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有人说《大秦帝国》就是为法家唱赞歌,严重扭曲历史事实,你怎么看?

时间:2022-04-26 14:42:24 热文 我要投稿

谢谢邀请!

《大秦帝国》电视剧我从头到尾看过,有的地方看了多遍。总的感觉其对法家在秦国崛起中所起作用的肯定是恰如其份的。

一是商鞅变法为秦国底层百姓打开了上升通道。商鞅新法奖励耕战,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可以凭战功和耕种得到爵位、受到奖励,这样一方面使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有了盼头,有利于国内老百姓稳定,另一方面也为秦国国家利益与最广大的底层老百姓切身利益找到了聚合点,所以秦国人上战场的都会拼命去杀敌,上不了战场的都想着种好庄稼,这两个方面是秦国国家利益所在,也是秦国老百姓实现自己利益所需。与此同时,山东六国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很突出,贵族始终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社会缺少活力、国家缺乏凝聚力、当兵的杀敌立功也没有动力。

二是商鞅变法为秦国吸纳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一方面,由于限制了贵族们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用人唯出身论的藩篱,秦国各阶层精英以及山东六国学子、能人都有机会凭本事和作为在秦国得到重用,形成了广泛吸纳、择优选用的用人机制,而其他诸侯国选拔人才选来选去都只是在贵族圈里转,久而久之成了矮子里面选将军。其中,魏国最典型,兴秦灭魏的主要人才都是魏国人,并且魏国还出现了太子当丞相的奇特景观,到底是魏国无能人胜任丞相还是太子嫌自己官职太少,耐人寻味。另一方面,新法将秦国的土地赋予平民耕种,吸引了上百万的山东六国老百姓拖家带口投奔秦国。这绝对可以算得上大手笔,当时一个大的诸侯国人口也就几百万人,以百万计人口此长彼消对国力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后来到了秦昭襄王晚期山东诸国合纵攻秦所能聚合起来的兵力才二十万,而秦国轻轻松松就可以出动五十万大军。

三是商鞅变法为秦国发展方向不偏提供了保障。法治强调依法赋予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级各类人员对照法律履职尽责,这就保证了秦国的发展轻易不会出现迷航转向的问题。《大秦帝国》中有一段秦孝公与卫鞅的对话,卫鞅说到只要不是昏君与大奸臣同时出现,秦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秦孝公和商鞅之后,秦国先后有三任国君执政时间都很短(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但秦国没有出现大的起伏和挫折,坚定地朝着一统天下的目标迈进。

客观地看,商鞅在秦国推行的法治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对秦国由弱而强最终攻灭六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所以说,《大秦帝国》对法家的宣扬是客观公正的,不存在歪曲历史为法家唱赞歌的问题。当然了,商鞅的法治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比如其所制约的是贵族阶层和平民,对国家最高统治者是没有太大制约作用的,这一点与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有着较大差距,但这也是由当时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我们不能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