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柜台、老式算盘、雪花膏、小白鞋、光瓶白酒、粮票、布票......对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人来说,供销社是他们心中的“购物天堂”。
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堪称“金字招牌”,靠统购统销,火遍大江南北。直到市场经济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供销社才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对此,有网友表示,供销社重新成为热词,不是大家怀旧,而是害怕回到凭票买东西的时代。
关于供销社相关信息的发酵,也是引发热议的原因之一。
近日,据湖北日报发布一则题为《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的报道,目前,湖北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湖北全省基层社社员达到45.2万人。其中,农民社员人数5年增长了5倍多,由2016年的5.15万人增至2021年的33.3万人。
此外,10月份,宁夏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透露,截至目前,全系统基层社总数达到249个,乡镇供销合作社覆盖率由2017年的56%提升至92.7%,服务覆盖面达到95%以上。
且不论这波消息对股票行情的拉升,但看供销社本身,就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
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曾提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2021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6.26万亿元的销售总额包括农产品、日用品等销售、物流业营业额等。
资料显示,6.26万亿元约是2021年全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万亿元的7%,约是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万亿元的4.2倍。
事实上,供销社概念一直存在,从未离开过我国的经济体系,并非网上传言的“重出江湖”。
据中新经纬,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需要正确理解今天的供销社。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作为国有机构的一种保留至今,但经过这么多年,“虽然从名称上还是供销社,但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概念了。”
武长海指出,当前的供销社没有过去那么强的行政属性,已成为了公司制,“将现在的供销社和计划经济联系起来是一种误解。现在更多是类似日本的农业协会,相当于村民的自助组织,为农民科学种植提供产销服务等。”
那供销社的未来会走向哪里?
业内人士认为,供销社在农村重建的重要意义在于乡村振兴,供销社将会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整合资源的作用,通过联合土地、农资、金融和营销等众多领域,实现产销对接,这样不仅能够减去中间环节,减少信息差、减少资源浪费,也有利于稳住农产品价格。
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马通表示,许多物流公司在到达乡镇最后一级快递网点的时候,由于乡镇多山等原因,并不会配送到每家每户。供销社基层社直接在当地整合物流,各大快递将自己的快递送到供销社仓储后,由供销社配送给居民或统一保管要求居民自取,既为物流公司省了人力,也方便了偏远地区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