以,没有比空旷更清楚的清楚,没有比不思考更牛的思考。把自己从一个牢笼里放出来,必须同时也把牢笼给拆了,自然不会被再次关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