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课程(Broad Gields Curriculum)
目录 |
广域课程是关联和融合的扩展,即把数门学科的内容加以合并,组合一门综合性大学科,现在英美等国实行的“社会研究”的课程就属于此种类型。
起初,这门课是融合地理与历史而形成的。后来,在合并史地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人类学的有关内容。此外,“综合自然科学”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生理、生态、实用技术等。“语言艺术”综合了文法、阅读、写作、戏剧、电影、电视、新闻和实用语言;“创造艺术”综合了绘画、美工、雕塑、音乐、舞蹈、工艺和广告艺术等,这些都是比较通行的广域课程。最早设立的广域课程是1914年阿姆荷斯特学院创立的“社会和经济制度”。较完整的广域课程诞生于1923—1925年的芝加哥大学,由反省思维概论、世界和人类的本质、社会中的人、艺术的意义和价值等学科组成。理论上,广域课程有助于克服分化与琐碎之弊端,打破原有学科组织的界限,将过去分割的知识统整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概要地掌握科技文化常识,开阔视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表象。这样的课程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弱点是:可能因为笼统的概括,忽视细节而使学生不能做精深的研讨。同时由于范围的广泛和笼统,难免缺乏逻辑性。后来有人提出了广域课程的改进形式,即“浮现性课程”。这种课程的编制方法是让前一个课题“自然地”引出后一课题,就好像后者是从前者中“浮现”在师生面前一样。例如,在学习某地城市的历史时,自然引发了对该市经济的兴趣;在对该市经济的学习中,又不能不对其地理、文化、民族、人口、政治等都有所了解。就这样一环套一环,最后形成了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