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认购证型股票

  	      	      	    	    	      	    

目录

什么是认购证型股票

  认购证型股票不是向投资人直接发售股票,而是向投资人先发售认购证(或认购表),然后摇号抽签,投资人凭中签的认购证再去认购股票

认购证型股票的背景

  这种股票是在股票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产生的。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之初,由于人们对股份制十分陌生,金融意识和投资意识十分薄弱。因此,最初试行股份制的企业,虽然企业经营成就十分突出,但是股票发行也十分困难。

  例如:宝安公司就不得不采取了行政性强制摊派的方法,规定公司的职工购买股票。又如上海豫园商场,沈阳金杯汽车有限公司等国内经营知名度都属上乘的企业,发行股票也被迫采取折价发行来完成筹资任务。

  随股份制试点的扩大和股市交易的活跃,人们的金融投资意识被唤醒,加上股份制试点和股票发行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因而形成了股票市场原始股或上市公司股票的求大于供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了通过发行认购证发售股票。

认购证型股票的具体方式

  限量发售认购表的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在发售认购表之前,事先公布认购表发售的总数量,并规定每张居民身份证可购买认购表的数量。例如1992年8月深圳在发行13家上市公司股票时就采用了此种方法。当时深圳政府预定发行认购表500万张,每张100元,每人凭身份证可以购表10张,中签率为10%。由于当时的股票严重供不应求,全国大量的投资者拥向深圳抢购认购表,而发售认购表的组织工作不严,存在少数工作人员私分认购表的现象,结果引发了“8.10”事件。

  无限量发售认购证的方式

  1992年,上海率先采用无限量发售认购证摇号中签方式。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敞开供应,随意购买认购证的方法。这就解决了限量发行认购证所产生的严重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购买股票面前,人人机会平等。但是在社会实践中,这种无限量发售认购证的办法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认购证型股票的范围

  上海采用无限量发行认购证的办法,最初是允许上海居民凭身份证购买认购证,外地人无权购买。购买股票的中签率很高,成本很低,而二级市场却向全国开放,股票供不应求,价格很高,这造成了各地股民与上海股民在权力上的不平等。上海也曾实行两地发行的办法,例如上海石化股票,同时在上海和深圳发行。但是由于两地购买认购证的数量不同,中签率不同,导致购买股票的成本不同,上海购买成本为8元,深圳购买成本仅为4元,使上海石化股票还未上市,就注定了上海股民被套牢的命运。后来证监会刘鸿儒主席讲话说:股市是全国的股市,股票发行也应向全国股民发行。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发行股票都采取了向全社会无限量发行认购证的办法。但是由于发行地点只是在当地,这又造成了全国各地大户搬运巨额现金“扑表”的现象,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留下许多后患。

认购证型股票存在的问题

  认购证型股票的高成本问题

  无限量发行方式的成本主要取决于中签率高低。一般认购证的价格2-5元1张,未中签的认购证费用也要计入成本。每张中签认购证可买200-500股股票,股票采取了高溢价的方式定价。因为股民购买欲望很强,往往形成中签率很低的状况,导致购买股票高成本。例如青岛啤酒股票中签率只有万分之六左右,股票一级市场成本价格为12.77元;安徽美菱股票,中签率为万分之五左右,成本价为12.78元;厦门厦工股票因中签率很低,使一级市场成本价为2l元多,而该股票在二级市场一上市仅有13元多,厦工股票的股民们在股票刚刚上市时就已被严重套牢

  认购证型股票的高浪费问题

  因采取无限量发行的办法,到底能发出多少张认购证,事先谁也无法计算,只好多印认购证以备不足。发行完毕后,剩余大量末发出的认购证,只好采用武装押送的办法,一把火烧掉,经常是一把火就烧掉成千上万元钱,浪费极大,对个人来讲也是花了大量钱买废纸。例如认购证2元l张,中签率为万分之五时,股民买1万张认购证需要花2万元,而1万张认购证只能有五张中签,其余9995张认购证都变成废纸,而买这些废纸却要花19990元。

  可见采用无限量发行的办法,浪费是很严重的。据《中国证券报》1993年10月27日第6版《新股发行方式耗资巨大》一文报道。在1993年短短几个月内,全国股民共投入22.3298亿元资金购买认购申请表。这比1993年1-6月上海74家上市公司的实现利润18.01亿元还要多。这样巨大的股票认购抽签表费用,使投资者白白仍掉了巨额资金。

  认购证型股票的中间盘利问题

  有关法规规定,认购证价格只能限于其印刷成本,由于认购证印量很大,一张认购证的成本价格最多不过几角钱,而在发行认购证时,这一张小小的纸片却要卖到二元钱(或五元钱)。如果在一次发行中卖出了一亿张认购证,就可收回2亿元,即使其中一部分上交或所谓捐献了,承销商赚了多少钱也是很容易估算出来的。这极大地增加了股民的投资成本。

  一级市场的严重投机问题。

  一般人只看到二级市场的投机现象,实际上在采用无限量发售认购证办法条件下,一级市场的投机性更加严重,甚至是赌博。因为当一个地区准备发行股票时,全国有多少大户去“扑表”,认购证能发出多少张,中签率多少,股票成本价是多少,这一系列问题事先谁也不知道。在发行过程中,发行认购证的数量也严格保密,没有透明度。投资者只能凭猜测来决策,经常产生在发行过程中,购买认购证的人极少,而在发行临结束的最后半小时集中抢购认购证的现象。引起发行量突然放大,导致低中签率,高成本价,使许多人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