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
目录 |
参与文化,又称参与式文化,最初由美国传播学家Henry Jenkins于1992年提出。指的是以Web2.0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题,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
(1)对Web2.0网络技术天生的依赖
参与文化顺应了Web2.0技术带来的媒介变革潮流,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催生的新型媒介文化,因此,它对以Web2.0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技术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性。通过这些媒介技术,参与文化为公民营造了一种自然、灵活的沟通氛围,也强化了其所具备的将个体构建为公众的力量,即参与的力量。
(2)注重关系建立与身份认同
参与文化强化了网络社区活动;一方面它可使社区成员间的关系超出虚拟层面;另一方面,参与者的数量及其所孕育出的某种公共空间让成员间的关系本身价值凸显。在社交类网站的真实模拟下,社区成员的工作、感情和现实生活都紧密相连,相互之间传达的信息往往真实可靠。因此,这实现了人本主义的回归,也体现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
(4)推崇个性化的媒介文本
创作富有个性的媒介文化是公民参与的基本前提,也是参与式文化的基本要素。个性化的媒介创作文本被分为三个层次;用户原创内容,用户添加内容,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本身。
(5)强调集体智慧
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是公民参与力量的集中体现。每个人都作为知识链中的一环,以一种自发的协同机制深度参与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中去。例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新浪爱问”等平台的协同机制,个人、群体和内容之间得到了充分互动,集体智慧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1、艺术表达和公民参与的门槛相对较低
2、对于创造和共享有着强有力的支持
3、属于某种信息指导,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和非专业性
4、用户相信他们在参与过程中能有所贡献
5、用户能从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与他人的社会联系
6、具有强烈的创造、分享欲望
7、某种程度上具有一些形式的非正式导师性(some type of informal mentorship)
8、参与者认为其创制的内涵具有价值
1、随着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的改变,参与式文化对个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与式文化强调的是一种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传播,使传播呈现传受合一的新面貌。在内容生产机制上,参与文化尊重个体的价值,强调微内容的力量。因此,寻找、整合及传播信息的能力,识别和尊重不同观点的能力,为了完成共同目标与他人分享沟通的能力,利用替代性身份实现即兴创作能力等一系列新媒介素养将被更为强调。
2、个体交往与互动的重建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现代人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但是传统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又给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造成基于网络的个体互动虽然面广,却缺乏基本的信任和效率。新媒体对虚拟社区和真实人际关系链的利用和强化正好弥补了传统网络的不足,增强了个体在虚拟和现实双重世界的交往与互动。
3、共享性文化的发展
每个社会、每个时期都会有其主流文化,也会有众多与主流文化相区分甚至相对立的亚文化。在传统媒体盛行的社会里,这些亚文化往往受到一定的压制,亚文化群体作为小众,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表达自己的呼声,即便它们创造出一些标新立异的风格,最终也常常被主流文化收编。但是在参与式文化体系中,这些都不是问题,新媒体为亚文化群体的聚合和共享提供了足够广阔的平台,由此促进了共享性文化的发展。
4、具有构建民主的潜力
参与式文化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使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受到挑战。公民的行动在收集、报道、分析及散播新闻与信息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而这种参与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民主所需的独立、可靠、准确、广泛的相关信息。个人可以较自由地进行表达、争辩和协商;个人的任何创作都会因网络的反馈、连锁效应而得到估价,刺激公民理性思维的发展;每个虚拟社区的成员都对公共事务保持高度关心,并共同解决社区内部问题。
5、提供了平等学习的机会,让一些教育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地方的学生能过参与互联网,也能获得较好的学习资源。
6、有助于现代工作、技能和观念的培育和发展。
7、潜在的负面影响
倾向于悲观态度的研究者认为参与式媒介可能引起包括隐私、自主性、所有权等问题,把握不当,有可能超过法律和道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