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城市安下小家、升职加薪、跑个“半马”……新的一年,你的flag立了吗?如果还没有,不妨从今天开始,跟着记者的脚步,摸摸尺把高的麦苗,闻闻扑鼻的梅香,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走进农户家中,探访生产一线的工人,跟科技工作者聊聊,与社区工作者谈谈,倾听一个个平凡劳动者的故事,感受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河南。即日起,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栏目,和读者一起,从这些美好画面和奋斗者身上,见证一幕幕温暖的瞬间,汲取不断前进的勇气,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目标,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李凤虎刘梦珂本报通讯员郑阳
“在这里画画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增加收入。”“咱农民也能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啦!”……1月24日,走进睢县白庙乡土楼村文化大院,几位村民一边伏案作画,一边向记者诉说绘画带来的“好”。
作为传统豫东村落,土楼村曾经的样貌可谓“土”得名副其实。近年来,土楼村在乡里的支持下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建成了文化大院,通过开办农民工笔画室和书法公益课堂等,培训能写会画的村民学员50余人。改造不同特色的文化小院,改善村内环境,把土楼村打造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村。该村还采取“土楼文化+乡村旅游”模式,发展民宿,接待游客和艺术团体,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该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锄头换画笔,绘画增收忙。村民们的工笔画引来不少商家与消费者上门收购。春节前这段时间,村民们每天都忙着绘门神画、赶订单。
“刚开始学工笔画时,村民还不太积极。现在,经过专家指导,大家画得有模有样,都开始靠画挣钱了。”土楼村党支部书记蒋成启说,从2018年以来,该村大力发展绘画产业,村民画的种类越来越多,有门神画、山水画、鸟语花香画等,每年能售出上万幅。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前行正当时。文化产业已成为土楼村一大产业,村民也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路,接续绘出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