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扩张型增长(Export Expansion Growth)
目录 |
出口扩张型增长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1]
如果中国增长的要素是劳动力而不是资本,或者说,中国的劳动力增长速度高于资本增长的速度,那么中国生产大米(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能力会提高更快。大米是中国的出口产品,由此出现的经济增长我们称之为出口扩张型增长。出口扩张型增长对中国的影响也会因其在国际大米市场的地位轻重而不同。
中国劳动力的增长,会使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偏向于大米。如果中国是小国,那么,这种要素的增长和由此产生的生产和贸易的变化不会影响商品国际市场的价格,中国的贸易条件也不会出现变化。在图中,新的贸易条件或相对价格曲线与原来的具有同样的斜率,只是向外平移。
出口扩张型增长对小国生产的影响同样可以用罗勃津斯基理论来说明。由于商品相对价格不变,中国劳动力的增长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大米)生产扩大,资本密集型产品(钢铁)生产缩减。新的生产点会在S2 。中国本来就具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出口扩张型增长则使这种优势得到加强。出口工业部门比较优势的增强更加提高了中国的出口能力,进口部门生产的下降则增加了对国外产品进口的需求。无论出口量还是进口量都比以前增加,中国的“贸易三角”比增长前扩大。
中国的经济福利水平也会增强,在新的消费均衡点C2 上,经济福利高于增长前的水平。
这种福利的增加虽然主要来自于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出口工业比较优势这一因素,但自由贸易使增加的比较优势及时得到发挥也是重要原因。
跟进口替代型增长一样,出口扩张型增长对大国生产贸易的影响与小国不同。如果中国是国际大米市场上的出口大国,其出口能力的提高和出口量的增加会造成国际大米市场供给的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大米出口的增加会造成大米国际市场价格的下跌。在图中,新的大米国际相对价格曲线(TOT′)比原来的(TOT)斜率要小。大米作为中国的出口产品,其价格的下跌标志着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为了换回同样数量的钢铁,现在必须用出口更多的大米,这一点显然对中国不利。
大国劳动力增长对大米生产的影响会有两重性: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成本降低使大米生产的机会成本下降而促进大米生产和出口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大国出口增加造成大米相对价格的下跌,又对生产造成负面影响,从而降低了大米生产的增长幅度。同样,钢铁的生产既会由于其机会成本的提高而减少,也会因为钢铁相对价格的提高而增加。一般情况下,大米生产会增加,而钢铁生产会减少。但也可能两种产品的生产都会增加。出口扩张型增长对大国贸易量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一方面,大米生产的增加会增加出口;另一方面,贸易条件变坏和可能出现的国内生产的增加会减少对钢铁的进口。
由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扩张型增长给大国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加会小于小国。一部分经济增长的成果会被贸易条件变坏所抵销。在图中,大国的消费只能沿着新的国际相对价格曲线(TOT′)选择,在均衡点C′2 上,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U′2 )虽然高于增长前的U1 ,但比贸易条件不变下的U2 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