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会之前,余承东表示Mate50将发布一项“捅破天”的技术,引起热议。关于这项技术,其实我们早已经知道是什么。因为在更早的时候,就有供应链人员爆料,华为将先于苹果发布卫星通信功能。
余承东的预热,更多是在为Mate 50造势。不过,消费者不仅没有对这一重复提及的技术感到无聊,反而更加上心和期待。
发布会上,余承东果然公布了卫星通信功能,它由北斗系统支持,在基站难以覆盖的地区,提供短报文服务。余承东表示,华为Mate 50是 全球第一款支持北斗卫星通信功能的大众智能手机 。
听上去似乎很厉害,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并不感冒。尤其是当该技术更多细节曝光后,更有人称余大嘴再一次忽悠了所有人。
所以,Mate50这项“捅破天”技术真的只是忽悠吗?来看看到底是一回事。
“捅破天”技术的具体细节
根据华为官方给出的信息,目前Mate 50系列上所匹配的北斗卫星通信终端硬件,仅支持消费者发送消息,不能接受消息。这意味着使用北斗卫星通信服务,是“有去无回”。此外,在飞机上,这项功能无法使用。
这多少有点让人失望,造势了那么久,这就是“捅破天”吗?一开始大家猜测的都是可以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双向的短信/语音通信,甚至于使用卫星互联网上网。
但显然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为什么是“有去无回”?
从本质上来说,Mate 50的卫星通信多少是阉割版本的,因为其借用的是北斗系统短报文功能, 而不是低轨卫星互联网。
短报文功能是北斗作为导航系统的一个特别优势,别的全球导航系统是没有的。但卫星通信这一块,并不是北斗并不是专业的,只能算是附带功能,没有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想要会用上真正有发展前景的卫星通讯,最终还得依靠低轨卫星组网。
但国内在这一块,发展比较滞后。不过,世界上除了美之外,基本都是刚起步。
真的是鸡肋吗?
那么,肯定有人会觉得这是一项很鸡肋的功能。
实则不然,华为发布的这项功能,更多的是展现了硬件方面的实力。智能手机卫星通信,是个双向的东西,摆脱了中间的“基站”。其不仅要求有卫星互联网,还要求终端设备有相匹配的硬件。
而在智能手机这么小的设备空间内,做到向高空中的卫星发送消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苹果也是在相关领域研发了五年之久,至今也没有发布相关功能。
更何况,北斗卫星布局中高轨。华为能够向其发送信息,那么通过低轨卫星联网,应该也不是问题。
实际上,华为在卫星通讯的布局也很早,2020年还申请了一项卫星通信的核心专利,今年才被授权。可以猜测,华为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研究相关领域了。
和苹果比,后者也没有在卫星领域的经验,但是可以依靠美的低轨卫星。华为是通信领域的大哥大,要说在这一领域会输给苹果,笔者是不信的。
关键还是那个问题,我们没有自己的成熟低轨互联网星座。
意义何在
意义当然是有的。
卫星互联网和传统的基站不一样,它是直接通过卫星上网的。所以,这项技术我们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我们用别人的卫星,那信息安全可就没有保障。至于为什么,了解了我们为什么要开发北斗就能知道。
像是苹果,如果开通卫星联网功能,使用美卫星,我们肯定也是不放心。如果这一功能进一步提升,能够正常上网,那肯定会被限制,除非苹果未来联通我们自己的卫星。
华为开发这项技术的意义在于解决了终端问题,未来我们只要组建好自己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就可以很快实现智能手机卫星通信全面商业化。
所以,与其一直把目光放在Mate 50 的这项技术到底是不是忽悠,还不如把更多目光放在我国的地轨卫星布局如何了。毕竟马斯克可早早就说过要发射4万颗星链卫星,把低轨轨道资源占个干净。
咱们要是再迟点,后果会怎样,想必也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