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24年前的今天,“他们”诞生了

时间:2022-07-09 14:30:50 热博 我要投稿

24年前的7月8日,“网民”出现在中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第二批56个信息科技名词之中,标志着“网民”一词正式诞生。

事实上,早在1994年,中国就已正式接入互联网,但彼时能够上网冲浪的人还是极少数。随着互联网使用需求的不断增长,“网上邻居”们才拥有了这个全新身份——网民。

为何是1998年批准了这个新名词呢?

1998,互联网创业浪潮兴起

我们先来看看1998年前后,诞生了哪些创业项目:

1997年6月,丁磊在广州创办了网易

1998年2月,张朝阳在北京创办了搜狐

1998年6月,刘强东在北京创办了京东

1998年11月,马化腾在深圳创办了腾讯

1998年12月,王志东在北京创办了新浪

1999年9月,马云在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

2000年1月,李彦宏在北京创办了百度

不难看出,1998年是我国互联网集中爆发的一年。

四大门户网站先后成立,BATJ也陆续登上历史舞台。由此,中国互联网黄金时代正式开启。

现在,大家应该也理解了为何“网民”一词会诞生于1998。

如今24年过去,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10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高达99.7%。在占全国人口总人数70%以上的网民群体中,20-39岁的群体占比接近40%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2021.12) 。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今被各大品牌方捧在手心的目标消费人群——Z世代,恰巧就是在这个年代(1995-2010)出生。因此,他们也有一个更为贴切的别名——互联网原住民。

Z世代

新消费宠儿,互联网原住民

如果说1998年的互联网创业浪潮,是迎合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那么如今的互联网创新,则大多是围绕着手机移动端的丰富应用场景,以及网民主流群体Z世代的喜好与特点而诞生的。

年轻人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个性而小众的生活方式和交友方式,催化了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小红书为代表的图文社区,以及 等APP的迅速崛起。

在这些社交平台,不管是个性张扬的表演,还是简简单单的生活日常的记录,每个人都可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

再如疫情之初,任天堂Switch爆火的游戏《动物森友会》(以下简称“动森”),恰好踩中了宅在家里的年轻人对社交的需求,为玩家提供了虚拟世界中“自由出行”,结交新岛民的机会。而且动森中的季节和时间,均与玩家所在地保持一致,打造了更逼真的游戏体验。

其次,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内容创新也开始将主人公聚焦到这批年轻人身上。

近两年为Z世代量身打造的职场观察类真人秀的热播,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令人心动的offer》《闪闪发光的你》《初入职场的我们》等综艺将主角定位于刚刚大学毕业的职场新人,全方位展示普通大学生步入职场的成长历程,引发了这一代人的情感共鸣。

如今,“网民”一词已诞生24年了,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Z世代,也成了消费主力军。依托互联网为核心营销渠道的新消费品牌们,也将目光紧紧锁定在了他们身上。

、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手环、 、、等一系列快消品和智能设备的创新,均迎合了年轻人对新潮事物的喜爱、以及对便利生活的依赖。

当然,也有很多传统品牌,在争夺年轻人注意力上费尽心思。今年六一儿童节火爆全网的可达鸭,让肯德基又一次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店。

不少传统车企,也纷纷启用Z世代品牌代言人,比如王俊凯代言雷克萨斯,易烊千玺代言宝马。除了代言人年轻化,车企也热衷于赞助年轻人喜爱的网络热门综艺,比如沃尔沃赞助了最新一季《向往的生活》、Jeep赞助了《一起露营吧》。

总之,想要赢得年轻人的钱包,首先要打入年轻人内部,被年轻人看见。

互联网适老化改造

然而网络世界之大,并非完全是年轻人的天下,老年人一样有上网需求。

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国 50 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 2020 年 12 月的 26.3%提升至 26.8%,互联网进一步向老年群体渗透。遗憾的是,过去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年代里,老年人常常是被忽略的群体。

尤其是疫情以来,很多事情都需要在网上操作。比如团购买菜、出入公共场所扫描健康码等。然而,这些在年轻人看来轻松简便的操作,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容易。

他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扫码,要扫哪个码,又要填什么信息,填完了又该怎么提交。

他们学习使用小程序的过程,就像小时候第一次学习自行车,小心翼翼又生怕出丑。

不过好在社会各界都已开始重视起老年网民的痛点。各大APP纷纷推出老年版本,不仅放大了字号,还精简了页面,仅仅展示老年人最需要的功能,尽一切可能降低了老年人的学习成本。

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首批217家网站和APP完成了适老化改造,并通过了评测。

适老化改造已是进行时,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工程。

3.82亿非网民

不代表没有上网需求

3.82亿非网民,是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2021.12)。使用技能缺乏、设备不足等原因是这部分群体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从地区来看,我国非网民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 54.9%,高出全国农村人口比例 19.9个百分点。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指出,到2022年底,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乡村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4300亿元。

由此可见,数字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十分迫切,而这其中也蕴藏着许许多多围绕乡村经济的创新创业机会。比如,东方甄选、拼多多等电商渠道,纷纷发力打通农产品上行的路径,为扎根乡土的特色农产品开拓了销路,为淳朴的菜农果农提供了更多收入来源。数字农业的创新项目近年来,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迸发。

创业邦曾在#寻找创业邦100的系列节目中,报道过一家来自广州的无人机创业公司——极飞科技。

这家技术型创业公司,依托成熟的农业种植知识,借助无人机技术, 仅使用2名“90后”员工驻场,即可完成播种、除草、打虫、浇灌、监控等工作。成功将 一片3000亩的土地,转变为平均亩产254公斤的“超级棉田”。

写在最后

从“网民”一词的诞生,到依托互联网出现的种种创新,以及互联网推动下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能讲述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但凡事均有其两面性,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安全的隐患。特别提醒“网友”们在冲浪时提高警惕,切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最后,还有一点想提醒网友们的是,互联网只是我们与世界链接的渠道之一。如果有时间的话,请试着暂时放下手机,和身边的人面对面聊聊天,或者一起出去走走,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真实与美好。这才构成我们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