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线城市到其他城市,从国内到海外,从技术到管理,从博士生到本科生,从政府机关到企业,从资金到住房,从户籍到就业,从学校到医院,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可谓层出不穷、名目繁多,而且,力度一个比一个大,手段一个比一个多,花样一个比一个新。特别是浙江湖州吴兴区,更是用政策吸引外地大学生到吴兴来参加研究生考试,并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真的是用尽了力气、出尽了主意、费尽了心机。
然而,除了极少数城市,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把重心放在“引”上,而没有回答引进人才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到底应当引进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来判断人才的“含金量”,高价引进的人才,是不是真正的人才,这些人才能不能留下来。于是,人才引进也成了地方和职能部门的“政绩工程”,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重短期、不看长期。
实际上,人才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决不是一个“引”字就能解决的,更不是用“引”替代一切。更多的地方,投入的大量引进人才政策,都是徒劳的,是费心费力搭台,为其他地方免费培养和输送人才。真正的人才,绝大多数留不住。留下来的,却未必就是真正的人才。如何才能做好人才工作,笔者认为,应当突出四大方面。
政策引人。对这个问题,地方都很有心得,也很有经验,特别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大多能够做到能放则放、能给则给,能最大限度就最大限度。尤其是一些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地区,可谓使出吃奶的力气,把可用的政策和资源,全部写到了人才政策之中,资金、住房、子女入学、就医、社保等,包罗万象,能考虑的,没有一点缺陷。要说文件的全面性,各地的引进人才政策算是十分全面的。也就是说,从政策的角度来讲,地方的诚意诚心都是无可挑剔。只是,由于每一个地方都出台了无可挑剔的引进人才政策,实际也就给人才引进抬高了筹码,让人才身价无形中升高了。真正的人才或许不会被政策所左右,滥竽充数者则借机捞取政策了。人才招引政策,已经陷入到当年的招商引资套路之中,将出现大量鱼目混珠者。
机制用人。退一步讲,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都很实用、实惠,能够比较好地引进到自己想要的人才,但是,人才引进以后怎么办?对企业来说,花功夫引进的人才,当然会认真使用,也有使用人才的机制和规范。关键是,政府也在引进人才,且有时候比企业引进人才还要积极,这就问题来了,有多少地方的管理体系和机制是适用人才作用发挥的。而政府的用人机制,会不会对企业用人也产生负面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机制不养人、体制不用人、体系不爱人,那引进人才就是一句空话,就会造成巨大的资源和资金浪费。恰恰是,很多城市在如何用人方面是没有良好的机制和举措的。人才引进来之后,更多的是闲置和浪费。因为,已有的存量人才都没有使用好,新引进的人才又怎么可能使用好呢。没有良好的用人机制,凭什么出台优惠的引人政策呢?
环境留人。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件事,一位博士生,是真正的技术人才,被一家事业单位引进。由于其技术出色,被很多地方的单位看中,于是,她向单位提出一个要求,能否给她增加一点工资,数量也不多,也就一年3、5万元,可是,受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影响,领导没有敢答应,最终被外地一家企业挖走,薪酬是3倍以上。说明什么?有些人才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环境适合就行。可是,很多地方并不考虑人才的生长和发展环境,而只讲究一次性的政策交易。恰恰是,真正的人才要的是环境、预期和前景,即便没有任何政策,只要环境有利于他们创业创新,他们仍然十分愿意留下来。譬如税收优惠政策、信贷资金支持、风险投资参与、贷款贴息、租赁住房等。有了这一切,人才的创业创新就有希望,自然会留下来,还能因为企业需要引进更多人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多少地方呢?
成就造人。人才是有目标的,也是有追求的。真正的人才,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在乎成功的喜悦。如果一个地方,能够让人才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够让他们人尽其才,能够使他们事业成功,就不仅仅是留人,而是留下一片森林。深圳为什么在人才引进方面都是高大上,且不再笼统引人,而是补短板、强弱项、求突破,原因就在于,去深圳的人才,能够成大器,能够成为典范。即便在深圳没有取得巨大成功,换一个地方,也能有大成就。原因就在于,深圳这片土地,能够让人才作用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能让人才的思维更开阔,能让人才积累更多知识和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地方要想真正成为人才的栖息地,就必须有让人才展示成就的空间。只要人才能够看到在这里有展示的空间,能够取得想要的成就,自然会蜂拥而来,不需要投入那么多的财力和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