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农机管理是指国家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农业机械及其从事相关活动的单位,组织或公民实施管理的活动。
农业机械是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先行因素,基层农机管理组织对农业机械的管理服务对农业产生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生产成本和经济效果的高低,农机管理就是要为农民朋友做好技术服务,即用好、管好、修好农业机械,让农业机械发挥最大效能,给农民朋友带来生产保障,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优质、低耗、安全。
健全农机管理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最基本使用工具,这是现代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农机管理人员要深知责任之重大,要对农民朋友做好宣传教育,特别是一些法规政策,能够给农机带来发展机遇。农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提升农机作业效率,为农业生产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农机管理人员要进村入户,为农民朋友提供上门服务,帮助农机户主办理相关证件,指导安全生产,并为新农机使用做好技术培训。要做好农机配件供应工作,对有问题的农机进行维修。农机管理应该成为农机的“4s店”,为农业机械化生产保驾护航。农机管理人员是农民朋友的家庭技术员,为农机维护保养给予技术指导。解决“三农”问题,农机是重要因子;发展农业生产。农机是先行官;完善农机管理,对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机管理事关农业生产进程,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所致,很多地方的农机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给农民朋友造成一些困扰。理清农机管理中的千头万绪,可以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朋友排忧解难。
1.农机管理重视程度不到位
农户购买使用农机具很普遍,很多农民对农机性能和使用特点有一些了解,认为自己就可以进行操作和维修。这也导致一些农民朋友对农机管理观念的缺失。其实,问题远不像农民朋友想的那样简单,很多农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是很强的,忽视专业维护的作用,很容易给农机带来一些隐患,也会大大降低农机的使用寿命,还有可能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提高广大农民朋友对农机管理的重视程度,这是农机管理的首要任务。
2.农业机械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乡镇农机站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乡镇的农机站已经空有其名,农机管理人员不是被抽调就是另谋出路,没有固定岗位。很多农机管理站被撤销,农机管理体系被彻底破坏,即使有些乡镇还有农机站,但南于领导重视不够,管理水平低下,对新技术新农机不了解。管理人员不下基层,不掌握农机使用情况,更不要说提供上门服务了。使农机管理成为空白。
3.农机管理保障体系不完善
农机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像购买一些样机,搞一些试验和技术推广等。可很多地方政府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并不热心,难以给出足够启动资金。有些乡镇本来就经济紧张,更不能给予足够资金支持。这势必要影响农机管理的正常运作。如果由农机户承担相关开发费用,也会造成农机户的不满,没有提供上门服务,反而要收费,这当然也是不合适的。没有资金做保障,农机管理质量难以提升。
4.农机管理人员素质不过硬
农机管理人员素质不过硬,直接影响了农机管理水平的提升。一些乡镇的农机员年龄偏大,对农机业务不懂,对新农机更是一窍不通;有的农机员是乡镇指派来的,本不是这个专业的,自然是标准的外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业务能力差异太大,这是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基本状况。为农民提供高效技术服务,促进农机农业快速发展,常常表现为有心无县区级农机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虽然要高过乡镇,但个体差异也相当明显。专业院校毕业的只占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都不懂农机管理业务,为农民提供专业服务,当然只是一种愿望。
5.对农机安全问题重视不足
农机安全问题是农机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农民对农机安全普遍不够重视,地方财政对农机安全生产也存在短板,农机安全执法跟不上。一些村镇干部对农机安全也不够上心,造成很多已经达到报废年限的农机依然在继续使用,超期服役的农机,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再就是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试验不够,农机管理人员自身技术都不过硬,不能给与农民以有效指导,加上一些农民安全意识淡薄,不按照操作规程行事,也会形成巨大安全隐患。
随着新农机的不断增多,农机基数增幅惊人,农机管理问题呈现多元性,导致农机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农机管理要实现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就需要农机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技术,加大监理力度,确保农机使用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1.提高认识,加大农机管理宣传力度
农机管理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势在必行。农机管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也是科教兴农的重要桥梁和载体,为农业实现丰产发挥巨大推动作用。因此,一定要大力宣传农业生产使用农机的作用,要提高农民朋友对农业机械的认识水平。各级农机管理人员要端正服务态度,为农民朋友答疑解惑,指导农民朋友购买新农机,并对相关技术问题给予及时帮助。
在指导农民购买新农机时,要给农民朋友以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农民关心的农机质量问题,农机管理人员要建议农民朋友购买取得“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的产品,还要指导农民朋友到当地农机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登记人户手续。
2.规范管理,建立完善农机管理体系
农机管理体系建设不仅是农机管理部门的事情,这也是当地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建立健全农机管理体系,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要在人员配备上给予支持,让抽调的农机管理人员回归,还要对一些薄弱环节加强力量补充,要建立得力的农机管理机构领导班子,建立完善配置和组织构成。建立一整套农机管理系统、操作系统,保证农机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农机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到岗到位,将农机管理服务送到农民家中。
3.健全制度。制定完整农机操作规程
健全制度是农机管理重要工作,农机管理要实现制度化,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是前提。要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农机设备特性,对农机采取“一机一制”、“一机一规”的管理方法,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操作管理规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评价和奖励制度,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要把管理制度分解到每一个管理细节,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彻底杜绝违章操作。
4.队伍建设,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素质
农机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对农机管理必定产生重要影响。农业机械虽然有农户自行购买,但操作技术欠缺,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不仅会因操作不当损坏机械,还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农机管理人员要迅速提高专业技能,多学习多培训,要成为新农机的技术先导者。农机使用过程中,农机管理人员要跟踪指导,提高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要给农民3.5日常维护。搞好农机保养维修工作农机使用要遵循“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农机保养是常识,但是很多农民对农机养护重视不够,平时缺少保养的概念。因此,农机管理人员要深入农户家里,帮助其养护农机。特别是给予一些技术指导,检测要做到“三不漏”,即不漏水、不漏气、不漏油;“四净”,即净气、净水、净油、净机车;“五不”,即不钝、不旷、不缺件、不锈蚀、不变形。要让农民朋友养成养护好习惯,这对保持农机状态、延长农机寿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