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成本(consumption cost,Consumption Cost of Protection)
目录 |
广义的消费成本是指消费者为实现消费品或服务的效用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购买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支出,是消费动机产生、搜索、寻找、了解、比较、购买、使用、损坏报废及配套支出等各方面的总和。
包括消费价格成本、消费交易成本和消费附带成本。其中消费价格成本是消费者向厂商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形成厂商的成本和利润;消费交易成本是消费者利用市场制度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订立合约成本、监督执行合约成本等;消费附带成本是消费者在消费一种物品或服务必须连带支付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
狭义的消费成本就是指消费者支付的消费交易成本和附带成本。
1.为实现已购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另外需购买的具有配套或辅助性质与功能的互补品及保养、维修等的支出。如购车后使用中需再购燃油及维修,打印机的墨盒更换,等等。这种支出一般是多次性、持续性的,即伴随所购产品的消费不断进行而不断发生。它主要产生于对消费对象本身消费的需要,属于具体消费的内在需要,由消费对象的自然属性决定,大多是客观存在的、必不可缺的,无论其支出的多少或价格的变动,但要支出的项目是较稳定的。
2.为实现已购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另外必需的各种税费支出,及由其各种负外部性(对生态环境、他人或后代造成种种损失)引起的、应该但可能尚未支付的费用。如购房后用房的物业管理费,购车后用车需再缴纳的各种费、税等。这一般也是多次性、持续性的。它主要产生于消费的环境,属于具体消费的外在需要,由消费对象的社会属性决定,很多是制度性及政策性的。其支出的项目及量的多少等都是可变的。
3.为实现已购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另外需支付的所有其他代价。这包括:(1)需支付的时间机会成本,如消费时间可能占去赚钱的时间,这种消费的时间可能挤掉别种消费的时间等。(2)需支付的身体健康的损失,如抽烟、吸毒等。(3)需支付的精神消耗及心理负担,如消费中产生的各种麻烦、担心和遇到的不愉快,包括消费者权益受损等。(4)需支付的关系代价,如不少消费(像娱乐聚会、宴会、乃至高尔夫球等)须多人或群体才能进行,这要花时间、精力及钱财等去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5)需支付为进一步获得相关消费知识、技能等,而去学习培训的费用与时间,如购买电脑后的使用技术学习培训。(6)需面对不确定性而承受的风险,如旅游中可能的种种意外事故(像飞机坠毁、撞车翻船、山塌雪崩等),因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导致在消费过程中的损失(其中有的也属(3))。这些支出主要产生于消费者自身的状况、特点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绝大多数由消费者与消费对象及消费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对不同的消费者是不同的,对同一消费者也是变动的。
从以上三个层次可见,一级比一级宽泛和富有弹性,一级比一级计算的难度逐渐增加。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消费成本的划分是对整个消费的商品和劳务作出的,但若涉及具体消费对象,就不一定同时都会具有这三个层次,如有的不再需要配套的互补品,有的不再需要支付另加的费用等。
另外,这三个层次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其中,(1)、(2)两个层次可直接以货币计算和支付,表现为消费成本中的货币形式,也可称为货币消费成本;(3)则不能直接以货币计算和支付,表现为消费成本中的非货币形式,又可称为非货币消费成本,但它可用货币折算,转化为货币形式来度量与支付。
由于消费成本最终都可用货币来度量与支付,那么,根据支付次数及大小,又可将其分为:一次性支付与多次性支付的消费成本,如烟花爆竹的燃放与上面所举的大多数商品的消费;支付递减性与支付递增性的消费成本,如消费中精减节约的效应与维修费的增加或性价更高的新产品出现;可忽略性与需权衡性的消费成本,如电视用电、皮鞋擦油与空调用电、小车费税;始终低于消费品本身价值与逐渐超过消费品本身价值的消费成本,如物业管理费与打印机墨盒等。
此外,从支付的主体看,消费成本还可分为消费个人成本与消费社会成本。前者由消费者本身直接支付,由消费的内在性决定;后者由社会替消费者来承担,由消费的负外在性造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市场化消费的扩大,消费行为及其后果将尽可能量化,消费社会成本有逐渐减少趋势,即尽可能被转归为消费个人成本。当然,消费成本还可作其他分类。
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消费成本中凡是能够直接用货币支付的,都可以直接计算,有关项目、范围一般较为具体、明显和确定;而凡是不能直接用货币支付的,却因人、因时、因地、因种种其他条件而不同,对于有的人可以忽略不计,有的人则是难以接受或承受,也随消费环境好坏、政府消费政策调整等情况而变化。
2.现实性与未来性。无论支出与否,消费成本都会不可否定的摆在消费者面前,为其所感受、所确知,对于有的人可能还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压力;但具体支付却一般发生在将进行的消费之中,因而,消费成本实际上又是一种未来支出。
3.持续性与变动性。对消费成本的支出,一般不是一次性完结,随着消费的不断进行,要求消费成本相继多次的支出,除非消费品报废或被放弃。同时,随着社会消费的不断发展,消费成本又具有不断增加与减少的双重趋势,这在后面“消费成本是社会消费发展的显示器”中将有具体说明。
4.自然性与社会性。这里自然性主要指消费的物质性,社会性主要指除此之外的所有方面。从对消费成本构成的三个层次分析可见,它们都取决于消费品及消费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应,对它的调整或改变,也会体现为或在于消费品及消费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调整或改变。同时,这也显示出它不仅有纯物质、纯经济方面,而且也有社会、政治、文化、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显然这一特点,又使消费成本具有与制度相关的性质和意义。
5.客观性与主观性。这主要在于消费成本是由消费对象、消费环境及消费者三个方面结合而形成和变化,而这三个方面就是客体、客观性与主体、主观性的结合。它不像生产成本不取决于其生产者的感受与评价,而是与消费者精神的心理的等因素直接相关,并且,对消费成本的具体评价及其支付存在不同情况。
显然,以上分析便于对整个消费成本的具体认识、度量(包括建立消费成本函数)与研究,以及采取种种相关对策,为消费研究与政策提供了一个新视野。
消费成本的作用不仅限于消费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乃至其他非经济领域都有直接影响。这里暂就消费方面作一些分析。
(一)消费成本是制约消费的一种重要因素
1.消费成本是人们消费的一道门槛。
首先,作为货币消费成本部分,构成了人们消费的货币或价格门槛。这是一种客观的实在的门槛。即使人们现时都能购买所需消费品,但其消费成本数额超出了未来可能或意愿的支出,这种消费品就不会被购买。如:有人对北京汽车市场的调查反映,5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使用成本过高,很多人买得起车养不起车;人们购买打印机时,常常会选择能承受其使用成本(即更换墨盒的价格)的品牌及型号;人们购买住房时,往往在考虑其物业管理费、交通费等的基础上来决定购房的种类及位置;不少地方的农民不一定买不起电冰箱,他们担心的是较高的电费。当然,这种门槛的高低对收入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不同。一般地看,高收入者不太计较货币消费成本,关键在于消费本身是否满意(包括获得优越感、炫耀感或广告效应),因而其货币——价格门槛若有若无;中等收入者对货币消费成本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进行消费购买时,往往要慎重考虑它的多少及对其他支出的影响,故存在选择性或暂时性门槛;低收入者现期收入可能不足,预期新增收入也不乐观,对新增货币消费成本支付有困难,这尤其表现在低收入的退休者中,他们对不少商品如轿车,即使能购买却可能永远不会购买,故存在长期性、不变性或终身性门槛。其次,作为非货币消费成本部分,构成了人们消费的非货币或偏好门槛。这个门槛一般伴随上一门槛产生,但也可能独立存在,并且,有较强的主观性。假设人们不存在货币——价格门槛,那么珍惜时间的人,若不愿付出时间消费成本,则可能减少或放弃十分耗时的消费,如度假、旅游乃至宴会、社交;讲究爱护身体的人,就不会去抽烟或过多的饮酒;喜欢少有牵挂或怕麻烦的人,会怕万一遇上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带来的不愉快及风险等,则干脆拒绝消费,也觉得买车不如打的,这样可避免停车、防盗、养车、维修的麻烦或发生事故的风险;而仅追求消费时快感或时髦等特定满足的人,则不太计较非货币消费成本的弊端。
同样,这种门槛的高低,对收入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也不同,但与货币——价格门槛却刚好相反。一般地看,高收入者愁如何能进行更多更好的消费,更注重非货币消费成本,会非常慎重地对待这种门槛。中等收入者在考虑货币——价格门槛时,或多或少地还会考虑非货币消费成本,故常常会同时考虑这两个门槛。低收入者在购买消费品时,首先考虑的是货币——价格门槛,由于消费不足,所以他们暂时还不会注重非货币消费成本这个门槛。比如有些人宁肯跑到很远的地方购买价廉的物品或明知该物品是假冒伪劣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廉也照买不误,以至发生假酒中毒等现象。
消费成本的门槛,将可能压抑人们的消费热情,阻碍人们消费结构升级,造成消费断层。
所谓“挤出效应”,即对既有消费成本的支付,将可能挤占对其他消费品的购买支出,从而挤出其现期或未来的消费。显然,消费成本的挤出效应直接取决于人们现期与未来的收入以及种种预期,并与其成反方向变化。所谓“替代效应”,即人们会在同类消费品中,以对消费成本更低的购买或加倍购买,来替换或拒绝消费成本更高的消费。如当单向收费的小灵通上市后,人们纷纷购买或将手机改换为小灵通;而有人认为,不出三年,当使用效能更好的手机话费降低后,小灵通将被淘汰。可以说,许多新产品能占领市场,并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其获得了消费成本更低的替代优势。当然,上述货币消费成本与非货币消费成本,同样也存在替代效应或关系。所谓“收入效应”,指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一方面,对支出多少货币的优先考虑,让位于值不值得支出货币,于是,对货币消费成本的重视逐渐减轻,更舍得花钱;另一方面,由此而带来的消费扩大,又造成同一时间、同一消费者面临自身的消费能力与多种消费选择的冲突,于是,对非货币消费成本包括消费的机会成本的重视不断加强,更讲究消费的质量、功能、档次、品位、权益,以求得消费最优化。这从发达国家消费的历史与现状看,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事实与规律。而在我国目前,这还是少数人(高收入者)的情况,大多数消费者在消费中往往更重视货币消费成本。
(二)消费成本是社会消费发展的一种显示器(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更加扩大。人们的消费成本将不断增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增消费品的消费成本越来越突出。在整个社会消费发展中,人们消费对象最初主要是生存资料,然后是发展与享受资料的逐步出现与扩大。而消费成本主要存在于发展与享受资料之中。从我国近些年来逐渐形成的消费热点看,城镇居民集中在住宅、汽车、通信、教育、旅游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农村居民集中在耐用消费品和子女教育等方面,这些消费对象大都是为了发展与享受,都具有消费成本,而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2.维持原有消费的消费成本也可能比以前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的消费中,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会造成表面上等量的消费成本实际上相对增加;同时,随着消费品不断耗损,而继续使用的维持(修)花费等也会使消费成本直接提高。
3.非货币消费成本有不断上升趋势。相对于人们有限的生命时间、谋取收入时间、消费时间与消费能力等,人们面临消费对象的数量、质量、种类、范围等,都有无限增加、扩大、提高的趋势,于是,人们消费的选择难度越来越大,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并且,任何事物总是伴随优点与缺点而出现并发展,于是,为了更多更好的消费,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麻烦、负担或风险。
当然,如果社会经济生活存在不正常状态的话,那么,不正常、不必要、人为恶意制造的消费成本也会增加,但这最终不会为社会所容许。
另外,人们的单位消费成本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与消费总成本有上升趋势同时并存。由于科技不断进步,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齐全、使用越来越方便、耗能不断降低和升级换代不断进行;由于消费知识和能力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知道如何提高产品消费的使(利)用效率,或者根据消费对象及自身的特点,尽可能节省或避免消费时的费用支出和其他代价;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改革创新,政府及各有关方面将会制定越来越有利于消费者的政策措施,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减少消费者的消费负担(如费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清除各种不正常的、人为制造的消费成本,如此等等,都将导致单位消费成本逐渐由多到少。
因此,在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状态下,消费成本及其提高,从一个方面说明或标志人们的消费对象扩大、消费结构提高、消费层次上升、消费阶段进步和消费能力增强的变化。消费成本及其下降,从另一方面说明或标志人们消费知识、能力、技术、效率及环境等的不断提高与优化。所有这些,说明或标志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所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对消费成本的具体统计及消费成本函数来认识和表示的。
(三)消费成本是政府调节消费、扩大内需的一个政策措施对象
自1997年以来,国内需求不足,消费不旺,一直是政府调节与发展经济的一个主要问题。从促进具体消费看,人们所讨论的问题,如进一步减免购车的有关税费、手机话费由双向收取改为单向收取、电话月租费、住房物业管理费、农民家庭用电费、打击坑蒙拐骗及假冒伪劣、保护消费者权益、减少消费者后顾之忧的种种售后服务,以及限制公款吃喝的宴席税、公车消费的改革等,实际上都是或包括消费成本问题;从扩大整个消费看,人们所提出(包括被采纳)的政策措施,如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提高居民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转变消费观念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无一不涉及或有的就是消费成本问题。但所有这些,却还没有上升、明确、深入、集中到消费成本问题与理论高度来认识,并以此来进一步探讨扩大消费。因此,消费成本这一范畴,为进一步推动消费及其理论研究,确立了一个一般而又具体、明确而又突出的新视野与着力点;为有关消费政策及措施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了一个直接、明确、有效的作用对象。作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无论是要刺激消费,还是要抑制消费,都可根据消费品的消费成本构成及其关系与特点,根据消费成本和消费者、消费对象、消费环境等的关系与特点,根据消费者对消费成本的认识、反应与承受力及其区别等,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与措施(限于篇幅暂不具体分析),有效地实现其调控目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包括各种低收入者,他们承受货币形式消费成本的能力很差,消费水平较低,要改变他们的消费处境,除增加绝对收入外,从多方面降低其消费成本,应该说是一条十分切实可行、灵活有效的途径。
(四)消费成本是厂商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一个突破口
如果厂商对消费成本的构成、特点、作用和规律等有较好的认识与把握,那么,(1)可以据此来了解所面临的消费者的情况,如消费能力、偏好与趋向等,从而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2)可以据此来更好地认识、确定产品使用费用,因为消费成本既与它有不少相同相通之处,又更贴近、更便于用来了解消费者,从而有利于努力减少产品寿命周期费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其产品的替代优势。(3)可以据此直接改进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使用方式,开发新产品,从而减少产品的消费限制,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如此等等,都是值得深入具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