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目录 |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法国社会学家。英国卫报评价他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当代知名学者”,一位可与福柯、巴特、拉岗等比肩的思想家。国际社会学协会评价他的著作《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十部社会学著作之一。布迪厄并不是一个出世的学者。承左拉和萨特的衣钵,他积极投身社会活动,招来不少争议。
皮埃尔·布迪厄1930年在比利牛斯-大西洋省(Pyrénées-Atlantiques,邮递区号 64 开头)的小城市 Denguin 出生,父亲是邮差(后成为地方邮局主管)。
皮埃尔·布迪厄在小城市 Pau 的“路易巴图”中学(le lycée Louis Barthou)就读,其中一位他的老师认为该生资质优异,建议他转去巴黎的“伟大的路易”中学(le lycée Louis-le-Grand)就读,时为1948年。
皮埃尔·布迪厄后来进入位在乌姆路(rue d'Ulm)的法国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ENS)),1954年通过哲学教师会考,同一年法国高等师范学院通过的学生还包括有未来的大哲学家贾克·德里达、未来的知名历史学家 Emmanuel Le Roy Ladurie。在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就读期间,他避开当时蔚为主流的存在主义,反而跟随 Gaston Bachelard 和 Georges Canguilhem 这几位哲学家学习逻辑学跟科学哲学,选修 Éric Weil 教授的黑格尔的法哲学。1953年皮埃尔·布迪厄完成一份硕士论文,谈论莱布尼兹的 Animadversiones(Leibnitii animadversiones in partem generalem principiorum Cartesianorum)。
1954年至1955年一段很短的时间,皮埃尔·布迪厄在“ 木蓝”中学(le lycée de Moulins)任教。1955年被国防部征召,在凡尔赛服役。很快地他被派到阿尔及利亚服兵役,为时两年。1958年至1960年他转至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大学的文学院教授哲学。1960年他返回法国,先在索邦大学任助理,然后转至里耳的里耳大学担任讲师教授社会学,直至1964年。他同时跑去巴黎的东方语言学院(l'école des langues orientales)加强他的阿拉伯文能力,原因是他在阿尔及利亚已经开始接触阿拉伯文。
1962年皮埃尔·布迪厄和 Marie-Claire Brizard 结婚,婚后生下三儿子:Jérôme Bourdieu,艾曼纽埃尔·布迪厄(Emmanuel Bourdieu)跟 Laurent Bourdieu,其中艾曼纽埃尔·布迪厄后来成为电影导演,2006年执导的作品《邪恶友谊》(Les Amitiés maléfiques)获戛纳影展“国际影评人周”单元评审团大奖。1982年起皮埃尔·布迪厄开始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任教。
1964年,皮埃尔·布迪厄成为午夜出版社(Editions de Minuit)“常识”(Le Sens commun)系列的主编,大部分他自己的书都在此系列中出版。直到1992年,皮埃尔·布迪厄更换出版商,改由门槛出版社(Editions du Seuil)出版他自己的著作。1975年皮埃尔·布迪厄和费南·布劳岱(Fernand Braudel)成立学术刊物《社会科学的研究行动》(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由他自己担任总编辑,直至他去世。《社会科学的研究行动》主要刊登他自己的研究以及他学生们的研究论文。
因应1995年11月跟12月的大罢工社会运动,皮埃尔·布迪厄创立他自己的出版社行动动机出版社(Raisons d'agir),多半出版比较年轻的学者的作品,编辑方针是批判新自由主义。
皮埃尔·布迪厄:跨学科,多方位的挑战
布尔迪厄几近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布尔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 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布尔迪厄还具有融合各种不同的社会学风格的能力,从艰苦的人种论阐述到统计学模式,到抽象的元理论的和哲学的论辩等等,布尔迪厄一律照单全收,他向已被公认的社会科学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
布尔迪厄1930年出生于法国贝恩亚,他早年学术生涯一直未能摆脱结构主义的阴影,他试图以索绪尔为基点发展一种“普遍的文化理论”。在他批判性地重新思考了索绪尔的理论命题之后,尤其是思考了作为实践和言语对立面的文化和语言之后,他放弃了这一计划,并开始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只 有当分析超越了传统的对立关系及二分法,超越了由此造成的视野的局限性之后,理论的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布尔迪厄觉得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才能建立一种对古典社会理论的批判。
布尔迪厄认为古典社会体现了主观论与客观论的一种对立。主观论者往往对信念、欲望、行动者(agent)的判断等估计过高,而客观论者则力图从物质、经济条件、社会结构或文化逻辑等方面来解释社会思想与行为,并把这些因素看成是非同一般的,比行动者的象征结构、经验和行为更为强有力的东西。布尔迪厄认为,无论是客观 论还是主观论都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在他看来,社会生活必须从下列角度来理解,即既要公平对待客观物质、社会的和文化的结构,又要公平对待正在建构的实践和个人与团体的经验。布尔迪厄在许多文章中还试图克服与之相关的两种知识之间的对立,即一方面是外部观察者建构的有关社会世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由那些对他们自己的世界具有实践性把握的人所运用的知识。
最终,布尔迪厄试图超越科学与其对象之间的对立。他把科学看作社会场(field)的一部分,把科学家看作社会场的产物。他认为科学场并不拥有不同于其他场的特权;它也是行动者为了改善其地位而通过权力来建构的。科学在分析行动者的观念对建构社会现实所作的贡献时,同时也认识到那些观念经常也会误认社会现实。同样地,科学家对自身现实的建构(科学场和科学行为的动机),也会经常误认科学场的现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尔迪厄认为必须倡导一门反观性的(reflexive)社会科学,必须克服主体与客体、文化与社会、结构与行为等普遍存在的理论对立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尔迪厄有效地把现象学和结构方面的探索融入到一种完整的、认识论的连贯性模式之中,这一模式是具有普遍运用价值的社会质询的模式,是康德意义上的人类学,但却是一种具有高度区分性的人类学,因为它包含了对分析者自身活动的分析,而分析者正是通过这一活动从理论上来解释他人实践的。
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有几项理论是最关键:
“习性”(habitus):在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的行动的关键原则。Habitus中文严格说没有对应翻译,该字是布氏界罗马文所改用而来,的确具有习惯、习性的意味,但是却不是单纯反射性的习惯,而是一个透过长时间生活实践,累积下来的,视为理所当然的一种习性,诸如中国人觉得吃米饭才算吃饭,吃汉堡不算。放到社会阶层与场域理论去看,当在特殊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个体,自然受到该环境文化深刻影响,很多日常生活视为当然的东西,未必在另一个环境视为当然。比如,一个没落王孙,虽然经济无法支持,但仍有深刻对精英生活怀念,无法降格习惯庶民生活。
“场域”(champs):一个社会被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场域,在这些不同的场域(已经结构化了的一些场所)进行一些为了特定目标的竞争。场域一辞,原文也有田野的意思。布氏从人类学起家,自然受到田野方法非常深的影响。场域不是一个实体存在,而是一个在各个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想像上的领域,场域其实有边界,但是各个在特殊场域内的行动者,都难以说清楚场域为何,但是如果他真的从属于各个场域,就会知道该怎么作,谁是老大,谁在挑战。
场域一般可分作资深/资浅者,或可分为掌握资源者与资源匮乏者。两者之间又可交错,处处形成斗争关系。很多时候为了争取场域内其他人的认可,于是会形成象征斗争。
场域,布氏导入意大利马基亚维利的理论,指出掌握资源者,通常会用狮子策略,表面静默,但力量强大;而未具资源者,通常要挑战既得利益者,于是虽然力量较小,但是会点起战火。
对布氏来说,社会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清楚描绘场域边际,场域特色,里面有何种角色、筹码是什么。布氏认为,通常筹码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象征暴力”(violence symbolique):一个社会是由象征暴力主导运作。象征暴力意谓说,宰制的力量如何让被宰制的人体认不出来他们正被宰制,这种宰制的能量即是象征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