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的预期理论(Keynes's Expectation Theory)
目录 |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预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基本原因在于它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作用。凯恩斯将预期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并且认为短期预期是价格预期,它决定厂商的现在产量和就业量;而长期预期是指资本的流动偏好,投资者会在持有货币或是投资证券的收益性之间进行选择,这种预期往往也是不稳定的。凯恩斯的预期理论主要体现在《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1930)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以下简称《通论》)等著作中。
1.凯恩斯《货币改革论》中的预期理论
在《货币改革论》中,凯恩斯萌发了预期的基本思想,主要是对于汇率预期、价格预期(通货膨胀预期)和利润预期的阐述。对于汇率预期及其相关观点,他认为人们对货币数量论存在的误解是假定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人们需要在货币形式上持有的消费单位数。这一假定在长期也许是真实的,“但是这种长期对当前的事情产生了误导。我们在长期中要死掉”。他强调预期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同时也强调预期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认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降低了人们持有货币的信心。对于价格预期,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凯恩斯研究了价格预期对生产的影响。如果人们预期价格将要下跌,就不会有足够多的冒险者愿意使自己处于投机的“多头”地位,企业主将畏缩不前,不敢参与漫长的生产过程,不敢从事于货币事先支出而事后收回的长期垫支活动,由此引起失业。不仅如此,如果人们对价格趋势的某种预期相当普遍,其结果将具有累积作用。例如,企业界如果预期价格将要上涨,并采取相应行动,这一事实本身将引起价格的一时上涨,如果这种预期被证实,就会进一步强化原来的预期;价格下跌的预期作用正好相反。因此,一个比较微弱的起因也许会引起一个很大的波动。凯恩斯的价格预期理论是《货币改革论》中的主要预期理论。
对于利润预期,凯恩斯分析了“空头”心理对物价水平和利润量的影响。他认为,总产量的物价水平和总利润量由储蓄率、新投资的成本、人们的空头心理、储蓄存款的数量等四个因素共同决定。预期利润是多少,直接影响着企业主的投资决策。
可见,在《货币改革论》中,凯恩斯已注重对预期问题的研究,虽然还未形成系统的预期理论,但已表现出凯恩斯在预期萌芽上的天才思想。它为日后凯恩斯的预期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2.凯恩斯《货币论》中的预期理论
凯恩斯的预期理论思想最初来源于他的早期著作《货币论》。在《货币论》中,凯恩斯发展了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数量方程式,把现金余额分为收入存款、营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三种。收入存款(M1)是个人为应付日常收支的时点分离而准备的,营业存款(M2) 是为了营业的目的而保留的现金和存款,储蓄存款则为了等待投资机会或赚取利息。将现金余额划分为三种存款与将持有现金的动机划分为交易动机、谨慎(预防) 动机、投机动机的划分法很容易联系起来,这为凯恩斯以后的流动偏好理论等提供了初始形式。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在对未来事态的变化感到难于预测的情况下,都倾向于持有货币,这种心理状态是流动性偏好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依据。他认为长期预期与均衡值是一致的,而短期预期则使经济变化无常。
在《货币论》中,凯恩斯初步讨论了预期对企业主行为从而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影响。由于生产需要时间以及企业主在生产过程开始时要预期,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之末对其产品的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凯恩斯认为这是值得注意的,并且说“显然是预期的新营业利润或亏损,而不是刚已结算的实际利润或亏损,决定企业主的生产规模以及是否值得向生产要素提供这么多报酬。所以,严格地说,正是预期的利润或亏损才是变动的主要原因,银行体系也正是通过形成适当的预期才能影响物价水平。”预期利润或亏损对企业主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之所以是经济活动水平的主因,是因为投资的引诱力由企业主预期从当前投资上所能获得的预期收入与他为生产资金必须支付的利率的对比关系来决定。如果预期收入大于生产资金必须支付的利率,那么,企业主就是愿意进行投资的。
可见,在《货币论》中,凯恩斯初步讨论了预期对企业主从而对经济活动的作用。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都与预期密切相关。以上这些观点都是凯恩斯对预期思想的初步看法,还不是成熟的预期理论。如果说在《货币论》中凯恩斯讨论预期的作用还只是初步的,那么在《通论》中的预期理论则是较为深入的。
3.凯恩斯《通论》中的预期理论
在《通论》中,凯恩斯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预期的作用,并把它作为宏观经济理论的主导思想。预期概念在《通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构成经济波动的因素之一。作为心理因素的预期概念,正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他认为,预期是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凯恩斯对于就业水平、货币供求、投资水平以及经济周期的分析与探讨,都是建立于预期概念之上的。在开创宏观经济理论时,凯恩斯倡导的预期概念是厂商的预期。他认为就业水平、货币需求、投资水平以及贸易周期都与预期有关。由此,他建立和完善了他的预期理论,为预期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通论》一书中,凯恩斯对就业水平的分析,对货币需求、投资水平与经济周期的考察都是基于对预期范畴的考察而进行的。因此,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预期理论的意义在于将不确定性与预期置于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地位。他把预期分为短期预期和长期预期两类,并指出了它们的各自地位与作用。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凯恩斯对预期进行了先导研究,但它实际上并没有回答预期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说,没有探究预期的形成机制。由于没有能够用明确的形式来表达预期的形成机制,因而,这种预期范畴实际上是不可操作的。
凯恩斯在货币需求理论中指出,人们所以投资证券,是基于投机获利的动机,即相信自己对未来之看法,较市场上一般人高明,由此想从中获利。由于人们对市场利率未来变动的趋势有着不同的预期,总会有一部分人持有证券,一部分人持有货币。由于持有货币必然以牺牲投资证券的未来收益为代价,进行证券投资则要以牺牲货币的流动性为代价,所以,投资者在作出选择中存在着机会成本的问题。凡是确信未来利率低于现行利率的人会在市场上抛出货币投资证券,以期日后证券价格上涨时再高价抛售,从中赚取投机利润即获得预期收益。反之,凡是确信未来利率高于现行利率的人则会在市场上抛售证券,回收货币,借以躲避日后证券价格下跌时可能遭受的损失。基于心理预期,他提出了人们会根据自己对别人选择的预测而做出决定,大多数投资者的决定是“只能被视作即刻行动的动物血性,而不是基于加权概率判断的结果”。
关于预期与不确定性的分析,是凯恩斯在《通论》中的主要贡献之一,也是凯恩斯构建其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著作中,他更明确地提出了预期问题并将它作为其宏观经济理论的主导思想,认为预期是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决定性因素。由此,经济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凯恩斯关于预期与生产和就业水平的理论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主要分界线。可以说,凯恩斯体系的“革命性”在于他抛弃了古典的确定环境下的均衡分析,强调在不确定情况下的选择和决策。在凯恩斯的《通论》中,企业家这个核心主体就充满了对不确定性的预期行为。凯恩斯所强调选择的基础,在于未来事件和环境的模糊不确知和容易发生变化的预期。由于这种预期缺乏实际的坚固基础,很容易受他人和外界的作用和影响。
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对预期的论述是假设性的和零散的,而不是分析性的和有经验依据的,因此他的预期范畴还不是可运用的概念,特别是缺乏可操作性。不仅如此,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形成是被置于经济学范畴之外的,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正如有的学者(威利斯,1994)所说的:“凯恩斯在本书中把预期作为外生变量加以处理,>>”。他的预期还主要是指人们的主观情绪与心理状况,与基于宏观经济模型之上的理性的经济预测;他离理性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因而被称之为“无理性预期”。
“信心”(Confidence)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因素。凯恩斯的预期理论特别注重信心的作用,在马歇尔把“信心”看成是商业循环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他在分析失业时认为对物价稳定的信心的缺乏是失业不可挽救的惟一原因。在《通论》中,凯恩斯希望弄清楚“在任何时间,何者决定一特定经济体系之国民所得,或其就业数量”。凯恩斯认为,产出水平取决于居民部门的消费支出和厂商的投资支出两个部分。居民的消费支出是内生的且基本上是消极的,它取决于收入而非利率。决定居民消费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基本上是稳定的,由此国民收入主要由投资决定。投资支出取决于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和代表借入资金成本的利率,因此,就业依赖于投资支出,而投资支出是由于受人们“信心”是否充足而易于发生广泛而突然波动的。在《通论》中,凯恩斯还认为进行投资决策很困难,因为机器和厂房需要现在购买,而生产出来的商品却是在不确定的未来出售,因此,计算中就不得不包含对需求与成本的未来水平的预期,希望、恐惧以及人们的 “信心”状态都会影响投资决策。
可见,经过《货币改革论》中预期思想的萌芽,到《货币论》中的进一步研究,再到《通论》的充分发挥,凯恩斯的预期理论逐步走向了成熟,建立起了他的丰富的无理性预期理论。
凯恩斯的预期理论是直接为他的政府干预主张服务的。在凯恩斯看来,预期具有可变性,这种可变性常常由“动物精神”所驱动,故预期利润率被凯恩斯称为资本的边际效率,肯定十分不稳定,投资决策可能受非理性的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情绪的影响,引起经济运行的波动。对未来预期乐观,经济繁荣;对未来预期悲观,经济萧条。在将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时,对投资的未来利润率的预期远比利率重要得多,于是,受未来预期利润率影响的投资就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波动因素。这导致了一个与古典传统截然不同的政策结论,即既然企业投资如此不稳定,那么政府在经济萧条时必须干预市场。因此,凯恩斯的预期理论是直接为政府干预服务的。
凯恩斯的预期思想为其国家干预奠定了基础。他的逻辑是之所以资本主义世界存在非自愿失业,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大心理规律作用的结果,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投资的边际预期利润率下降和流动性偏好的影响;要增加有效需求,这就需要国家干预,实行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关于长期预期的种种看法,形成了他认为政府干预经济非常必要的重要政策结论。由于有心理预期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资本边际投资效率和边际消费倾向都是递减的,所以,整个社会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常常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是必然现象。为了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政府应该全面干预经济。人们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的长期预期有很大的非理智冲动,这使投资行为往往受“动物精神”的控制,从而经济的波动在所难免。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他认为长期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很难达到,这就使政府干预市场有了必要性;另一方面,他认为长期预期状态经常是稳定的,经济惯例的形成并不完全是混乱和不稳定的,这又使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有了可能性。
为了克服消极预期的作用,增加有效需求,他认为一旦政府扩大有效需求,以便达到充分就业,那么,市场将恢复作用。这说明了他并不认为市场是完全无效的。在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下,市场机制仍是经济运行的基础,但对一般人形成长期预期时具有的非理智冲动的看法,又使他觉得投资波动在所难免。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总会不时到来,因此,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应是经常性的。不过,既然市场机制难以创造和维持充分就业水平,那么,市场体系中理性计算的局限性必须由一个明智的政府的理性行为加以克服,政府应积极增加有效需求,通过加强公共性投资使投资具有社会化。
凯恩斯过分强调预期对政府政策的影响,这是凯恩斯预期理论的一大特征。他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张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其原因就在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而这种递减又是由预期因素所带来的。虽然宏观经济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但也不能仅仅依赖政府行为自身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政府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重视预期的作用和影响。凯恩斯在这个问题上夸大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原因是他忽视了理性预期的作用会抵消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作用。有时,人们的理性预期及其对策,甚至会使之完全失效。在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过程中,人们对政府的干预行为要有正确的分析与预测,投资行为要与政府争取充分就业水平的投资行为相配合。此时,人们的行为必须是“理性”的,没有这一点,政府行为将无法取得任何情形下的充分就业均衡,其目标会由于投资者的“无理性” 行为遭受挫折。可以说,凯恩斯所主张的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是与他的预期理论密切相关的。正是他的预期理论才在实践中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不过,他的政府全面干预主张遭到了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全面攻击。这使得人们怀疑凯恩斯预期理论的应用价值。
1.对预期主体模糊的界定
提到预期,除预期什么、预期如何外,那就还有是谁在预期,即预期的主体是谁,是政府、企业,还是居民。否则,这是很难判断预期是否与实际相符的,因而,预期的主体就是指进行预期的行为人。凯恩斯对长期预期状态的分析主要涉及“企业家”的投资行为,但这个企业家有时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理,而有时又变成了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这就出现了预期主体的模糊问题。一方面,企业的长期预期是否仅仅是单个企业家作出的,企业预期能否简化为个人预期?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企业家与作为投资者的企业家在形成预期的过程中,两者是统一的还是分离的?对于前者,尽管凯恩斯已经对大企业的成长及自由放任的终结有了一定认识,但他显然还未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企业长期预期的形成是单个人的行为。不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其预期过程远远比单个人的预期要复杂。组织内部的利益冲突和制度结构制约着组织成员的预期行为,企业长期预期的形成是在既有制度结构中由众人博弈形成的,用企业家代表企业、用企业家的预期来代替企业的预期是错误的。对于后者,凯恩斯回避了想象中的货币资本投资者会在两种预期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即投资转化为生产手段的预期收益和把资金借给金融机构所获得的未来预期利息率。实际上,他对长期预期状态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股票市场,而不是生产手段的积累。可见,凯恩斯预期理论中的预期主体是十分模糊的。正是它的模糊性,导致了凯恩斯无理性预期的一大缺陷。
2.对理性预期作用的忽视
尽管凯恩斯非常重视预期的作用,但他所强调的预期是适应性的预期,并非理性预期。由于忽视理性预期的作用,使得确定的经济政策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所以,凯恩斯的预期理论并非是科学的预期理论。它只是为资本家投资进行剥削的辩护理论。对理性预期学派而言,预期是内生于模型中并能用经济学的理论进行解释的,因此,预期就能被确定作出。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认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积极地干涉自然率水平决定的总产量和就业量,这是错误的。只有吸收了理性预期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理性预期是一种关于如何形成预期的理性的富有特性的描述,长期劳动契约常常阻止工资和价格的完全调整,使之能够按预期的工资和价格水平变化,因而,工资和价格在某种程度上是缺乏弹性的,这才克服了凯恩斯预期理论的不足。凯恩斯的预期毕竟是无理性的预期。
3.对心理预期作用的夸大
凯恩斯的预期理论是心理预期理论,将心理预期当成是决定人们行为的惟一因素。他在解释预期的形成过程时,过分强调了“心理”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制度结构、习惯和传统等客观因素,从而使预期成为经济体系的外生变量。在凯恩斯的心理预期理论中,预期成了从外部引入的自发影响,而非来自于分析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在要素。投资者把长期预期作为投资的依据,但这种长期预期如同牛顿世界中的第一推动力,颇有几分神秘色彩——你难以了解其形成机制,也不知道它是以何种方式以及通过何种途径钻入人们头脑中的。“它基本把预期归结于人们的心理因素,而没有真正从经济学领域或应用经济分析方法来探讨预期的形成。”凯恩斯以种种心理预期进行解释,把人们带入了人类宗教的理论迷宫。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形成却被置于心理学的领域而没有置于经济学领域,因而不属于严格的经济学分析。在预期形成过程中,心理因素不应被排除在任何完整的理论解释之外,但忽视制度结构、习惯和传统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完全用心理原因来解释预期,同样是错误的。
4.关于长期预期自相矛盾
凯恩斯关于长期预期既是不稳定的、又是稳定的,因而是自相矛盾的。他说:“长期预期状态,即我们据之以作决策者,不仅需看何种预测之或然率最大,亦需看我们作此预测之信心如何。”也就是说,他所认为的长期预期是受信心影响的,因而是不稳定的,并且,他还结合股票交易所对这种长期预期的不稳定状态进行分析过。但是,他又说:“长期预期状态很稳定,当其不稳定时,亦有其他因素发挥其稳定作用。”不过,他并没有对这种稳定作用进行分析过。所以,凯恩斯关于长期预期既是不稳定的,又是稳定的,是自相矛盾的。
尽管凯恩斯让大家不要忘记自己头脑中的种种非理智,但他自己却陷入了理性主义迷信中。在凯恩斯的预期理论中,他一方面指出了长期预期状态中的无理智冲动,提到了人们的“动物精神”;另一方面,他的政策结论又必须依靠人们理性行为的支持。凯恩斯仅仅坚持行为的理性主义观念,并非哲学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有种种冲动,但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尽可能地受理智和计算的控制。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在许多时候使理性计算变得毫无意义和缺乏可行性,但思维和推算能力仍受到了高度重视,正是基于此,他才对明智之士的劝说充满信心。
凯恩斯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就强调预期的作用。他“把预期和不确定性带到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位置上,这是他对经济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
凯恩斯在理论中引入预期确实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大发展,由此导致的政策后果更是经济学至今仍争论不休的大问题。凯恩斯对长期预期的理论分析产生了许多争论,也拓宽了经济研究的视野。“在凯恩斯后,预期理论继续受到经济学家们的重视,预期也被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予以研究。”
凯恩斯的“无理性预期”论受到了现代货币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批判。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预期理论在建立宏观经济模型中,应用的是适应性预期,它假定人们以过去的数值为依据预期未来,这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时是可靠的,然而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在弗里德曼看来,人们在作出经济决策之前,总需要对经济活动的未来前景做出预测,但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或充分地了解一切信息,只能根据自己以往的知识或经验来形成预期,因而他们通常只能依据经济活动的变化逐步地修改自己的预期,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物价等经济总量的变动。这样一来,凯恩斯主义的用通货膨胀来减少失业的政策是否有效就成了问题。具体说来,在短期内,如果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人们由于预期错误,使货币工资慢于物价上涨,那么,当雇主感到实际工资下降时,就会增雇工人,而工人还来不及调整自己的价格预期,因而相信提高了的货币工资代表较高的实际工资,于是也就愿意就业。这样一来,通货膨胀就刺激了就业的增加。但是,这种情况不会持久,从长期来看,一旦工人了解到货币工资买不到预期那么多的物品,觉察到实际工资已下降时,他们就会产生适应性预期,并据此要求提高工资或减少失业以适应物价上涨水平。由此可见,通货膨胀政策在短期内可以奏效,但在长期内无效。
以理性预期学派小罗伯特·卢卡斯等为代表的凯恩斯以后的经济学家,不是从心理学而是从经济学领域探讨了预期形成的机制问题。但由此又走到了凯恩斯经济学的对立面。在西方经济学中,对凯恩斯预期理论的怀疑者很多,然而明确指出凯恩斯经济学有缺陷的是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理论的形成,成了否定凯恩斯理论和政策主张的理论依据。当然不论理性预期多么具有理性,它总不能改变未来的不确定性的事实。未来的不确定性,总会使包括理性预期在内的各种预期,不完全符合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或者说,总会使预期带有不完全理性的特征。
凯恩斯认为预期使经济从一个均衡位置变到另一个均衡位置,预期的变化是引起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这为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搂平经济周期过程中发挥预期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提供了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