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划(Tourism Division)
目录 |
旅游区划是指从发展旅游的角度出发,根据旅游地域分工原则,按照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地域分异性及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行政等条件的组合和内部关联程度,对客观存在的旅游资源与产品区域所进行的逐级划分和归并,在地域上划分出不同类型与等级的旅游区。[1]
旅游区划的原则是进行旅游区划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根据不同的目的,旅游区划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结果,但是有一些基本原则在旅游区划的过程中必须遵从,以下我们对这些原则进行讨论。
(一)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很多行业的综合性产业,而旅游业的效应也要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全方位考察。另外,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旅游区划必须综合考虑,整体衡量。
(二)相似性原则
旅游资源成因的共同性、形态的类似性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构成了旅游区划相似性原则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旅游资源的相对一致性最大、差异性最小的应包含在同一区域之中,而不同区域之间旅游资源的一致性最弱,差异性最大。
(三)主导因素原则
旅游区内一般包含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的旅游资源,但是总有一两种旅游资源在旅游区的主体形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旅游者的心目中起着区别于其他旅游目的的标志性作用,并且,这些旅游资源还制约着旅游区的属性特征、功能、利用方式以及发展方向等。因此,旅游区划应该突出这一种或两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将其作为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四)完整性原则
各个层次的旅游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理综合体,能独立承担一定的旅游职能。因此,旅游区划应保证每一等级的旅游区在地域上和职能上的完整性。
(五)旅游中心地和交通便捷性原则
每个旅游区都要有它的旅游中心作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依托。旅游区内各旅游景点的布局要远近适度,并且,要有便利的交通将其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旅游者既不感到旅游景点分布拥挤,也不认为景点过于分散。
(六)区域社会经济原则
旅游区不仅仅是一个单一依靠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而且还应包括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经济状况、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社会——地理系统,因此,旅游区划还应该考虑区域社会经济背景等方面的因素。
(七)发展性原则
由于旅游区具有发展变化性的特征,因此,在进行旅游区划时,既要以现状为基础,为现有的旅游业服务,也要能预见到旅游区未来的发展变化,在旅游区划中适度吸纳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这样旅游区划才能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发展意义,可以避免在短期内重复工作或调整区划的问题。
(八)多级性原则
从空间尺度来看,地理范围可以划分为各种尺度的区域,如从世界范围可以划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从我国来看可以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青藏高原区、西南区、华中区、华东区、东南区等区域,而每个区域又可以进一步划分。因此,旅游区划也可以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划分,主要是根据旅游区划的具体目的来确定其入手的角度。
依据区划目的的不同,旅游区划可区分为多种类型。总体来看,旅游区划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旅游部门区划,二是旅游综合区划。前者通常包括旅游资源区划、旅游气候区划、旅游市场区划、旅游功能区划等;后者则全面地考虑了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根据相似性、差异性和内部联系划分旅游区。区内不仅包含若干具有共同特征的旅游景点,而且往往也包含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及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
旅游区划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区分各个旅游区的性质与特征,揭示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地域分布规律与各旅游区的内在规律,确定各旅游区的界线、范围、基本优势和发展方向,以利于合理组织不同区域的旅游活动,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总的来看,进行旅游区划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认识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准确把握各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开发利用方向,确定各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和地位,为科学制定各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2)有助于塑造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开拓。
(3)有助于建立旅游地域分工体系,为区域旅游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世界上划分旅游区的方法不一,旅游区的大小也因地而异。Stephen L.J.Smith将旅游区划的方法归纳为如下几种:
1.地图区划(cartographic regionalization)方法
地图区划方法是将一系列显示地区重要特征空间分布的地图叠加起来得出区划图。这种区划方法最难的步骤是如何将一系列地图合成为一幅,问题不在于几张图的自然叠加,而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系统度量和合成变量,使之有意义,进而合成单独的区划图。
2.感应区划(perceptual regionalization)方法
感应区划方法基于评价地图(Mapping of opinion)进行,其步骤是首先对游客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游客是怎样评价他们参观的地区和他们所感觉的区域大小,然后根据评价意见的一致性进行区划。感应区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于抽样表设计的质量和访问技巧。
3.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ping)区划方法
认知地图实际上是感应地图的另一种形式,是用来确定和聚集旅行者对各地区影像(image)的一种特殊方法。与感应地图法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同时定义多个区域。
4.功能区划(functional regionlizaIion)方法
功能区划的概念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即人们能通过研究个体旅行模式而确定一系列的旅游区域,用这种方法划分旅游区域需要对各客源地到目的地的旅行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或主成分分析计算,从而划分。
5.目的地带确定(destination zone identication)区划方法
目的地带确定区划方法基于一系列与给定的旅游规划问题相关的区域定性特征,这些定性特征包括区划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变量和区域特性。区域特性的标准确定之后,研究者更多地依靠直觉和专业素养判断划分而不是依靠数量和技术。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较之前几种更加实用可行。
旅游区划的研究,首先是区划原则、分区指标体系的研究,明确分区的原则,确定区划的层次结构,然后针对具体的区域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戈Ⅱ分,既从现状出发,又兼顾远景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区划方案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方能起到旅游区划应起的作用。当然,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指导旅游,旅游区的划分应是多级的(一般采用三级划分法)。
1.旅游区分析
旅游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仅旅游的产生涉及到许多地理背景方面的问题,不同的旅游资源也具有其存在的特殊条件和相应的地理环境,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亦受到地理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制约有着时空变化规律,可以说,它是旅游分区的基础和依据。
2.选取分区指标
旅游分区的指标是划分各级区划单位所采用的质量和数量的定性、定量标志,是分区原则和依据的具体体现,也是确定各旅游区之间界限的根据。
3.划分等级系统
根据区域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的复杂性和旅游的多样性,旅游区系统必然是多级的。此外,考虑到旅游分区应便于旅游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其级数亦不宜太多。应注意旅游区的内部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是相对的,每一级区划单位既有内部特征的一致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区划等级越高,相似性越小,差异性越大。
4.命名
旅游区界线划分后,各等级的旅游区须冠以一定的名称,即对其进行命名。常见的有以方位命名(如华南、东北等)、以行政区划名称命名(如河北、云南等),以地名命名(杭州、吐鲁番等),以方位+旅游区划单位命名(如华北旅游地区等)、以方位+主要景点+旅游区划等级单位命名的(如云南石林旅游区等)等。总之,旅游区名称应力求简洁概括,并能突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