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劳德·亨利·奥尔波特(Floyd Henry Allport 1890.08.22-1978.10.15)——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目录 |
弗劳德·亨利·奥尔波特[Floyd Henry Allport 1890.08.22-1978.10.15],美国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生于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逝于纽约州的锡拉丘兹。他的弟弟 G.奥尔波特也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1919 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随后执教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和锡拉丘兹大学,直到 1957 年退休。他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
奥尔波特被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他重视实验室研究法,与 W.麦独孤的本能说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课题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群体实验、人格评估以及心理学在宗教、工业、政治和社区等方面的应用。他提出的著名理论有社会促进论和从众行为的 J 曲线假说,也即认为传统制度规范与个人人格规范不一定相吻合。
他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对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长达数十年之久,并为社会心理学从实验室研究走向现场研究开拓了道路。他在知觉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提出“指向状态说”,认为知觉经验的方向受心向、态度、价值观、需要等机体因素的影响。
他认为必须利用行为主义和实验主义来研究社会心理学。他的理论取向是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意识。
其关于人格的理论研究成果可概括如下:
人格特质是指行为的一些基本方面,用它们可以从整体上去描述和评价人。人格主要是一个社会事实。
奥尔波特对社会心理学的最著名的贡献之一是与行为相一致的J曲线假设,在这一假设里,机构的标准和人格的标准并非一致。他率先研究了态度的发展,这是一个极受欢迎的领域。他抨击了诸如“群体精神”那样的虚构群体,以及赋予整个群体以他们自己的人格和归因的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