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Circular agriculture)
目录 |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
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可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循环农业也有一般循环经济不具备的自身的特点:
1.食物链条各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
3.干净消费农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
4.土、水净化土壤、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对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予以特别关注。
5.领域宽广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循环、对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
6.双赢皆欢清洁增收有机结合,既干净,又增收。
1.节约能源。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导向,加大农业节能力度。开发和推广节能农业机械,加快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组织生物质能资源调查及生物质能技术示范和推广,开发和利用农村沼气、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开发和利用节能技术,实现农业技术节能。
2.节约用水。继续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开展农业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支持农村水窖建设。开展农村生态卫生旱厕试点。
3.节约土地。修订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指导村镇建设节约利用土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限制毁田烧砖,推进土地复垦。
4.节约材料。改革传统耕作方式,发展节约型农业。科学使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改进畜禽饲养方式,发展节粮型畜禽养殖业。
5.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鼓励并推广农膜的回收利用。加强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6.综合防治农业污染。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禁止工业废物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
1.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培育全社会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深入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2.制订规划,进入“笼子” 各地在制订农业的远景发展规划时,应当列入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内容。制订一个全面系统地发展循环农业的规划,步步推进。
3.突出“绿色”,调整结构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后要在深入调整上下功夫。要突出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
4.科技先行,培训优先循环农业实际上是一种技术模式,要研究几种具体的循环农业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
5.保护水土、节约资源要严格保护耕地,重视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高。要大力推广生物治虫,化工企业要研究、生产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塑料薄膜。要推广喷灌、滴灌,杜绝漫灌,发展节水农业。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或其他工业,要做到防污于未然,尽可能做到低排污。
6.各级重视,部门联动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循环农业的发展予以足够的重视,组织规划、计划的制订,研究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循环农业正在起步,必须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要研究制订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建立循环农业的核算机制,纳入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发展循环农业涉及农业、工业、科技、环保、财政、金融等部门,各部门联动,才会得到较快的进展。
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
三是“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四是“可控化”,通过合理设计,优化布局接口,形成循环链,使上一级废弃物成为下一级生产环节的原料,周而复始,有序循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有效防控有害物质或不利因素进入循环链,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