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自己50年研读《黄帝内经》的心得时说:“归根到底,中医就是五个字精、气、血、阴、阳。”
一、
有一位70多岁的患者。患者二十年前就陆续出现了头晕、失眠、便秘、乏力、耳鸣、血压偏高等症状,多年来宋老先生一直在为她调节和控制疾病。让人惊讶的是,患者现在不但是症状全面得到控制,各项指标基本保持稳定,而且红光满面,腰腿有力,吃得多、睡得香、排得畅,甚至比正常的老年人还要健康。
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之所有者,精气血阴阳而已。一个人疾病的多少和健康状态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身体中精气血阴阳的水平。我给患者调理身体,看起来很神奇,其实都无外乎是蓄精、补气、养血、调阴阳的常见方法,但由于抓住了根本,所以就能达到祛除一身病疾、通畅五脏六腑、保持健康长寿的平衡状态。只要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每个人都可以实现80岁不显老。
养生方面,比如夏天,喝水必须是热的,即使再热也不许喝凉开水,什么冰糕汽水之类的尽量少吃,饭更不许吃凉的。
为什么?脸上的气色其实和胃气有直接关系。胃气充足,才会体现在脸上红润。想要健康,不显老,首先做到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好好吃饭!
二、
当地有个民俗,便秘了就去吃香蕉下火,大部分人都管用,但也经常有人来看病,说吃了香蕉以后便秘就更厉害了。遇到这种情况,以红枣入药,通便效果很好。
红枣是补血的,如何能治便秘?其实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很多人都认为便秘是上火了,拼命地吃生冷水果、蔬菜,还有下火药、通便茶。真上火的管用,不是因为上火的还会更糟糕。为什么呢?便秘可以分为气秘和血秘。气秘是因为肺肾气虚造成的,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肾司二便,所以这两脏气虚造成推动无力就会形成便秘。这样的便秘,大便并不干硬,但是排出困难,排便后还会觉得气短、心慌、疲倦。血秘是因为血虚肠燥,津液匮乏造成排便困难,这种便秘的大便干硬,很多老人或是产后、病后血虚的人会有这样的情况。这两种便秘的治疗方法必须是调气、养血才能见效,如果乱吃生冷和寒凉药,只会雪上加霜。所以有便秘的朋友一定要辨证,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够很好治疗。
三、
有一位50多岁的女士来医院看病,她和儿媳妇关系不好,闹了一年,就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看了很多医生,药倒没少吃,还试过针灸、推拿,可是效果都不明显。严重失眠、茶饭不思把她折磨得骨瘦如柴,身体十分虚弱,有的时候还出现短暂的糊涂、健忘,连自己的名字、家的地址都想不起来。
医院有一位年轻医生把脉后,判断病人是因为家庭不和睦造成情绪大怒激动,引起生热,耗伤津液,造成肾水亏虚,心肾不交,水火难以既济,夜晚阳不入阴,故夜不能寐,严重失眠。于是开了阴阳调和膏的方子进行治疗。
出乎意料的是,服药1个月后,病人前来复诊,失眠症状竟然没有任何好转……
四、
百思不得其解,病人脸色黑青,下眼袋很大而且紫青,口唇发白干燥,显然不仅阴阳失调,还有严重的气血亏虚。你不补血而专调阴阳,怎么可能有效呢?
后来给病人开了“灵芝益寿方”。那位年轻医生当时想不通,因为此方是一个典型的“中医调补”的方子,一般不会用来治疗单一症状。病人为什么来找你看病?因为你比她专业。病人只知道她失眠,但你作为医生,要看到她全身精气血阴阳的变化,才能真正治到病根上去啊!
病人服用“灵芝益寿方”仅十余日,多年的失眠顽症斩草除根!
五、
多年来,很多病人延误了治疗时机。这些病人的共同特点,都是认为哪个部位有病,病症就在哪个部位上,就需要医治哪个部位。很多人就干脆自己当医生,给自己买药治病,倒也是去买了中成药,例如:头痛就买正天丸、腹泻就用藿香水、牙痛就吃三黄片、嗓子疼就含咽喉片,治愈效果嘛,就是蒙着眼撞大运啦。尤其是一些常见病,虽然病症不大,但是很痛苦且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反反复复总是难以根治。最主要的是大家不了解病因,不知道这是身体经络和五脏六腑的“紧急报警,发出求救”。最后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病症被拖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到其它脏腑和经络,不再是单一的病症了。
六、
2002年夏天,曾接待一位外宾,说自己有三高症,通过服用一种治疗男性功能障碍的药物,见到很不错的效果,并且对血糖没有任何影响。告诫他说:“我注意到你夏天还穿着高帮的皮鞋,应该是三高症已经出现了脚凉的情况。我跟你直接讲,半年之后,你的脚不仅仅是凉了,还会出现发木、发麻的情况;若是你再不节制情欲、减少房事、保护肾脏的话,多则半年,你这只脚的局部血液循环就会坏死,最后的结局就是糖尿病足、引发截肢。”这位外藉患者一笑了之,他说性生活与三高症有什么关系?这位患者不以为然。突然感觉到中西医学的差距,在西医的理论中,往往无法预知到病情,预防到未病。
七、
结果,3个月之后,那位外藉患者给宋医生打电话,他说:宋大夫,你真是太神奇了,你所说的话开始应验!我的脚本来是凉的,已经开始变成麻木了。虽然脚踩在地上,但是感觉脚好像离地很远,好像垫了一层厚厚的海绵。我现在非常担心,请你帮助我。
后来给这位外藉患者寄去了“灵芝益寿方”的中成药。为什么?三高症病人如果出现这种脚凉、发麻发木情况,说明他的阳气不足,气血不通。三高病人腿脚坏疽分很多种,有因为气滞血瘀的,有因为肾亏气虚的,其中肾阳虚的症因是因为病人身体消耗的太过了。
怎么讲?他一开始有男性功能障碍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身体给他提出警告了,说明要开始保护自己的元气,不要再消耗得太多了,身体已经给你发出警告;结果你不听,反而吃一些促进性功能的西药,来使阳气愈发的消耗,并损伤了肝脏和肾脏。阳气消耗过多之后,按照古人的话讲,这叫骨髓枯。人的骨髓枯萎之后,等待他的就是身体各脏腑精血的枯竭。
也许那位外宾永远搞不懂“中医七虚五正”疗法的辨证原理,但他补足了“精气血阴阳”之后,恢复了五脏六腑的平衡,预防了消渴症(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以后还会像普通病人一样找回健康和快乐。
八、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七虚五正”疗法的辨证施治,近几年,宋医师联合了多位专家一起,致力于推广“中医七虚五正”法。“中医七虚五正调补”是对“精、气、血、阴、阳”辨证方法的便于记忆的疗法名称,指的是“精虚、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这7种辨证方法。
大家都能通过简单的症状对照,大致上看出自己是哪几种“虚”:
精虚:面色无华耳鸣失聪,精神萎靡疲劳不堪,毛发枯萎,牙齿松动脱落,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小便不畅,遗尿便溏。
气虚: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语言低微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
血虚:面色萎黄手脚麻木,形体消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头晕耳鸣,神疲乏力。
阴虚:口舌、皮肤干燥,双目干涩,潮热盗汗,五心烦燥。
阳虚:畏寒怕冷心胸憋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男性功能障碍、早泄,咳嗽哮喘。
气血双虚:少气懒言,面色憔悴,腰膝酸软,咽喉干痛,便秘腹泻,妇女经水不调、带下。
阴阳两虚:四肢麻木,小腹疼痛,身重乏力,眩晕耳鸣,关节抽搐,急躁易怒,腰冷酸痛,虚烦失眠,骨蒸潮热。
按照上面这些症状对照,有3种以上的“虚”症表现出来,其实体内已经7种“虚症”同在,就必须要同时“蓄精元补气血、调阴阳”了,也就是“中医七虚五正调补”了。
九、
古时候的病人,一般只是一两种“虚”,所以单补、双补的药比较流行,比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肾气丸等等。只有身患重病或长期生病的人,才会出现3种以上的“虚”。
但现代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经常服用西药,对胃脏和肾脏都有副作用。肾是先天之本,胃是后天之本,先天和后天均受影响,所以现代人大都面临出现7种“虚”症,让“中医七虚五正调补”的方子有了用武之地,让更多百姓从“精、气、血、阴、阳”调补中受益:
1、现在西医确实发达,比如消炎、降三高、平喘都有很多药物,再比如手术治疗心脏搭桥、肿瘤切割等技术也非常先进,但对于真正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些症状,比如早衰、乏力、健忘、头晕、失眠、便秘、盗汗、肾虚、胸闷气短、手足麻木、视力模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往往并不擅长,甚至依赖物理量化指标进行检测。而这些症状恰恰都属于中医所说的“虚症”范畴,以“精、气、血、阴、阳”辨证施治,往往有奇效。
2、现在很多中老年慢性病患者,都在常年服用西药,但受困于耐药性问题,很多患者疗效越来越差,而且肝、肾、胃肠功能普遍受到影响。而在中医看来,耐药性是典型的阴阳失调,肝肾和肠胃功能都可以通过调理得以恢复。“精、气、血、阴、阳”辨证施治,是久治不愈、久病体虚的慢性病患者提高疗效的一种捷径。
3、再一个就是很多中老年人身患多病,比如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消渴症、前列腺肥厚等,西医方法治疗其中某一个病或有专长,但综合治疗往往顾此失彼。而全身辨证、综合治疗恰是中医之所长。“蓄精元、补气血、调阴阳”看似简单,但却能让患者全身疾病同时好转,相对久治不愈则吃药少、花钱少。
十、
“中医七虚五正”疗法,已经成为大量的临床病例上一次又一次见到奇效的中医良方。
如:中风偏瘫、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灵芝益寿方”适量地搭配“扎冲十三味方”和少量“降压药”等,往往三个月即可实现稳压、恢复语言及肢体能力的理想效果。
比如:糖尿病病人,前三个月用“灵芝益寿方”搭配“三十六味消渴方”,半年后停服西药,不仅能使血糖平稳,而且其他的并发症都得到有效控制。
比如:心脏病病人,普通情况只用“灵芝益寿方”即可,出现心绞痛、心梗严重症状的配合少量的通血管药,往往三个月内心脑血管即可畅通无阻。
比如:风湿骨病病人,“灵芝益寿方”再加上祛风除湿的中药,两到三个月后,过去反复发作的老风湿短期内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比如:肾虚病人,阳痿早泄、前列腺等,用“灵芝益寿方”再根据病情的不同适量地搭配“参茸三肾方”辅助,肾虚、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即可迎刃而解。
湿有内外
丹溪曰:"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有外感而得之者;有内伤而得之者。有居处卑湿,或早行雾露,或冒雨,或涉水.或汗衣湿履.则湿从外感之者;或恣①饮酒浆,过食生冷,则湿从内伤之者。又一说云:饮食人胃,无非湿也。脾土旺,则能运化水谷,上归于肺,下输膀腕,无湿气之可留也。脾弱不能运化水谷,亦谓之湿。治湿之法,古人惟以利水为主,亦不可执一,必当因其症而药也。湿气在于皮肤者,宜解表之药,如麻黄、桂枝、防己、苍术、白术之类,譬如六合阴晦②,非雨不晴也。水湿积于肠胃,肚腹肿胀者,宜攻下之药,如大黄、甘遂、大戟、芫花.牵牛、槟榔之类,譬如水满沟渠,非导之不去也。寒湿在于肌肤筋骨之间,拘牵作痛,或麻痹不仁者,宜温经之药,如干姜、附子、丁香、肉桂之类,譬如太阳在于中天,则阴湿自干也。湿气在于脏腑肌肤之间,微而不甚者,宜健脾燥湿之药,如苍术.白术、厚朴、半夏、木香、桑皮之类,譬如些须③之湿,以灰土浥④之,则湿自干也。湿热在于小腹膀胱之间,或肿,或泻,或小便不通,宜用渗泄之药,如猪苓、泽泻、茯苓、滑石、茵陈、木通、葶苈、车前子、海金砂之类,譬如水溢沟浍⑤,非疏通其窦,则不达也。湿气在于皮肤,宜用胜湿之药,如防风、羌活、独活之类,譬如清风荐爽,湿气自消也。
火有七说
丹溪曰:五行各有一性,惟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命门火也,此火出自先天。又有五志之火:大怒气逆,则火起于肝;悲哀恸中,则火起于肺;醉饱过伤,则火起于脾;房劳过度,则火起于肾;思虑过度,则火起于心。此火出于人为。火之为病,不独在五脏十二经中,凡气有余,莫非火也!诸风眩掉、胁痛、目赤,肝火动也,柴胡、黄连主之。诸痛疮疡、口舌生疮,心火动也,黄连主之。诸湿肿胀、口疮口臭,脾火动也,芍药主之。诸气膹郁①,干咳鼻衄,肺火动也,栀子、黄芩主之。遗精梦泄、赤白便浊,肾火动也,知母主之。目黄、口苦、坐卧不宁,胆火动也,柴胡主之。癃闭淋沥、赤白带浊,小肠火动也,木通主之。牙疼龈宣、颧腮颐肿,胃火动也,石膏主之。舌苔喉痛、便秘不通,大肠火动也,黄芩、大黄主之。小便不利、小腹作痛,膀胱火动也,黄柏主之。头眩、体倦、手足心热,三焦火动也,柴胡、黄芩主之。阳事频举、精溺不止,命门火动也,黄柏主之。凡此皆苦寒之药,但能泻有余之火耳。又按《玉机微义》论曰:若饮食劳伤,内伤元气,自汗发热,困倦脉大而无力,气口大于人迎或一倍、二倍,为阳虚之症,以甘温之剂除之,如黄芪、人参、甘草之属。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日渐煎熬,为血虚之症,宜滋阴之剂,地黄、天门冬、黄柏、元参、龟板、当归、知母、五味、锁阳、牛膝、虎骨.丸服。若心火亢极,郁热内实,为阳强之症,以咸冷之剂折之,如大黄、芒硝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为无根之火,阴虚之症,以壮水之剂治之,如生地、元参之属。若命门火衰,为阳脱之病,阳事不举,饮食不进,右尺脉迟细无力,命门无火,则如釜底无薪,当以温热之剂治之,如附子、干姜之属。若胃虚过食生冷,抑遏阳气于脾土之中,为火郁之症,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葛根之类。
痰有十因
痰不自生,生必有故,或因风,或因寒,或因热,或因湿,或因暑,或因燥,或因酒积,或因食积,或因脾虚,或因肾虚。今之治痰者,但知南星、半夏为治痰之药,而不知治痰之本,故痰愈生而病难除也。予也管见,敢以治本之药叙之:夫因风而生痰者,痰唾涎沫,其脉浮弦,治以前胡、旋复花之类。因寒而生痰者,痰唾清冷,其脉沉迟,治以姜、桂、细辛之类。因热而生痰者,痰唾胶黄,其脉洪数,治以芩、连、栀、膏之类。因湿而生痰者,痰唾碧绿,其脉浮缓,治以苍术、茯苓之类。因暑而生痰者,痰唾腥臭,其脉虚微,治以香薷、扁豆之类。因燥而生痰者,痰唾如线,或如小珠,或如胶漆,咳嗽难出,其脉滑数。治以蒌仁、花粉、贝母之类。因酒积而生痰者.痰唾呕恶,清晨发嗽,治以猪苓、葛花之类。因食积而生痰者,痰唾桃胶、蚬肉之状,胸腹闷闷不安,治以香附、枳实、神曲、麦芽之类。因脾虚而生痰者,痰唾不时,倦怠少食,治以白术、陈皮之类。因肾虚而生痰者,痰唾之时,即如潮涌,发于五更之际,治以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之类。然此皆为辅佐之药,而主剂--二陈汤,又不可少也。
滚痰丸
滚痰丸川军、黄芩各半斤,一两青礞石,五钱好盔沉。
气有九论
气者,一身之主。内无七情所伤,外无寒暑所犯,则一气周流百骸疏畅。如有七情所干、寒暑所犯,则疾病生焉。《内经》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寒则气收,热则气泄,九气不同,为病亦异。张子和论之详矣,予不复论。如以气虚、气实论之,夫实者,邪气实也;虚者,正气虚也。气虚为病,或精神短少,或倦怠嗜卧,或少进饮食,或眩晕,或痿躄,或自汗,或泄泻,或遗脱,诸病生焉。审其症候,诊其脉息,果然气虚,则人参、黄芪、白术之类必当用用也。若夫心痛、胁痛、小腹气痛,此则邪气阻遏①,正气不行,故作痛耳。邪气何也?或寒、或热、或痰、或食、或血是也。法当先去其邪,则正气流通,痛不作矣。大抵气属阳,调气之药必用温散,如沉香、木香、丁香、茴香、藿香、白豆蔻、陈皮、香附、砂仁之类。如病日久,则气从火化,而温热之剂,又不可单投,必以黄芩、黄连、栀子之类为主,少加热药为之向导。又闻,气者血之先,血者气之配,气既病焉,则血不得以独利,故亦从而病焉。是以治气药中必加理血之品,如当归、芍药、川芎、红花、桃仁之类。
郁有六名
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①,诸病生焉"。大抵诸病中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故凡治病必以郁法参而治之。郁有六:气、血、湿、热、食、痰也。气郁:胸胁痛、脉沉涩。血郁: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湿郁: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缓。热郁:瞀闷②,尿赤,脉沉而数。食郁;嗳酸饱满,不喜饮食,人迎脉平,气口脉盛。痰郁:动则喘满,寸口脉沉滑。治以六郁汤、越鞠丸主之。湿加白术、羌活。气加木香、槟榔。食加山查、砂仁。血加桃仁、红花。热加柴胡、黄芩。痰加半夏、南星。
六郁汤
六郁香(附)苍(术)(神)曲,栀(子)(连)翘共(枳)壳陈(皮),(川)芎(黄)芩苏梗(甘)草,郁结总能伸。
越鞠丸
越鞠丸开郁,香附并苍术,川芎栀子仁,神曲各等分。湿加白术、茯苓。热加青黛。痰加南星、海石、瓜蒌。血加桃仁、红花。食加山查、砂仁。气加木香。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为何称之为“中医”,则较少考证。早在《后汉书》中有“诸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记述,这可能是能找到的最早的关于“中医”的记载。
其实在传统思想观念中,“中”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常用的思维方式,即“中和”思维。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中”则失和,而调治之法就是补偏救弊,调理阴阳以“执中致和”。所以中医治病常被叫做“调治”,因为其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调理气血阴阳,纠偏执中,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而调治之法,不一而足,可谓是中医学的神髓。所谓善诊者未必善治,即此谓也。
今天路老看了一位高龄患者,赵某,女,81岁,患糖尿病9年。近期出现双下肢发凉,足趾麻木、刺痛,伴有腰痛,口干渴,饮入即尿,汗出,失眠多梦,耳鸣,情绪低落,大便溏薄不爽,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脉沉弦细,双侧趺阳脉减弱。路老一边询问病情,一边自言自语道:饮入即尿,脚凉,麻木,情绪低落,大便溏薄,一派阳虚之象。说到这里,我想,路老可能会用阳和汤之类温阳通络的药物,正猜想着,路老写下治则:益气养血,温补脾肾。
处方
生黄芪15克,炒麦冬12克,黄精12克,五爪龙30克,五味子6克,当归12克,桂枝5克,赤白芍各12克,通草10克,生山药15克,制首乌12克,炒白术12克,红花10克,鸡内金12克,石斛12克,怀牛膝12克。
14剂,水煎服。
看处方后,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说阳虚,为什么用药却以益气养阴为主,唯一有温阳作用的桂枝只用5克,正想着,有一位学生已经按捺不住,先问了。路老说:这个病人已经81岁高龄,患糖尿病9年,是气阴两虚日久,阴损及阳,高龄患者久虚不能峻补,须益气养阴,佐以温通,缓缓图之,不能用味厚纯阳之品,否则耗伤气阴。
《内经》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如果用附子、肉桂、鹿角等气味俱厚者,势必耗损气阴,不胜药力,而反出现不适症状。所以用益气养阴为主,少佐以温通之桂枝,通行表里,燮理阴阳,使气血充盛,阳气自复。
另一位患咳喘的女患者,年龄41岁,咳喘反复发作38年。病人3岁时患肺炎开始,反复感冒,并诱发咳喘,平时说话气促,劳累后胸闷气短,腹胀,大便黏滞不爽,面色淡白,舌体瘦,边有齿痕,色暗红,尖部有瘀点,脉沉弦。路老拟定治法:益气养阴,理脾和胃,佐以升清降浊。
处方
太子参15克,功劳叶15克,桔梗10克,炙杷叶12克,炒杏仁10克,炒薏仁30克,百部12克,前胡12克,葶苈子(包煎)15克,炒山药15克,生谷麦芽各30克,建曲12克,炒白术12克,茯苓30克,娑罗子12克,炮姜6克,炙草8克,生姜一片为引。
14剂,水煎服。
茶饮方
西洋参(先下)8克,炒麦冬12克,浙贝8克,蝉衣10克,僵蚕10克,炒白芍12克,甘草6克,生姜1片为引。
7剂,两日一剂,水煎代茶慢饮。
路老说:患者罹患咳喘多年,肺、脾、肾皆伤,久虚不能峻补,以调和为主。路老所用药物,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仔细研究,其中奥妙无穷、变化无穷。这个方子中有宣有降,有通有补,桔梗、前胡、杏仁、薏仁、百部、葶苈子宣肃肺气,止咳化痰;山药、白术、茯苓培土生金;太子参、炙草益气固本;肺主一身之气,娑罗子疏调气机。茶饮方中芍药、甘草配伍,酸甘化阴,以佐制西洋参、蝉衣、僵蚕之温燥,又能缓解气管痉挛,解痉镇咳。路老常说:用药不在于药味多,或贵重与否,配伍合理,则药中肯綮,所谓“以平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