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字数 1k + ·
我们常把“中国风”这三字挂在嘴边。
看似日常,殊不知人家可是个正经的学术术语。
| 让·安托万·弗雷斯《中国设计》1735年,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中国风(Chinoiserie),最早源于1839年法国的一个形容词“Chinois”,意为“与中国有关的”。
直到1883年,“Chinoiserie”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而后作为艺术史学术术语使用。
| 英国的中国风墙纸
看到这儿,你是否觉得奇怪:
如此“中国亲生”的三个字,为何“老外”这么重视,还这么早就开始重视了?
其实,中国风自13世纪晚期就是西方特有的艺术和文化现象,曾惊艳西方世界700多年。
最早可追溯到马可·波罗在元大都被元世祖忽必烈接见这一事件。
| 乳白玻璃仿瓷陶器,威尼斯制造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重新来认识“中国风”这三个字:
它可以是欧洲皇室举办中国宴会玩“COSPLAY“;
也可以是欧洲贵族争相摆入家中的中国瓷器;
还可以是成为风靡欧洲的高级饮品——中国茶叶……
| 1688年,颇具中国风的法国博韦挂毯
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风》里认识不一样的“中国风”,走近这场700多年的“东风西渐”。
作者佛朗切斯科·莫瑞纳,1972年出生于意大利波坦察,他长期致力于远东与欧洲跨地域文化交流研究。
其中,《14-19世纪中国风艺术在意大利的演进》一文曾得到中国风艺术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世界艺术史泰斗休·奥纳尔的高度赞扬。
全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读者勾勒出中国风在欧洲的发展轨迹,内容翔实精彩:
不仅分析概括了13世纪末到17世纪中国风在欧洲的诞生和早期发展;还集中阐述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晚期欧洲盛行的中国风的发展,并按照欧洲的历史、政治、地域和文化等因素划分章节。
西方人心中的中国形象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人印象中,中国是一个遥远、神秘并且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
许多欧洲的学者和艺术家都受到远东进口的器物或是冒险家带回的远东见闻的启发。
在文学、戏剧、哲学、建筑和艺术等领域创作出了大量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所以,中国风并不局限于某一特殊的艺术媒介或特定的时代风格。
它是一种广泛的文化艺术诉求:从舞台剧到陶瓷工艺,从哲学到室内装饰,从漆器工艺到音乐,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伴随着欧洲文明而成长。
| 瓷制中国人物摆件,法国樊尚制造
例如,在文学领域,1667年,约斯特·冯达尔就在《中国社稷之倾覆》中说道:“中国就如同一颗气质典雅而高贵的钻石,闪耀着神圣而璀璨的光芒。”
绘画领域也出现了诸多中国元素,如:意大利画家詹多梅尼科·提埃波罗在瓦尔马拉庄园中所画的壁画《中国布商》,这也是意大利最为出名的中国风壁画之一。
以及传入欧洲、备受贵族追捧的中国瓷器。
在威尼斯大师贝利尼的《诸神之宴》中,他就细致描绘了作为众神法器的中国瓷器。
这些青花瓷高贵典雅,造型精准,可见其曾认真把玩过欧洲贵族珍藏的瓷器。
| 彼得罗·马萨,一对中国风木板
哲学领域,伏尔泰曾在《哲学辞典》中说道:
“中国文人的宗教信仰是令人羡慕的。因为他们所尊崇的既不是迷信,也不是荒谬的传说,而是僧侣们规范的具有各种含义的教条,其教义与理性和自然并不相悖。”
毫无疑问,中国风的盛行遍及欧洲各地,仅有少数欧洲地区没有受到其影响。
其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这与其在欧洲各地传播和发展的方式不同有关。
但就整体而言,各国各地都曾发展出带有各自审美倾向和技法独特的中国风艺术。
200多张珍藏图片
全书包含200多张公私珍藏的高清图片,图文并茂,形象化展现中国风对欧洲文明的深远影响,你可以看到:
法国艺术家布歇在作品《中国园林》中,画着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仕女,但人物却是西方面孔;
丹麦哥本哈根罗森堡城堡的一间漆器室上,悬挂了几尊观音菩萨像;
丹麦哥本哈根腓特烈城堡内建造的中国茶室和桥梁;
维也纳美泉宫内的中国室,墙上的漆板画是从中国进口的漆金屏风上拆卸改造而成;
西班牙雷迪洛皇家建造的瓷器室……
在这些图像中,可以清晰还原中国风在欧洲的产生与风格发展,及其对欧洲艺术的深远影响。
《中国风》的护封采用艺术纸,烫红金的书名与国风主题相呼应。
圆脊精装。
内封为2mm荷兰板,图案采用专色印金,颇具质感。
内文采用128g哑粉纸。
纸张涂层工艺,色彩高度还原,呈现作品高清细节。
「 本文为推广,全部内容转载自一条,
联系一条生活馆客服微信;或客服电话:4009206008 」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