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所以能够跻身发达国家,离不开其强大的制造业实力。松下、三菱、索尼、日立、丰田等品牌的产品可以说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并且从手机空调到火车汽车无所不包。久而久之,从美妆到家电到医疗再到汽车,日本制造都被套上了一层光环,成为了质量的代名词。
不过,光环之下,日本制造也有不光彩的一面,比如说频出的造假事件。
近日,日本百年企业三菱电机承认其生产的变压器存在检验数据造假问题。调查显示,这个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设施产品高达3400台,销路遍及日本国内外。更糟糕的是,日本的铁路公司和运行中的核电站也采购了这批产品,也就是说,三菱电机的数据造假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三菱也已经是造假的“惯犯”,仅从2016年起,三菱先后卷入汽车油耗造假、电线工业伪造产品数据、橡胶零件造假、汽车零部件造假并出口等问题。
三菱的同胞们也不遑多让:东芝就曾被曝出过长期虚报财务利润,日立生产的列车车厢在英国被发现底部存在裂缝,小林制药口服药中添加超标2.5倍的催眠成分,神户制钢更是有着超过30年的造假史,甚至还在公司内部流传着如何不留痕迹造假的“秘籍”……层出不穷的丑闻表明,日本制造的造假并非个别企业的行为,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文化”。
而每当日本厂商被披露出严重的质量问题,他们的处理方式也都很统一:鞠躬谢罪,引咎辞职。他们似乎从来不准备吸取教训解决问题,而是用一种相对偏向冷处理的方式,利用时间的力量,等待公众的注意力自然转移。
不得不说,从公关的角度讲,这样的策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奏效的,毕竟如今“日本进口”的身份对商品来说仍是加分项。
但数据不会骗人: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的独占全球过半市场,沦落到了如今前十企业仅占其一;日本的钢材出口也在今年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开的数据,2021年度,日本出现了贸易逆差,并且逆差规模创下了7年来的新高。
这都表明,日本制造在全球的认可度已经下降,而这背后反映出的,则是日本近些年面临的制造业困局。
首先,就是经济下行引发的急功近利心态。自从上世纪末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的经济增速迅速放缓,内需持续低迷。一众日企在此时营收能力下降,债务危机凸显,因此迫切需要开源节流。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也最容易动歪脑筋,而造假行为一旦开始,除非被揭穿就很难停止,这也解释了为了多家日企的造假历史能持续30余年。
另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企业的理念在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压力时显得有些脱离时代。日本人一项以保守著称,这从他们至今仍痴迷传真机就能很明显的看出。这种保守也体现在了日企的经营方式上。
就拿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为例,每当谈到日本半导体产业的陨落时,很多人都会归因于美国的打压,但却忽视了日本企业自己的问题。在日本半导体的黄金时代,半导体生产商通过和电子产品制造商的紧密合作,能够精准根据后者的需求推出定制化的产品,从而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但随着科技和市场的发展,半导体的分工呈现出了国际化的状态,设计、代工、封装以及最终的产品组装被分到了全球各地进行,这大大提升了商品的生产效率,也让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而日本企业仍然固守曾经的生产方式,却无力实现规模化的高效生产,最终导致日本半导体在全球市场的全面失利。
另一个例子就是曾经被奉为圭臬,如今却沦为调侃对象的“工匠精神”。日本有一家规模在10人左右的小作坊小林研业,主要经营业务为产品的抛光和打磨。虽然规模很小,但由于其精益求精的作风,小林研业在本世纪初得到了一位重磅客户的垂青——苹果。
2001年,苹果推出了经典产品iPod,这款产品秉承着苹果一贯的质感,因此对于不锈钢背板的要求十分苛刻。但另一方面,不锈钢板本身又很薄,因此稍有不慎就容易打磨变形。而小林研业则是少有的能够达到苹果苛刻要求的企业,也靠着iPod订单一战成名。
但很快,小林研业的局限性就凸显了出来。在iPod上市的四年间,仅有5人的小林研业完成了250万台iPod的打磨,这本身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但却无法跟上iPod的销售速度。在iPod销量翻倍后,小林研业实在无法满足供货需求,只能放弃苹果的订单,损失了7000万到8000万日元。而多出的iPod订单去了哪里呢?中国。事实证明,高效的流水线生产同样能满足苹果的要求,这也就让小林研业失去了竞争力。
面对中国的抛光生产线,小林研业社长小林一夫感叹自己毫无胜算,但同时却没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念头,而是坚持不接大订单产品。如今,小林研业基本只能生产一些中国厂商不能做或是不愿意做的产品,考虑到其确实有着很高的产品质量,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暴殄天物。
直到如今,日本制造仍在部分领域有着很强的技术优势,产品往高、精、尖方向发展,力争进入行业上游的思路也绝对没有错。但如果无法把握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平衡,企业也有极大可能铤而走险,通过技术、质量打响名头,再在材料、工艺这些环节上造假牟利。这也体现着部分日企理念的拧巴之处——宁愿冒着砸掉金字招牌的风险造假,也不愿意拥抱更新、更先进的经营理念。
“工匠精神”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调侃乃至嘲笑,绝不是因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蕴藏在背后的浪漫情怀,而是因为明明做着造假这种龌龊之事,却还用华丽的名词进行包装和粉饰。
如今,日本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重新振兴日本制造,但在造假之风得到彻底遏制前,或许更大的丑闻还会继续出现,“工匠精神”或许还是无法得到它应有的赞许,而是仍和“躬匠精神”捆绑出现。
日本制造曾经风光无限,但如今却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这对于任何制造业企业来说都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毕竟日本企业还有几十年的口碑兜底,但对于新兴企业来说,造假带来的虚假繁荣一旦被戳破,恐怕就将迎来万劫不复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