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高效沟通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否拥有这种素质将影响中职生今后的工作成效。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从事何类职业,沟通与合作、交流与分享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企业外部而言,为了实现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人们需要掌握谈判与合作等沟通技巧;对企业自身而言,为了更好地在现有政策条件允许下,实现企业的发展并服务于社会,也需要处理好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公众、企业与媒体等各方面的关系。
沟者,构筑管道也;通者,顺畅也。
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达成行动或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即沟通的品质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良好的沟通是要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 想说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编码、解码与反馈。所以,真正的沟通力是100%的责任沟通,不认为“ 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理解,将“ 对牛弹琴”沟通责任彻底归于弹琴者。
提高沟通要弄清楚听者想听什么,透过认同、赞美、询问需求的方式实现,并以以对方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如幽默、热情、亲和、友善。同时,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中,依据需求、变化场所。倾听时,用对方乐意的方式倾听,积极探询说者 想说什么,设身处地、不要打断并积极回应、鼓励表达;控制情绪适时回应与反馈,最后确认理解,听完后澄清异议。
美国著名财经杂志《产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佳CEO---乔尔玛·奥利拉( 诺基亚公司)说,一个称职的CEO要具备的素质有两条:首先是沟通的能力;还有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的能力。美国著名学府 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 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 ,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 人际沟通;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被解职的男女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 。
企业执行力不好,其中最大的问题源自于沟通,也就是说执行者没有搞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开始执行操作。这种错误概率肯定非常的高。有的时候,不是不想搞明白,而是在特定的执行环境下还没有搞清楚就使然。
问题在哪呢?我们来研究中国的一句古话: 对牛弹琴。也是我们管理者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意思是讥笑接受讯息的人弄不懂发送信息的人说的 是什么意思。认为这个人太笨了,与他说这些是 白费口舌。
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典故:战国时代,有一个叫 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 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低头一个劲地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 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 抱琴回去了。
显然能够明白:问题不在牛,而在弹琴的人。如果你对着牛来弹琴,牛能明白吗?当然不能明白。那谁之错?显然是弹琴之人。若想实现 对牛弹琴,首先要会讲“牛语”。这说明在执行当中,面对听不懂的下属,我们也要学会“牛”语了。否则你的下属怎能执行好呢?甚至被我们称之为“不拔不动”。
我们再看一则故事:从前有位秀才,夜晚被蚊子咬醒,于是对睡在旁边的夫人说:“尔夫被毒虫所吸也”。秀才看到夫人没有反应,又大声地说了一遍:“尔夫被毒虫所吸也”,夫人还是没有反应。此时,秀才大怒:“老婆子!赶快起来,你老公被蚊子咬死了”。妻子闻声,赶快起来,赶走了蚊子。
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属下听完你的工作指示,而无动于衷。谁之错?主管。那么要想让属下立即行动,首先要了解属下,用属下容易接受的方式与之沟通,才是上策。有一个寓言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 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走来了,他用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所以,不要 对牛弹琴,而要对牛讲“牛语”!沟通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在管理当中,沟通的主导责任是管理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