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市场(Blue Ocean Market)
目录 |
蓝海市场是指未被发掘出客户需要也不存在竞争的尚未存在市场,而红海市场指的是已经存在的市场。
把整个市场想象成海洋,这个海洋由红色海洋和蓝色海洋组成,红海代表现今存在的所有产业,这是我们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这就是未知的市场空间。
“红海”是竞争极端激烈的市场,但“蓝海”也不是一个没有竞争的领域,而是一个通过差异化手段得到的崭新的市场领域,在这里,企业凭借其创新能力获得更快的增长和更高的利润。
在1997年《哈佛商业评论》年会上,W·钱·金(W. Chan Kim)和莫博涅(Mauborgne)第一次提出“蓝海理论”,随后他们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去分析论证,《蓝海战略》一书在2005年2月正式出版。[1]
举个简单的例子:十个品牌做电脑,每一家都玩命得在想怎么在相似产品中超越对手而苦恼。而这时有一家却做出了市面上最厉害的主板,并将自己的主板卖给其他九家,这就是“蓝海”。[1]
“蓝海”的核心就是“创新”。而如何运用创新能力去创造一个新的曲线,实现自我生产的低成本和差异化,就是实现“蓝海”的过程。[1]
关于“创新”,“蓝海”提出了四项战略制定原则: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1]
1、红海和蓝海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你用这种方式就是在与同行进行浴血奋战,赢利少,竞争烈,甚至死掉。如果换一种方式,开辟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你将在那个没有竞争的领域独享利润。
2、红海策略关注的是在现存市场空间内如何胜过竞争对手,它是市场竞争策略;而蓝海策略关注的是如何脱离已有的市场边界,从而把竞争甩在后面,它是市场创造策略。
3、蓝海战略,就是企业突破红海的残酷竞争,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主要放在全力为买方与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 而基于竞争的红海战略假设产业的结构条件是给定不变的,企业则被迫在其间互相竞争。
关于“蓝海”的争议,有拥护自然就会有反对,参考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竞争战略》及《竞争优势》,有人认为“蓝海战略”不过就是旧瓶装新酒罢了。
作为“竞争战略之父”,波特提出过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以及市场细分等理论,其中的差异化战略和市场细分很有点“蓝海战略”雏形的意思。但其实崇尚竞争的波特理论主要还是集中在原有的市场竞争“红海”之中,而“蓝海战略”的市场细分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开拓全新的市场的。
就好像一场没有规定路线的马拉松,前者是想方设法在人多的大道上取得领先,而后者则是边跑边看,留意着边上弯弯曲曲的小道。没有孰强孰弱,只有适不适合。但对于大多数处于行业中下游的企业,显然“蓝海”更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