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2013年俄罗斯小行星爆炸前,被不明物体击穿,是谁在暗中保护地球?

时间:2022-04-20 02:27:45 热文 我要投稿

太阳系中遍布小行星,其中有一些的飞行轨迹会穿过地球轨道,与地球有相撞的风险。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了一颗编号为2021 UL17的小行星,它在本月10日近距离飞掠地球,最近时离我们只有1800万公里,相当于地月距离的38倍,它的直径估计为68至150米。

13日,又有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掠地球,这颗编号为2004 UE的小行星直径估计可达160米。它距离地球最近时,估计是地月距离的30倍,大约1200万公里。

虽然这两颗小行星都有惊无险地飞掠地球,但这再一次提醒人类,太空中潜伏着致命的小行星。一旦尺寸很大的小行星直接撞上地球,将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给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带来灾难。

事实上,即便是较小尺寸的小行星,撞上地球也会造成不小的破坏。最近一次、也是现代唯一一次造成多人受伤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在2013年,当时一颗小行星闯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上空。一颗巨大火球拖着白烟划过天空,很多人都目击到这一壮观景象,但也付出了代价。

这颗小行星并没有直接撞上地表,而是在29.7公里的空中发生猛烈爆炸。虽然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只有20米,但它的动能非常大,天文学家估计它以19.1公里/秒(时速68700公里)的极快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据估计,这颗小行星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至少为40万吨TNT当量,这相当于26颗投向广岛的原子弹。如此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让它看起来比太阳还亮,远在100公里外的目击者还能用肉眼看到。

虽然这颗小行星爆炸后产生的能量,大都消散在大气中,但一部分到达地面的冲击波仍然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在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多达7200栋的建筑受损,大量玻璃被震碎,1500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3300万美元。

但令人奇怪的是,UFO调查者发现,当这颗小行星在空中爆炸之前,疑似一个长条状不明物体从后方追上了小行星,并击穿小行星,随后小行星就发生了爆炸。

有的UFO调查者认为,这不是自然现象,小行星可能被UFO击毁了。难道真有谁在暗中保护地球?要知道,这颗小行星在空中爆炸就造成了如此大的破坏,如果直接撞击地面,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想法只能说是一厢情愿的,UFO说显然是不合理的。一说到UFO,大家马上就想到外星飞船。但在茫茫宇宙中,人类至今没有联系上外星文明。外星人要是大老远跑到地球上来,应该不至于就是为了击毁一颗不大的陨石。

事实上,小行星在空中爆炸是正常现象,那块小物体可能只是小行星爆炸之前裂解出来的碎片。只不过天文学家一开始并不明白小行星为什么会在空中爆炸,直到后来才找到了原因。

根据《陨石学与行星科学》(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发表的一项研究[1],普渡大学的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的天文学家表示,这颗重达9000多的小行星爆炸后,只在地面上收集到了1800吨的碎片,这意味着大部分的质量都在剧烈爆炸中消散掉了。

当小行星在地球大气层中高速穿行时,前端的空气被剧烈压缩,小行星的一部分动能转变为空气的内能,导致空气温度剧烈升高到1000 ℃以上。而在小行星的末端,还会产生一个低压近乎真空的区域。

于是,小行星前端的高温高压气体就会涌入它的孔隙和裂缝,导致小行星逐渐碎裂。碎片变得越来越多,与空气作用的面积会随之大幅增加,从而导致小行星温度更进一步升高,最终引发小行星由内向外发生爆炸。由此可见,真正在保护我们的不是什么UFO,而是地球大气层。

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前,人类未曾察觉,所以毫无防备。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只有20米,就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在太阳系中,天文学家已经追踪到了多达2.7万颗近地小行星。其中不乏直径超过140米的大块头,它们要是撞上地球,将会造成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区域性破坏,这种级别的撞击事件平均每一万年发生一次。

据估计,目前已知有大约4700颗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它们的直径超过100米,轨道与地球轨道交叉,未来有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更让人担忧的是,还有更多未知的危险小行星潜伏在太阳系中,它们还没有被发现,这也是NASA为什么呼吁全球合作去搜寻这些小行星。

如果有一颗直径百米的小行星朝着地球飞来,以人类目前的能力,我们无法完全摧毁这样的小行星,最多只能想办法偏转其轨道,使其偏离地球。而对于6500万年前引发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的10公里级别小行星,目前的人类根本无能为力,但好在这种级别的小行星碰撞概率极低,平均每2.5亿至7.3亿年发生一次。

参考文献

[1] M. E. Tabetah,H. J. Melosh, Air penetration enhances fragmentation of entering meteoroids,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18, 53, 49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