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框架(News Frame)
目录 |
新闻框架即新闻媒体在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时所依据的一种特定原则,这种原则主要就是来源于媒体的立场、编辑的方针以及事件本身的性质等,同时又受到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制约。这些原则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主要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了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一定框架之中,即所谓的“打包”。
对新闻框架研究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社会学家E·戈夫曼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在这部著作中,戈夫曼明确为框架徽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新闻框架的主要机制
(1)第一种机制是报道规模控制,这是框架建构的“基本”,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报道量和报道顺序的控制,来放大或者淡化某个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或影响。
(2)第二种机制是具体信息的呈现。
新闻框架的建构含义
(1)“框限”,即决定新闻取材范围,主要使用选择策略,选择不同的事实或事物不同属性加以提示或凸显。
(2)“内在结构”,这里主要使用重组策略,即在入选的报道内容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系统的联系与组合,由此建构新闻文本的完整意义。而这些,都是通过象征符号的驾驭和使用来实现的,隐喻、举例、标签、叙述、不同的视觉符号等都是其通常的做法。
新闻框架的具体功能
恩特曼认为,新闻框架具体有4种功能:提供问题定义(problem definition)、阐释事件原因(causal interpretation)、提供道德评价(moral evaluation)、示意解决方案(treatment recommendalion)。所有这些功能都只能在与受众框架的互动过程中,透过受众框架的过滤才能发挥其效果。
新媒体时代,一些被传统新闻框架淡化或隐藏的信息得以传播,人们接收信息的来源变得多样化,并且能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更多“被隐藏”的信息。
1.新闻框架被消解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受到各种制约,新闻框架的存在决定了新闻该怎么写,也影响了受众怎么想。媒体的新闻框架,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受众对于某一事件的看法。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偏好使用新媒体,人们更多地关注新媒体上的信息。网络时代,新媒体冲击着报纸等传统媒体,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媒体来寻求新的生存之道。它们在新闻报道上具有严谨性、公信力,更多的是挖掘深度;而新媒体在乎的是时效性与信息多元化。 这表明,网络时代的新闻框架是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建立的,这就消解了一部分传统新闻框架的力量,以往传统新闻媒体设定的框架变得模糊,传统媒体所想要凸显和隐藏的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变得更加困难。
2.新闻框架在新媒体时代的重构
新媒体对传统新闻框架的重构体现在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报道理念和报道形式。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媒体自身定位的不同,其在新闻建构的过程中针对报道事件的特殊性均采用了不同的建构模式,于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建构出了不同的报道形态。传统媒体聚焦的事件是媒体想要呈现给受众的,没有被"照亮"的信息我们便不得而知。传统媒体讲求的是深度,而新媒体所秉持的是时效性。同时,新媒体上较多的新闻源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只有一个新闻源的情况,媒体可以根据受众对话题的热议程度来决定下一步的报道方向。
3.新闻框架重构对受众的影响
对在新媒体出现以前只能通过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受众而言,新闻框架消解最大的好处在于他们可以更广泛地接收信息,而不必只根据报纸所报道的内容来了解。信息的来源变得广泛,新闻的接收偏向“私人定制”。新闻框架的消解使得受众不用再接受媒体的思想,而可以自己理解信息的含义。但新媒体所带来的广泛的来源使得信息变得庞杂,使受众难以区分消息的真伪,因此导致谣言的产生。新闻媒体一边不自觉地充当“推手”,一边极力辟谣,这种信息量极大考验了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
总之,传统报纸新闻框架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开放的信息源会导致信息量庞杂、真伪难辨等问题,没有了传统把关人的筛选,受众在直面大量信息时将极大地考验媒介素养水平。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新闻框架在消解的同时也面临着重构,只有结合双方的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好地报道新闻、传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