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电动化前夜,一汽丰田的百万差距

时间:2022-09-30 16:55:58 热文 我要投稿

因为产品的设计问题,丰田全新纯电动车bZ4X在上市不久后就被迫全球召回,而中国市场的上市时间也被无限期延迟。

最近我们也看到了一汽丰田第二款bZ纯电动车,它就是与比亚迪合作、借助比亚迪e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轿车bZ3,有望年内就会正式发布,这是一款意义重大的车型,究竟会以什么样的价格亮相?

在全面电动化的前夜,皇冠·陆放和格瑞维亚等高端车型陆续引进,一汽丰田的百万辆产销量目标却面临着重重挑战。

电动化车型和市场诚然无法支撑起如此艰难的历史重任,但疫情导致的零部件供应短缺给一汽丰田正常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给一汽丰田带来的销量挑战。

据全国乘联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一汽丰田2022年1月至8月的合计零售销量为508,478辆,同比下跌5.2%,对比广汽丰田的619,654辆,同比增长12%,差距逐步扩大,与百万辆产销量的目标差距更大。

假如一汽丰田要完成100万辆的销量,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的月均销量要超过12万辆,这在一汽丰田的历史上都从来没有过,而且也没有更多新车型来弥补销量上的差距。

如果说广汽丰田的凯美瑞、汉兰达和赛那三大旗舰车型让其名利双收,一汽丰田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卡罗拉和RAV4等经济车型则受到了自主品牌向上的直接挑战。

在多年的双车战略之后,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已经实现了车型的同等化。虽然一汽丰田这些年的表现可以用及格来评价,其兄弟公司的广汽丰田则是成绩优异,让一汽丰田本以难得的及格表现瞬间变得无足轻重。

在2022年争夺百万辆产销量的过程中,广汽丰田依旧表现强劲,各车型都实现了均衡的发展,而一汽丰田则需要在卡罗拉为主的经济型车型的销量和皇冠·陆放为主的高端车型的品牌影响力双线作战。

在自主品牌集体向上,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合资车企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力都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北京现代和长安福特从曾百万辆产销量规模跌落,部分车企退出了市场,更多的还在挣扎,头部的大众、通用和日产等车企也陷入了销量增量的苦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今这场惨白的销量对比,一汽丰田会有什么法子来挽回面子,并逃离从高处坠落?

南北丰田两者之间的产品应该是势均力敌的,差距的出现除了零部件供应和产能限制之外,问题更要在销售层面去寻找原因,包括企业的形象问题。

作为广汽丰田的车主,汽车质量从来都是不用我需要担心的事情,我也一直在官方4S店进行保养和售后,这也是一件令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其官方售后服务体系为何这么值得信任。

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双车战略之下南北丰田两款车型,很多零部件都是共通的,就官方渠道的价格来看,一汽丰田零部件的价格要远高于广汽丰田,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日常用车不必要的成本。

如果说汽车质量的差别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获知,甚至如果不是真正长期使用就无法真正感知,但零部件价格差价对品牌形象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会让用户成为其最强力的反对者。

双车战略之下,选择A还是B,从来就是外观和命名的差别选择,如今用户有更多的渠道和机会去发现更深层次的差异,就会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购车的选择,毕竟都是丰田的车,毕竟审美和情怀这件事情是可以改变,甚至扭转的。

用户或许不是真正懂得汽车的那些技术,但用车成本的对比是摆在面前的现实,而且用户在这个层面也有更加真实的体会。

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中国车市比比皆是,不然刚刚跨界而来的造车新势力,他们的用户和销量从何而来?

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普通用户对汽车的需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变化的是市场供给的变化是翻天覆地,汽车的丰富程度让人难以想象,不再是随便一辆汽车就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

更有甚者,广大的合资车企再也无法躺在跨国品牌身上数钱,而是要借助中国市场资源满足中国用户的独特需求,打造属于自己合资工厂的独特优势,一个有别于合资双方母公司的特色。

国货当自强,在跨国品牌的外衣之下,如何讲好属于中国市场的专属特色和故事,是广大合资车企需要重新理解的课题,而这一点内容,自主头部品牌再清楚不过了。

处在电动化前夜的一汽丰田,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是市场的挑战,是时间不多的百万辆产销量目标的追逼,更是对自己品牌和市场定位的重新认知和理解。

用户真正需要的不是一汽和丰田,而是一个一汽丰田,在这一点上,一汽丰田只有讲好自己家的故事,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不至于落后太多。

文章最后,对于南北丰田的选择,简单来说,你是选择一辆卡罗拉还是雷凌,是一辆凯美瑞还是亚洲龙?

你的选择很重要,因为它关系着两家车企和两种发展模式未来的生死存亡,而这一天不会太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