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Osgood-Chramm's Model)
目录 |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指施拉姆依据奥斯古德提出的理论创制的主要是对人际传播形态的一种理论描述。奥斯古德认为,香农和韦弗有关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主要描述机械传播技术下的直线形态,不符合人际传蹯的实际;在人际传播的传播活动中,参与者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接收者。施拉姆依据该理论,于1954年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三个模式,而学者们认为第三个“循环模式”最具有新意和代表性,并将其归于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两人名下,称之为“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见图。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一个高度循环和互动的模式,表明了与单向直线型传播模式的决裂。它将传播看作是行为者双方对等的过程,依次担当讯息传播者和接收者,传受双方在译码、释码、编码时(即符号理解及接受、符号意义解读、符号组织和发送过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往复循环、持续不断的,“那种认为传播过程从某一点开始而到某一点终止,这种想法易使人误解。传播过程实际上是永无止境的。”(施拉姆)
不过,该模式较适用于人际传播,而不太适合大众传播,施拉姆因此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另一个大众传播过程的模式。此外,模式表达了一种传受双方完全对等的传播观念,如果用来描述人际传播的普遍性就会让人出现疑问。实际上,在人际传播中,也许有这样对等传播的情况,但很多时候,传受双方因地位、能力及掌控信息资源的差别,传播过程往往是相当不平衡的。但该模式揭示了有关人际互动传播的最基本形态,这一点非常有意义。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2、该模式的重点不是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的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这些角色。
1、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合。
2、该模式体现了人际传播的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合大众传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