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共和国十大元帅 十大元帅矛盾

俗话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概述:建国后被授予军衔的十大元帅排名纪实

朱总司令:开国十大元帅中居于首位的朱德

1886年12月1日出生的朱德,从10岁就开始主动关注当时的时局,因为家庭的原因,小小年纪的他对人民的艰苦就能够感同身受。1906年秋天,朱德到了顺庆府官立中学读书,在校长张澜的影响下,救国救民的想法在他的心中逐渐发芽生长,自此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的想法,而这也成为了他这一生中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

此后他的整个人生都在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着。朱德的革命历史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史,他几乎经历了新中国所有的革命战争。他一直站在革命的最前沿,经历了10年的改革,8年的抗战,4年的解放战争,并且是全程参与。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第一:从资历方面来说,彭老总在红军形成的初期就已经是高级将领了,而林彪在那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军官。所以在这方面林彪是怎么也比不过彭老总的。

第二:抗美援朝的这一场战争是林彪排位在彭老总之下的重要原因,在抗美援朝期间,林彪由于无心参与朝鲜战事,所有彭老总就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不二之选。这一场林彪不想参与的战争彭老总打赢了。所以这也就成为了最终评判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新中国元帅中,参与过大规模境外作战的元帅,也仅仅只有彭老总一个人而已。

一代战神的记忆——林彪

众所周知,蒋介石曾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在此期间一共培训过23期黄埔军校学员,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一期和四期的学员。除了一期学员,在四期学员中,如和刘伯承齐名的不败将军胡琏,还有张灵甫,潘裕昆等将帅,也是国民党军中的佼佼者。

但四期生中有一人,虽然师承蒋介石,最后却站在了他的对立面,既让蒋介石耿耿于怀,又让蒋介石大加赞赏,这人便是十大元帅之一的林彪。

1933年,国民党将领陈诚率领十二个师举兵进攻红军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在战前召开的军事会议上,竟夸赞了一番林彪:我是要特别提醒在座诸位,要重视那个林彪,不要以为他在黄埔默默无闻,不显山不露水的。当年我是与他有过接触的,让人觉得胸有丘壑,这几年交战,更让我有这个感觉,是当代韩信。诸位此行出战,万万慎重,不要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在历史上韩信有战神兵仙之称,能让位高权重,城府极深的蒋介石对一个人有如此评价,哪怕蒋介石是为了激励将士们不要轻敌,这番话也足以令人深思。

而蒋介石这番话一出口,陈诚不服气,站了起来说:校长提醒得是,不过据学生以往与林彪作战的体会,那林彪也并非如何了得,总是避战、怯战,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学生不才,愿为此次剿共先锋,将那林彪捆于马前,绑着来见校长。

陈诚以他以往和林彪之间的作战经历,认为林彪不敢正面交锋,不足以为惧。

实际上,这正是林彪的个人性格和特点。早在黄埔军校读书时,蒋介石对林彪在课堂上的表现就相当欣赏,认为这个学生是一个非常有心之人。在下课后还将林彪叫到校长室与他谈话。在谈话中,蒋介石更是觉得林彪少年老成,年纪轻轻却进退有度,每一句话都像经过深思熟虑,心思深沉,有大将之风。

当陈诚带着十几万人的虎狼之师,这其中还有被称为王牌之师的十一师,来势汹汹地围剿过来,红军里同为黄埔军校学员的战士们都跃跃欲试,想要和国民党一试高低。

但林彪却小心谨慎,据林彪的老部下回忆,那时大家决战的热情很高,但林帅总说下不定决心,但后来大家才明白,林帅用的是激将法。

将战士们心中的那股不服输的心火扇旺后,林帅才说明他的用意,要先打下五十二,五十九师,才有资格拿下十一师,此话一出,将士们更加心潮澎湃,士气高涨。

林帅戎马一生,参与的战役不胜其数,其中更是留下了许多经典传说,都说时势造英雄,在历史篇章上留下浓墨重彩又具争议的一笔。

不负父望的刘伯承后代

刘伯承元帅于1986年10月7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4岁。他戎马一生,为祖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子女也都继承了父亲的精神,七个子女中出了四个将军!

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他就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投入革命。从一名战士开始,刘伯承就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天赋,很快他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战员。刘伯承打起仗来有勇有谋,从北伐战争开始到解放战争,他总是能屡出奇招,将敌人打得丢盔卸甲。这都离不开他平日里对军事的研究,并结合实战予以实践。

刘伯承元帅喜欢研究军事谋略,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巧过大凉山等我们耳熟能详战役都是他指挥的。不仅军事谋略刘伯承元帅有过人之处,在游击战上,他也有很深的造诣。他首次创造了游击集团的战争形式,提出的敌退我进作战方针,以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及时调整运动战与游击战的比重。

正因他这种善于思考又结合实际战法,使得人民军队在战斗中屡屡获胜。他儒将的气质得到了汪荣华的仰慕,不久他们二人也结为革命伴侣,并一共育有七个孩子。除一个女儿幼年不幸夭折,其他六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在刘伯承的教导下,他们全都继承了父母的革命传统,立志报效祖国,在六个孩子中就出了四个将军。

刘太行是刘伯承元帅的长子,北京四中毕业以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学毕业之后从部队一名普通战士做起,曾担任装甲兵部队作战部副部长。后被调到空军指挥学院,最后在学院副院长的职务上工作至退休,此时的他已经是少将军衔了。

次子刘蒙从小就喜爱文学,在部队担任过总参参谋。他业余时间创作了文学剧本《青年刘伯承》,也参与了《刘伯承传记》的编写工作。他继承了父亲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精神。刘伯承的三子刘太迟是空军司令部的装备部部长,被部队授予了少将军衔。

二女儿刘弥群,她在1975年就参军入伍,从事地空导弹武器技术革新工作。在1989年,她被晋升为副部长,后被授予了大校军衔。1998年,刘弥群调入刘伯承亲手创办的空军指挥学院担任任副院长一职。2001年,她成功晋升空军少将军衔,是我国空军的第一位女将军。

刘伯承的次女和四女儿都在部队医院从医。次女刘解先在北京总后勤医院的第一门诊部做了医生。四女刘雁翎,工作于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也担任北京医学会的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但他的后代也在国防、医学、文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陈毅曾经担任过军队的重要领导,为国离开中央,24年后才被召回,而这一次回到中央工作立刻就成为了常务副总理,很快又成为了八位副总理之首。

1901年陈毅出生于四川乐至,自小就对腐败的旧社会表现出了强烈不满,一心向往着革命改善社会现状。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之下,年仅18岁的陈毅就明白了只有读书才能救中国,所以在这一年,他远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10月陈毅因参加了留学生的爱国运动,最后被武装押送回了祖国。1923年在颜昌颐、肖振声的介绍下陈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此,陈毅开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年仅26岁的陈毅带领部队赶往南昌,最终在抚州渡口赶上了起义的部队,当时的他被周总理分配为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的团党代表,周总理当时觉得这样的工作对陈毅来说是大材小用了,可陈毅却非常真诚的说:只要拿武装我就干。

1928年,陈毅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奔赴井冈山,成为了红四军的三大巨头之一,按照这样的发展陈毅在中央任职本就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在1930年,古田会议结束之后,陈毅便离开了红四军,在敌后,统一指挥江南八省红军游击队,坚持游击战,这支部队后来成为抗日战争江南新四军,解放战争华野,最后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直到1954年回到中央之前,陈毅一直在全国各地奔波,参与了多次战役,先后解放了好几个地区。

直到1949年的上海战役,这是陈毅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这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战役,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不能够按照以往的方式来攻打,所以这一场战役打得也非常艰难,我军将敌人调到了外围阵地歼灭,用轻武器攻占了城市,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取得了胜利。

同年5月,刚刚解放的大上海硝烟未尽,5月28日陈毅以共产党市长的身份来收拾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刚刚接手的陈毅也是夜不能寐,每天都在想着如何处理,后来,他向资本家阐述了我党的政策,让他们有了经营的信心,不仅如此,对于内部的违纪现象,陈毅也是毫不留情的惩戒,从此上海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毅在上海期间将污浊不堪的上海变成了欣欣向荣的上海。

1954年夏天,为了加强统一集中领导,党中央调取了一部分人到中央工作,9月,陈毅作为上海市的人民代表来到了北京,9月27日,陈毅就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没过多长时间,陈毅就在党中央的决定之下,担任了中央军委委员。

时隔24年,陈毅再一次回到了党中央工作,而这一次陈毅的回归让许多的老部下都非常的激动、开心。更让人意料不到的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陈毅就又被任命为常务副总理,成为了八位副总理之首。1954年9月29日,周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研究总理和副总理接下来的工作分工,这一次的会议决定,陈毅担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

10月19日,华东局致电党中央,建议让陈毅依旧担任上海市市长,28日,党中央回电称同意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一职。就这样,陈毅元帅不仅回到了中央担任重要职务,在上海也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市长职务,成为了权重一时的中共要人。

1955年陈毅被授予元帅的军衔,并且一直在中央担任要职,直到1971年1月16日,陈毅被发现患有肠癌,1972年1月6日深夜11时55分,陈毅元帅因病逝世,享年71岁。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陈毅元帅自己写的诗,而这首诗如今也成为了人民心目中对他的评价。

真正的四野之父——罗荣桓

罗荣桓,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一生之中为祖国做了不少的贡献,可罗帅也是十大元帅中最早逝世的一位,1963年罗帅去世,林帅曾为他写下了一生中的唯一的一副挽联。六亿人意气风发,日月重光,万里长征,方期任重道远对罗荣桓的评价是他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

从1930年2月林彪和罗荣桓的战友情谊就开始了。当时林彪担任了红4军军长之后,因自己的性格原因与政委经常会发生矛盾,在罗荣桓调任红4军政委后,直到平津战役结束之前,两人在一起工作了10年之久,这期间林彪与罗荣桓却几乎没有任何大的矛盾。

罗荣桓性格宽厚淳朴,在军事指挥上十分尊重林彪的意见,把除了作战以外的工作全部自己承担了起来。而林彪这个人虽然善于打仗,但是情商却不高,与人相处十分困难。要不是罗荣桓从中调解,整个四野肯定也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战绩,而林彪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

后来很多高级将领都说,自己是看罗帅的面子。所以林彪对罗荣桓也是非常的感激,相处也就比较融洽。但是要说到四野之父,很多人认为是林彪,都以为罗荣桓是林彪的助手,但这是错误的,相反罗荣桓才应该是四野的灵魂人物。

抗日战争就要结束的时候,当时东北地区还没有解放,首要的问题就是兵源不足。面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没有办法。伟人说:"这件事情找罗荣桓,他一定有办法!" 而罗荣桓也没有辜负伟人的期望,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组织了150多个二线主力团,甚至仅在松江一带,就动员了8万多人报名,而当地的劳动力只有27万人,所以说,罗荣桓可以拥有如此可观的成绩,被称之为四野之父也毫不夸张,林帅能在四野有这么大的权力,全靠的是罗荣桓在四野的坐镇。

罗荣桓在山东整整抗战了7年,大约解放了全国解放区人口的1/3,山东的共产党员达到了30多万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的1/3。庐山会议以后,想让罗荣桓担任国防部长,罗荣桓说:林帅打仗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让他来主持全面工作不一定合适,不仅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这个人喜欢搞小圈子,与同志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好是他最大的问题。现在看起来,当时罗荣桓的这个观点是非常有预见的。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去世。12月17日,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向罗帅进行遗体告别。最后,林彪与一行人还一起送罗帅的骨灰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悲痛中的林彪也发出通知:从12月17日至22日,全军召开各种会议时,首先要先向罗荣桓同志表达哀思。并号召全军同志学习罗荣桓同志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

罗荣桓同志不仅性格温和,团结战友,更是在党的建设、军队思想、统一战线、政权工作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他也是一位军功卓著的元帅,更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军政双优的元帅!

叶剑英排名第十争议之由

叶剑英作为一名儒将,大大小小的战役中都有他出谋划策的影子,可以说他的地位在十大元帅中应该是非常高的,让他排在了最后一位有如下原因:

我们先来先看看现在的情况:师长当军副参谋长、团长当师副参谋长一般就会被认为是同一个级别的,而师长当军参谋长、团长当师参谋长可就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了。

可是在战争时期却不是这样的:

一是:不能简单地用现在军队级别来看当时的情况,因为那个时候的干部是只有职,没有级的说法。

二是:那个时候的参谋部不像现在这样健全,所以责任的落实也就没有那么具体化了。

三是:当时通讯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各级军事主官特别是各大野战军司令员是拥有着独立指挥权的。所以说下一级军事主官也不是就比参谋长的地位低的,兵团司令员也就未必低于各大野战军参谋长。

而且,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国民党和人民解放军在总参谋长上的地位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在战争时期我军的总参谋长也并不是排在总司令、副总司令的之后的第三号人物。如此,叶剑英排名在十大元帅的第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十大元帅的历史,必将载入中华史册,名垂千古。

搜索建议:共和国十大元帅 十大元帅矛盾  
热博

 新乡市法定产假是多少天?

问:新乡市法定产假是多少天?律师解答:国家法定产假休息98天,符合地方条例规定的可延长产假三个月。法律规定:《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第27条:依法办理结婚登...(展开)

热博

 3243.热空气与正电荷 冷空气...

3243.热空气与正电荷 冷空气与负电荷2013.12.31众所周知,冷热空气交汇是降雨形成的重要原因。俗话说: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可见放电现象的去离子化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