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以上解释由Singh&Reed提出。)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上定义来自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的何克抗教授)
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从面授到e-Learning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工作节奏加快并且同步性差,人员层级及层次复杂多样,培训组织始终面对着“众口难调”的问题。同时,市场中培训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非常多样,企业选择培训的过程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所有这些因素给培训的组织增加了很多负担。
而互联网使得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知识在电子世界无所不在。e-Learning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正如思科CEO约翰·钱伯斯在2000年曾说的“互联网应用的第三次浪潮是e-Learning”一样,e-Learning确实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其将取代面授学习的声音也甚嚣尘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从e-Learning到混合式学习
许多中国的业内人士也期待着网络学习的浪潮能够给应用者带来更多价值,同时也给这个产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事实是e-Learning没有取代面授学习,却遭遇被边缘化的危险。究其原因,《培训》杂志专栏作者、上海汇旌连云驰先生认为,e-Learning只能解决企业培训过程中的一部分问题,而在培训效果方面,缺乏了课堂效果的营造和积极的教学互动,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像很多人在培训现场会热血沸腾,而看视频学习却会哈欠连天一样,培训效果的保证与受训者的受控状态密不可分。
为了进一步深化e-Learning的应用,提升e-Learning的培训效果,国际教育技术界在对“网络化学习”深入思考后提出了“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
(1)学习理论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策略需要多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不同学习资源的要求。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探索式的学习。
(2)学习资源的混合:
精心开发的在线课程、生动趣味的讲师面授、同事的经验分享、全面的资料积累等,把资源尽可能多的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建立“一站式”的学习,形成强大的企业知识管理中心,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体系化、体系知识数字化、数字知识内在化。
(3)学习环境的混合:
我随时准备学习,但我不想总是被教导(温斯顿·丘吉尔)。一个理想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综合了多种功能,能够使学习者参与多个正式、非正式学习活动。它是建立在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从信息到教学内容,从技能评估到支持工具,从训练到协作环境,一切围绕学员展开。
(4)学习方式的混合:
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有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的教师讲授,可进行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还有传统和围绕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将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学习无缝对接,让企业学习浑然一体。
当然,混合式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事物,而在于如何混合,其目的在于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
(1)关注系统性:
不是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对两种学习形式中的各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并运用各种教学理论,协调各个要素,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实现教学最优化。
(2)重在平衡与适度:
不能为混合而混合,毫无根据的滥用、误用混合式学习。应该着眼于企业学习的实际情况,既不过多依赖于在线学习造成系统性不足,也不能单纯依靠传统教学。
(3)具备操作性:
要综合考虑各种软硬件因素,着眼于企业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建立起能为企业所用,为员工所用的混合式学习。
(1)准备(PrepareMe):
最初的准备步骤,让学员了解基本的技能和大体的框架,帮助学员改进学习的技巧,以帮助学员顺利进入下一步骤。学习途径:现场或者虚拟的介绍会、课堂、面对面交流、e-mail、传单、电话、网站、公告、时事通讯、预习等。
(2)阐述(TellMe):
这一步骤旨在向学员阐述所学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和关键概念,以及该学习对他们的价值。学习途径:课堂、在线学习、电子书、事前评估、技能指导、项目清单、计算机、术语表、文章、职业工具、业务手册、CD、视频、录音等。
(3)传授(ShowMe):
这一演示步骤着重讲解程序、原则、概念和流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技能。学习途径:在线学习、情境模拟、评估、技能指导、文章、书籍、工作协助工具、工作手册、CD、视频、录音、以决策为基础的情境模式等。
(4)尝试(LetMe):
这一步骤帮助学员在安全环境中体验新技巧,以强化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并达到长久保持的效果。学习途径:虚拟会议或工作组、课堂、模拟、同事间角色扮演、个人指导、虚拟会议向导。
(5)评估(CheckMe):
这一评估步骤向学员提供了在安全环境中应用新技能的效果的反馈,从而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该技能。学习途径:在线学习、事前评估、事后评估、测试、学习向导。
(6)支持(SupportMe):
这一辅助步骤通常是进入正式工作环境中的第一步,学员可以在这里选取正式学习中获得的原理、概念等关键知识。学习途径:Email、常见问题解答、专家咨询、虚拟或传统会议、电话、评估反馈、网站、视频、工作协助工具、聊天室、头脑风暴、帮助台等。
(7)指导(CoachMe):
指导步骤提供了来自资深经理人、同事、导师和专家的幕后支持,让学员能综合自己与他人的经验。学习途径:虚拟会议、课堂、面对面交流、电话、email、座谈会、即时通讯等。
(8)互助(ConnectMe):
互助步骤让学员在团体内和其他学员共同解决问题,这一步骤加深了学员对于技能的理解。学习途径:Email、电话、虚拟会议、课堂、面对面交流、座谈会、角色扮演、工作组等。
混合式学习强调了线上培训与面授(或在线辅导)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兼顾了e-Learning的“成本低”和面授培训的“效果好”。而训前调查,训中的体验学习介入和训后的跟踪服务则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和手段。
(1)培训调研阶段
有效的训前调查可以相对充分地了解培训组织者和培训学员的培训期望。一般性的训前调查是发生在讲师、培训组织者和学员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IT技术的出现丰富了调查及问题解决的可能性。通过在线调查,可以了解每个学员对培训主题的认识程度,电脑系统可以提供一套辅助性的在线培训,帮助学员在课堂前扫清课程主题认知的若干误区,储备足量的相关知识,从而降低在由于学员知识、经验不同所带来的培训需求模糊问题;
(2)培训组织阶段
e-Learning降低了面授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压力。关键的知识板块可以通过面授来完成,而非关键的知识板块则可以通过网络培训来实施和完成。学员可以不拘泥于时间、地点,随时随地的学习,无论学员是在出差、应酬,都可以利用工作剩余时间进行学习。在2011年ASTD大会上,M-learning(即移动学习)成为了培训领域全新的课题,以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学习模式,进一步丰富了e-Learning的内涵,使培训变得更加自由,效果也更加理想。
(3)培训实施阶段
多样性的培训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采用,最具代表性的是体验式培训。无论是商学院的培训还是培训公司提供的服务中,体验式培训都向来受到受训者的追捧和好评。体验式培训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活动、分享、反思、应用”的循环。使学员从活动中自己找到答案,通过分享和讲师适时的介入和点评,达到最终的知识传递。这些都大大改善了单纯讲授式培训所带来的培训现场效果不佳的问题。
(4)培训价值评估阶段
网络培训和电子技术的应用缓解了培训费用高的难题。除了价格优势之外,动漫技术的发展也为进一步削减培训的直接、间接费用提供了可能。举一个例子:某石油公司每年需要对在油田、油库等一线进行操作的员工提供大量的技术实操培训。每年要为此支付数百万的差旅、住宿费用。后来,他们用网络学习替代了面授培训,辅以与职称挂钩的考试,仅用了过去五分之一的成本,就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个案例说明,应用得当,混合式学习可以大大削减培训成本。
(5)培训延伸阶段
在这个阶段,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就更为明显。以上市的美国教育公司Apollo为例,Apollo公司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将混合式学习很好地应用在了教育环节之中。它提供了一个超大型的在线学习网站,但同时也提供了上万名具有多年执教经验的在线辅导老师,使学员在远程学习的同时,能时刻接受老师的辅导、在线答疑、测验等等一系列的辅助学习。这种模式使学习得以延伸,既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又使得学习过程可以持续地延续在学习之后的时间里。在企业培训中,提供后续的在线论坛、短信辅导等等手段已经在部分培训公司开始应用。
由此可见,混合式学习的理念可以全方位地应用在培训组织的各个环节中,为培训组织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混合培训,帮助企业在e时代的学习更轻松、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