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和谐农业,其实是循环生态农业的高级形态,它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要求以环境友好方式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利用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等手段,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低消耗、生产高效率、污染低排放和农村的和谐发展,达到农村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容,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殷宝连,2007)。它的理念是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发展和谐农业应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前提,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和谐。
(一)使用节约资源的农业生产管理方法
1.使用保护性耕作方法
保护性耕作是和谐农业发展的根本。保护性耕作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要强化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作用;二是要强化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三是要强化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四是要强化成熟技术的支撑作用;五是要强化农机与农艺的合力作用。发展保护性耕作需要大量的优质、实用农业装备做支撑,我国要通过增加科技投入,鼓励农机企业及科研单位提高机具质量,扩大机具的用途和功能。
2.加强和谐农业水资源管理
强化管理手段,坚持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在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合理分配。首先,农业供水要尊重农民“水权”,既要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产品安全,又要最大限度提高利用效率。其次,价格理论告诉我们,当稀缺资源的价格严重低于一般均衡时,也会发生浪费,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适度水价原则,农民合作投资或财政补助投资的灌溉设施,实行农民协商定价;完全国家投资的灌溉设施,实行成本加超定额累进价。最后,要建立节水型农业。目前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68%左右,用水效率偏低。我国要在灌溉农区建立并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在旱作农区建立人工智能节水灌溉工程。
(二)依靠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及产品生产周期中尽量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行为准则,在经济活动始端都注重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源。
1.使用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
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可以低成本地解决规模化养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国际经验,解决规模养殖场污染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农牧结合。每一规模养殖场都必须保证有相应规模的农用土地,使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和废水及其产物等能被农田作物消化吸收。例如,种养结合的稻田养鱼,稻田为鱼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鱼吃杂草、害虫,鱼粪肥田,减少了水稻的化肥农药使用量,控制了农业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2.循环利用资源,走废弃物综合开发的路子
鼓励农民通过技术加工和处理,把农业废弃物变为农业生产中的肥料,生活中做饭、发电、照明用的燃料,畜禽鱼养殖用的饲料,循环利用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价值。同时通过生物之间在生态链中的各个营养能级关系,相应地将秸秆资源用作饲料、食用菌和生产沼气的原料,转化成经济产品,以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秸秆饲料、秸秆建材和秸秆沼气。
(三)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产品的供需和谐
1.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
要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突出抓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的普及、产品质量动态监测和市场准人管理,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标识管理制度,形成完整的标准化运行管理机制,推动发展绿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绿色流通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放心菜”、“放心粮”。
2.加大农产品生产的监管力度
要重点抓好对灌溉用水、土壤和空气质量的管理,控制外来污染,抑制农业的自身污染。禁止向农产品生产基地、灌溉水域和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基地环境的区域排放重金属、剧毒废液、放射性废水、未经处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有害气体及其他有害物质,或者倾倒、填埋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同时严格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重点解决化肥、农药等农业投人品对农产品的污染。
3.提高农产品质量,争创品牌
要大力研发优质品种,发展名、特、优农产品,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包装拳头产品,做出品牌,引入工商业的商标注册和品牌运作模式,把品质最优、科技含量最高的重点拳头产品有组织有步骤地培育成名优品牌,用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建立和谐的农产品销售和流通渠道
1.建立和完善各类各级农产品贸易市场
加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级各类专业市场,同时建设好各地的农产品小型集贸市场,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各类专业市场为骨干、以各级小型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体系。
2.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民经纪人队伍
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它们对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进行统一的联系、指导和安排,可以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销售渠道等服务,保证农产品流通顺畅,农民利益不受损。同时积极发展和培养农民经纪人,充分发挥他们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中介作用。
3.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三种商务模式:一是信息联盟服务商模式,建立农业网站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农业领域综合信息平台,联合各区域、各部门的涉农网站,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益均沾、共同盈利;二是农民信息商务模式,重点发展以农民为主体或服务对象的短信商务、农业经纪人商务、会员商务模式等;三是企业信息商务模式,农业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对市场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通过此模式可以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五)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一文中指出:“农民所受的教育是解释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变量,而且按成本和收益来看,这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投资。??为了生产丰富的农产品,要求农民获得并具有使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和机械的科学知识的技能和知识。??使得这种改造成为可能的知识是一种资本的形式,这种资本需要投资——不仅对体现了部分知识的物质投人品投资,而且重要的是向农民投资。”对农民进行文化技术培训是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从长远来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应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农民技术文化培训制度,通过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建设和谐农业的本领。同时,还要向广大农民传授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把握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目的性,避免盲目性,尽量减少市场风险给农民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