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Postmodernist philosophy)
目录 |
后现代主义哲学,又称后现代哲学,从20世纪60年代产生并发展至今,主要由后现代解释学、后结构主义、新实用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四大理论流派构成,理论代表人物有伽达默尔、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博德里拉、德勒兹、罗蒂、格里芬等。后现代主义哲学本质上与强调理性和人的主体性的现代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相对立,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不确定性、断裂与破碎、多元化、开放性、创造性为特征。[1]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之下的哲学体系。通过批判、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手段,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到诸如科学带来的弊端等一系列问题。是当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状况产生的哲学思想。
后现代哲学是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一种哲学运动,它是对18世纪启蒙时期发展起来的关于文化,身份,历史或语言的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假设的批判性回应。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发展出了诸如差异,重复,追踪和超现实等概念来颠覆“宏大叙事”,存在的单一性和认知确定性。 后现代哲学质疑权力关系,个性化和话语在真理和世界观建构中的重要性。 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似乎否认存在客观存在,似乎否认有客观的道德价值。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2O世纪60、70年代,并迅速在西方世界流行。许多西方思想家对此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一股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壮观图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哲学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首先,从经济政治上看,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更加突出,国际竞争日益尖锐,20世纪以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铁的事实彻底戳穿了资本主义“理性的王国”、“人类的天堂”的神话。这就在逻辑上必然地积蓄着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情绪。作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理论源头的后结构主义,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法国产生的。同时,还要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阶级关系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原来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中产阶层,它包括“白领工人”和从事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社会地位介于资本家与劳工之间。他们既对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思想控制不满,又嫌弃传统的价值观,加之现实生活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就使得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倾向多元论、相对主义、自由主义。他们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社会基础。
其次,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强化了人对自然的控制,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激增、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军备竞争加剧、人文精神失落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对“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助长着人们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怀疑、厌倦和否定情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出现了两个容易使人的认识产生偏差的新问题:一是利用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虚拟实在”。由于虚拟技术的发展,客观实在的认识地位似乎大大降低了,甚至可以说,客观实在已经不值得像以往那样认真对待了。人们与之打交道的似乎仅仅是一些信息或者符号。从感知的真实程度来说,好像虚拟实在与客观实在之间没有差别了。在这种陷入偏差的似是而非的认识中,隐含着对真实世界的怀疑与否定。二是知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这突出表现在:一方面,知识变得越来越仅仅是信息,它不再强调自身与实在的关系;另一方面,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和利用越来越脱离其传统的定义,而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交换过程。这两个方面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即知识只是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为此,知识就必须能够转化成可用的信息。依赖信息技术生存的知识,只有能够进入网络流通过程才能被称作知识。网络正在愈来愈广泛地支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甚至情感。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人认为知识的发现、传播似乎与真假无关,科学也不再与某种高尚的目的相联系,“真理”和“正义”具有了一种“语言游戏”的性质。在这种屈从于“信息霸权”的陷入偏差的似是而非的认识中,也蕴含着对真理性与客观性的怀疑与否定。
上述两点,共同构成后现代主义哲学推崇主观性、相对性的重要的认识论根源。此外,随着经济发展从工业化进程转为信息化进程,文化被广泛地纳入了商品生产范畴,出现了消费文化,使精神文化的生产从高尚的地位、高雅的格调降为普通的商品生产。而商品的供求关系,又促使文化生产不断变换形式,于是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的作品变得五花八门,无主体性、无权威性、无历史性、无深度感的文化成了当代西方文化的重要形式,这也孕育了不同于现代主义的,以宣扬不确定性、易逝性、无深度性、零散化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一是不确定性和内在性。
不确定性和内在性是两类各自包含着极为庞杂的范畴。不确定性不仅代表着罢废前现代、现代主义的一切确定性,还包含着发现统一的感知力。内在性包括反讽、碎片、适应性、自娱性、不在场和沉默等反超验性和超越性,它能提高人们对变化无常的适应力。从总体上看、不确定性和内在性是对形而上学的“秩序”“等级”“权威”等精神的冲击。
二是解构性和建构性。
解构性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既是对前现代、现代所崇尚的“中心”“真理”、“终极意义”、“恒定结构”等形而上学观念的解构,又是对被人们忽视或遗忘了的“边缘”、“表层”、“差异”“无序”、“游戏”以及存在的“不在场性”的重构。解构性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不仅贯穿于解构主义哲学中,共同点是它们的彻底的否定性,即把前现代性、现代主义的有限性、中心性、预设性和绝对性彻底否定掉,从而突出相对性、多元性和开放性。
三是反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
反权威主义、反教条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特性。客观的讲、在西方哲学中,反权威主义、反教条主义并不为后现代主义所独有,但后现代主义则突出了这一精神品格。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与内在性、解构性与建构性的思维向度本身便包含了这一精神实质。
四是反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
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本质,不存在真正实在的基础,不存在待人一经发现即成为永不再变化的规律。不相信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的思想,否认人能在万物的变化中找出不变的基础,从繁杂的现象中找出统一的本源,即自身不变而又是一切变化之根源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也是无法描述的。
五是抛弃阐释深度模式。
依据杰姆逊的考察,在后现代理论话语中,传统和现代的四种阐释深度模式被普遍抛弃:一是理性主义的现象与本质的辨证阐释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引导人们由表及里进行思维,从里中探求事物的本质,现象或表层本看作是非目的的。而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则与之不同,专门玩弄表层,不问深层,否认终极意义。二是弗洛伊德的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的精神分析模式。后现代理论话语对这种表层之下存在文明压抑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三是存在主义关于异化与非异化、真实存在与非真实存在的阐释模式。后现代理论话语拒绝使用异化概念。认为异化概念无法标明人的本真状态,从非真实性可以找到真实性的理论无法自圆其说。四是索绪尔的语言学符号学说所建构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对立关系阐释模式。后现代话语理论反对这种命名,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文化中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很大的任意性,而且两者越走越远。
六是反主客之分。
主客之分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主客之分,认为主体并不能独立于客体而存在、主体即包含着客体,客体也包容着主体,主客交融才是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建立在主客之分基础上的主体性、普遍性和确定性,不仅没给人类带来真正的自由,相反压制了富有情感与欲望的有血有肉的个体性。这种形而上学的主客之分实际上就把人的主体性抽象化了、绝对化了,从而压制了人的具体性。
第一,根据后现代主义者对待现代主义哲学的批判态度彻底与否﹐许多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哲学划分为两个大的派别:一种是“极端性的后现代理论”,一种是“重建性的后现代理论”。前者是“否定性的后现代话语”﹐后者是“肯定性的后现代话语”。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所谓“彻底的后现代主义”﹐是“全盘拒斥现代性的后现代理论”。它在理论上具有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和浪漫主义特征,是一种只破不立的否定性意识。重建性的后现代主义是“重构而非彻底解构”,不是全盘否定现代性。即“从现代性的废墟中”建构后现代价值。它在理论上具有自由多元主义和折衷主义的特征。目前学界对这种划分法基本上没有异议,我们可以把众多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统统归之于这两大派别之中。
第二,根据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主义哲学进行批判的主题来看,有的学者把后现代主义哲学主要划分为:后现代科学哲学、后现代精神分析学、后现代解构哲学、后现代文化哲学。
第三,从后现代主义者所运用的批判方法来看,其主要理论流派有后结构主义、新解释学、新实用主义以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