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县地处冀中平原中部,京、津、保三角腹地,距省会石家庄175公里,距北京、天津分别为137公里和124公里,距保定45公里,距华北明珠白洋淀15公里,距北方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白沟15公里。总面积314平方公里,辖5镇3乡,共127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26.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8万人。居民大多数为汉族,另有白、满、蒙、回、壮、朝鲜族等21个少数民族。
马克思主义在容城的传播比较早。1921年,保定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进步学生王孟雄等,秘密携带进步书刊回乡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的真理开始在容城县传播。
1925年,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国民党直隶省党部负责人于方舟和共产党员翟少痴先后到容城开展革命工作,在发展国民党员的同时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创建了国民党容城县党部和中共容城特别支部,容城的革命斗争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并从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众斗争,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得到广泛宣传,许多青年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1年4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容城县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容城县委员会相继诞生,阴一刚成为容城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32年1月,中共容城县委领导进行了一场震动全省的农民运动,3000多名农民愤怒砸毁了搜刮他们的县官产局,在河北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2年9月,中共容城中心县委员会即中共容(城)安(新)雄(县)定(兴)新(城)中心县委员会成立,阴一刚任书记。1933年初,容城县的共产党员发展到140多名,党支部18个。同年3月,县委领导成员阴纪明叛变,中共容城中心县委和团容城县委遭到严重破坏,党、团县委领导人和部分党、团员被迫离开容城。此后,县委和团县委瘫痪,容城的革命斗争处于低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15日,日军飞机轰炸容城县城。19日,国民党军队第五十三军南退路过容城,容城县国民党党政当局随军南撤,当地的一些地主、土匪游民纷纷拉起武装,局面异常混乱。12月,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派贾桂荣到容城,将当地大股武装改编为河北游击军第八路军第二师,并击溃了拒不接受改编,危害百姓的小股土匪武装,使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控制。
1938年1月至7月,中共冀中省委、中共冀中区四特委先后派共产党员王工学、张树平等大批干部到容城开辟工作,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39年,容城县抗日根据地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形成。1940年,容城县的抗日斗争出现了大好局面:县、区、村的党、政、群武装组织普遍建立,开展了宪政运动,实行了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广大妇女儿童站岗放哨,青壮年纷纷参军参战。
1941年6月,日军对大清河东、泗小公路南北发动了大规模的铁壁合围、梳篦拉网等战术,进行疯狂扫荡,把大清河东变成了敌占区,1941年秋又推进到大清河西的容(城)雄(县)定(兴)的边缘。面对日益恶化的严重形势,1941年10月,冀中十地委决定:把单县合成联县。容城被划入第一联合县。于是,容城军民在中共冀中十地委和中共一联县委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反扫荡斗争,积极开辟堡垒户、堡垒村,建立隐蔽根据地,创造性地开展挑帘战、地道战;打入敌伪内部,开展敌伪军工作,掌握两面政权;同时进行整风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渡过了极其艰难的岁月。
随着抗日战争全面反攻的开展,容城县军民在容白公路上巧妙设伏,全歼了白沟警备二大队;在容城段庄村北的津保公路活捉了伪县长王朝新和日本顾问奥金尚彦;平毁全县境内的全部封锁沟;端掉和迫退了县城以外的所有日伪据点。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7日,容城县人民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收复容城县城。
八年抗战中,容城县不仅有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胡德林、胡福才这样的著名民族英雄,还有萧淑桂、刘大娟、臧大便、段志清、金木山等为抗战做出很大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抗日战争胜利后,容城人民盼望已久的和平并未到来,《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军队就就开始了对容城边缘地区的军事进犯,从1946年3月到7月,驻固城、徐水的国民党军队连续八次出动百人以上兵力,进攻容城西北边沿的野桥、野桥营村,被两村联防民兵接连击退。6月,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7月,根据斗争需要,中共冀中十地委、冀中十专署决定设立容定县。9月,驻保定、徐水的国民党军队2000多人,长途奔袭并攻占容城县城。10月,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第七十五团在容城军民的配合下,全歼国民党容城保安大队,解放了容城县城。年底,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犯,容城县1100多名青壮年踊跃参军,组成一个团,编入冀中第十军分区第七十六团。
1947年8月,北平国民党第十六军及还乡团武装大规模进攻容城,到处扶植地主政权和地主武装。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一部和冀中军区、十军分区部队发起大清河北战役,国民党第十六军退出容城。容定独立营和区、村民兵武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扶持的各地主政权及自卫团组织。11月,容城全境解放,并逐步建设成为巩固的解放区,全县工作重点由军事斗争转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各项事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年底,根据中共中央9月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容城县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
1948年12月,为全力支援平津战役,容城县成立了支前指挥部:组建了一个400多人的民兵团,开赴北平南郊支援解放北平的战斗;还抽调700多人组成担架团、400多辆大车组成运输团,开赴天津西郊支援解放天津的战斗。
平津战役结束后,容城县的土地改革也基本完成,县、区抽调100多名干部北上新城县,开展土地改革;并选派几十名干部随人民解放军南下,支援新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