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范式(Management Paradigm)
目录 |
管理范式就是企业家们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家能够接受的规则体系。管理范式的具体形态与整个经济体制、企业组织机制、企业治理结构等诸多制度性因素紧密相关,这些制度性因素是管理范式得以建立的的重要基础。
1、生产型管理范式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应地我国企业的人、财、物以及产、供、销等都由国家统筹包办,国有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性,不能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只是被动地接受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企业的任务就是按照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这几十年所形成的管理范式可以称作生产型管理范式。
生产型管理范式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对计划经济的协调运转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迈进,生产型管理范式的局限性就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性,纯粹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2)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造成的结果是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低下,职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企业不进行或很少进行技术创新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4)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长期性。
目前,这种陈旧的生产型管理范式已逐步向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转变。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的特征是充分激活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技术、信息和知识的投入,通过品牌、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运作,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以适应国际国内竞争的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消费需要。
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的主要特点是:
1)企业在新的体制下重新获得新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企业由原来的只注重产品的生产、产品的数量转向既注重产品的生产、产品的数量也注重产品的创新、产品的质量;
3)企业不仅重视生产经营,而且特别重视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创新;
4)企业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的调动的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根据管理范式的内容特点,还可以将管理范式概括为其他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