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效应,亦称“留白”法则
目录 |
留白效应最早来源于中国画上的一种手法,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手法以无胜有,有无相生,是一种巧妙的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智慧。在设计、沟通交流、企业战略中都有运用,通俗解释,即凡事留有余地。
职场留白是一种艺术,一个人要注意给别人留有转身的余地,自己才有大道可行。现在的人们考虑问题都喜欢来个相对思考,对于绝对的东西,在心理上有一种排斥感。所以,不能说太绝对的话和一切直接接触或伤害别人情感的话,更严格地说,在和别人接触过程中,最好少使用一切确定的词语,如“一定”,“必须”怎样怎么样,与他人相处的奥妙,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
“留白”效应要求企业在“危机处理资源准备”和“危机影响控制”两大层面留出一定的空间。一方面,企业不应仅按照危机影响评估的“最低限度”进行资源(例如团队、物力支持、方案等)准备;另一方面,企业也不可从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限”来尝试控制危机的影响(像信息管制、赔偿方案、客户关系等)。在对外沟通时,“留白”效应尤显重要。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为不可测度的事态、无法预言的前景,预留进退趋避的余地——也就是说,对外“留白”意味着“缓冲”。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发生爆炸,含有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污水泄入松花江,社会上开始流传哈尔滨啤酒水源将会受到污染的传言。一时间,哈啤集团的新闻发言人成为记者们“包围”的焦点。但自哈啤被全球最大酿酒企业之一的美国AB公司收购以后,承袭了外企严格的公关制度,哈啤高层保持了缄默,等待位于美国圣路易斯市的AB总部发来决策意见。这无疑为问题的妥善解决预留了足够的回旋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的压力。
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白”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一次,有位老师朗读课文《孔乙己》,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全班学生肃然,课堂顿时寂寞——他们沉浸在思考之中。是孔乙己的悲剧引起了他们的思考。这位教师维持着这种“课堂空白”,并不急于讲课,让学生继续自己去咀嚼、体味文章的内涵。两三分钟后,一个学生长吁了一声,课堂又活跃起来了。这位老师马上抓住时机提问:孔乙己这个人似乎很可笑,但你读完之后,笑得出来吗?有什么感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孔乙己既可怜又可气。”这位老师感到很满意,因为他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正确理解了教材的意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留白效应”。可见,只要课堂留白留得恰当,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白”,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引导与探究、教材内容创新与内容拓展上,始终给学生留有一片自我发展的蓝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实践体验几个方面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留白手法”的意义就在于让教师精讲、有意义地引导,能预留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自主调试的空间,让学生思维在“松”与“紧”的结合中,用学习饥饿的心理需求,激活思维,使之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相反,如果忽略了“留白”,依旧停留在争分夺秒、高强度、快节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会在不停的被动学习中泯灭独立思考意识,在不断丧失自主探究、实践体验机会的同时,变成只会学习文本知识而缺少实践创新精神的学习机器。
“留白”是一门艺术,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情,一定要掌握火候、精心设计。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中可以“留白”的地方,如,在“学案导学”中,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在“点拨自学”中,给学生留下自学空间;在“交流解惑”中,给学生留下交流空间。
课堂“留白”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教师要把课堂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