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沟沟壑壑里,长满了艾草,除了偶尔飞过的鸟雀,大概是没有谁会惦记它们的。这种植物,浑身就一个颜色,淡绿中,泛白,泛灰。
也只有在端午的时候,它们才会被人们记起,大人们会吩咐孩子,去采几把艾草回来。
在孩子们的眼里,采艾草也算是一件趣事吧。孩子们相邀一块去采艾草,在通往采艾草的小径上,吵吵闹闹的,让节日的气氛变得四处流溢。
一到端午,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插满了艾草,让整个村子都荡漾在艾草香的世界里。
小时候,门上,柜子上,窗户上,甚至是盛满粮食的大缸里到处都被我们插满了艾草,一屋子的艾草味。那时候只知道插上艾草代表就要过端午了,对大人所说的辟邪都是一知半解。
说起艾草,就想到童年坐在艾草堆里吃粽子的情景,艾草散发出阵阵的微苦味,我们却吃的满脸幸福,那场面让人觉得很温暖。
端午的粽子,我早已经不再那么的爱吃了,然而一到端午,我想起的总是那充满温暖的艾草。
艾草,不耀眼,很低调,就如同它的泛白泛灰的淡绿那般不起眼,但它却活出了自我的风采。
采艾草的手,清水里洗过好多遍,那艾草的味道,久久的还留在手上,不肯散去,闻起来微苦,一股子中药味。
有些味道注定是忘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