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学(Psychology of Aging)
目录 |
老年心理学是研究老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又称老化心理学。它也是新兴的老年学的组成部分。
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以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功能为基础,并受社会的制约,所以老年心理学涉及生物的和社会的两方面的内容。研究范围包括人的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智力、性格、社会适应等心理特点因年老而引起的变化。
老年心理学既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的变化,即生物性的变化,也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基础变化,即社会性的变化及其适应。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一方面受躯体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所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以下几方面:
1.生理因素。老年人的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多种神经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降低了神经纤维的再生能力,会减少脑血流量和氧气的摄取量,易导致心理上的衰老。
2.环境因素。地位的变化,亲人的死亡,家庭的不和,以及退休后缺乏寄托等,都会给人带来精神刺激。
3.生活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起居无常,饮食无节,不活动,营养不良,酗酒抽烟,过度劳累等。
4.文化因素。缺乏文化素养和正确的养老观,悲观的人生态度。
5.疾病因素。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会促使心理老化。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影响老年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当然老年人在这些因素面前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老年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随着世界人口的老化趋向,它越来越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老年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漫长而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规律的理论探讨,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丰富和完善发展心理学,对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心理发展观,对发展心理科学事业,对社会安定与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以前在心理学界得到较多研究的,大部分是儿童和青少年;承认,特别是老人心理的研究则相当薄弱,而社会上老年人的比数正在不断增长。这种状况更加突出了研究老年人心理科学的迫切性和重大意义。
实践意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老人在我国人口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了。老年人为革命、为建设辛勤劳动一生,他们的晚年理应生活得更好、更幸福、更加有意思。历史上我国本有尊老的优良传统;但先贤们“使老者安之”的社会理想,只有在社会注意的今天才能变成显示。为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包括关于对老年人的科学药酒,尤其是老年人心理的科学研究将有助于老人、老人的子女和广大群众认识老人心理的规律,为老年人的健康与幸福而努力,为老年人能更好地继续服务与人民创造条件。
在西方,最早较系统地阐述老年的心理问题的是霍尔,他在《衰老》一书中,以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思想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反对把老化仅仅看作是人退回早期阶段的一种返归,强调在老年人中老化过程的显著的个别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率迅速增加,对心理活动老年化的实验研究及其他研究急剧增多。据报道,在1951~1980年的30年间发表的7篇有关老年心理研究的综述,共引用了247种杂志,1571篇论文。而1983年发表的一篇综述中,于1975~1981年仅六年间就查阅到4057篇有关成年发展和老年心理的文献。
在中国心理学界也有只重视儿童发展而忽视成年与老年心理的倾向。只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毕生发展心理学观点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以后,老年心理学才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50年代以来,有关老年智力问题的研究最多,其次是老年记忆和学习问题。总的说来,老年心理学集中注意于认知过程老年化的研究,然后是个性、社会适应和态度的研究。此外,有人强调心理生物学的研究,或强调社会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有人把感觉和知觉与健康和生存的年龄变化联系起来研究。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对老年认知的训练研究。
在中国,有关老年心理学和养生学的思想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调摄情志以益寿延年方面就有不少造述。如孔子强调“仁者寿”、“智者寿”的思想,提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腧矩”的见解。在《道德经》和《庄子》中,明确提出了无欲、无知、无为的“返朴归真”思想,对中国历代养生学有重要影响。
又如唐代孙思邀的《千金翼方》中载:“论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情性变异,食饮无妙,寝处不安……,”生动地论述了人在年老过程中的记忆、视觉、听觉、味觉以及性格、情绪状态等的一系列变化。
近代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比较系统地开展这方面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侧重于记忆的老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