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Marx's Relative Surplus Population Theory)
马克思很早就注重就业问题,他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有有关就业问题的相关论述,其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其就业理论的核心。
目录 |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直接推导出过剩人口产生的必然性,他说:“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它表现为工人生产力的发展,就工作日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人口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人口的减少”。生产相同的剩余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从而减少必要劳动人口,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变为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
在马克思看来,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资本积累过程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这进一步说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受制于资本积累的总体规模,还与资本结构的变化有关,而这一切都与资本的本质——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关。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律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资本集中是加剧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资本集中同样产生着相对过剩人口。“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出了就业工人人数的减少比可变资本的减少还要快的事实。“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或工人的游离,比生产过程随着积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比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要快于社会总资本的增长速度,因此,失业问题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常态。“在正常的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主义是充当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资本总有一天也要从头到尾地更新,要脱皮,并且同样会以技术上更加完善的形成在生产出来,在这种形式下,用较少量的劳动就足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可见,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的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前提条件。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在奴隶经济制度中,奴隶主不仅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而且直接占有奴隶本身。在封建经济制度下,封建主占有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奴或农民,其经济基本上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此外,农民对封建主还有着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所以,在这两种经济制度中,劳动力不是商品。不可能出现过剩的问题。而社会主义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劳动力也不再成为商品,社会劳动资源由社会按计划比例分配。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不会存在相对过剩人口。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才成为商品。而只要是商品,就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关系,当供给超过需求时,就会出现供给过剩。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应是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前提条件。
2.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了不同生产资料和不同产品的所有者都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这种利益的实现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来完成。不同的所有者在交换商品时是通过对等原则,即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所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必然想方设法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排挤就业人口的现象。对企业来说,只要企业能够把就业人员减少到不引发经济效益下降的最低限度,即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是企业的帕累托状态。从宏观的角度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即使在劳动力供给不增加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劳动力供给过剩。
3.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者总会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采用较先进的机器设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以增加竞争优势和获得超额利润。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机器的采用,使得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表明,在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可变资本所占比 重日益减少。当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日益减少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而劳动力的供给却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日益绝对地增加。
4.市场经济是相对过剩人口存在所依托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生产者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和压力。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提升竞争优势,增加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利润。所以,市场经济中技术有不断进步的趋势。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会不断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既可以通过降低物质耗费的途径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人员的合理配置来达到。这样,企业在追求微观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排挤人员的现象。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市场配置过程中出现供求不平衡,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当劳动力供求在总量(或结构)上出现不平衡时,在市场中就会表现出劳动力的相对过剩或不足。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暂时找不到工作或暂时从生产过程中被分流出来的失业人口,他们有时被吸收到生产过程中去,有时又走进失业者队伍。二是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在农村中多少还有一小块地,靠经营这一小块地和打短工维持生活的人口,主要指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表面上好象没有失业,实际上他们在农业生产上是多余的人。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依靠干些杂活维持生计的人口。
所谓“补偿理论”是指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断言,所有排挤工人的机器,总是同时地而且必然地游离出相应的资本,去如数雇佣这些被排挤的工人。针对这一观点,马克思作了批驳:
第一,如果减少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正好用于投资机器更新,则资本并没有游离出来,而只是可变资本转化为不变资本,即使这部分可变资本用于购买机器后还有剩余,也不能完全使被排挤的工人就业。再假使生产新机器的工厂会增雇工人,同样,由于还需要购买原料,资本家要获利,这部分增加的资本也不能如数地雇佣被排挤的工人;
第二,如果减少的可变资本并没有用于机器投资,而是真正游离到社会上,同样存在的问题是这部分资本能否完全雇佣所有被排挤的工人。另外,从生活资料的角度考虑,马克思认为,减少了可变资本,会使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下降,从而导致其价格下降,如果这种状况持续较长时间且范围较广,生产生活资料的雇佣工人会被解雇。结果,“机器不仅在采用它的生产部门,而且还在没有采用它的生产部门把工人抛向街头。”
所以,只有迅速追加投资,才能雇佣一些被机器排挤的工人,而要想使所有的工人全部就业,则追加投资的数量就要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机器在应用它的部门必然会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部门就业的增加,这要靠追加投资,而不是应用机器的部门游离出的资本。随着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的扩大,给这个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生产首先会增加,就业工人的数量也会增加。而由机器生产的产品物美价廉,又会刺激以其为原料的工业部门的扩张,使得那些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上升。也就是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机器生产的就业扩展效应得到发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分析了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的增长变化,说明了产业间的联系,也暗示着就业随分工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产业间的分工确实对就业增加有推动作用,而“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它所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加。”
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马克思说道:“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了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而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第一,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某个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某些部门生产规模的突然扩张,需要吸收大批劳动力,而这些突然需要的大批量劳动力,就要由过剩人口提供出来。如果没有过剩人口的存在,这些部门的生产要得到突然扩张是不可能的。
第二,生产的发展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时,过剩人口增加,经济保持繁荣时,生产的扩大则需要吸收大量劳动力。如果没有过剩人口存在,生产的扩大则是不可能的。“这种周期性一经固定下来,那么,就连政治经济学也会把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过剩人口的生产,看作是现代工业的生活条件。”
第三,相对过剩人口存在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积极性,降低劳动成本。在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条件下,“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在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一支庞大的产业后备军来降低工资,使工资变动更加符合资本增殖的要求。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