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内隐自尊是个体通过内省无法识别出(或无法正确识别出)的自我态度效应,是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评价或态度,是自我态度长期累积形成的自动化状态,而且往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倾向。
在心理学领域,自尊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内隐自尊的提出既是近几十年来内隐认知研究、尤其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自尊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内隐自尊实际上是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态度,由于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不断重视和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使得近几年内隐自尊问题在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受到关注。1995年,Green—wald与Banaji发表了《内隐社会认知:态度、自尊与刻板印象》一文,正式提出了内隐自尊(Implicitself—esteem)的概念,认为内隐自尊是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内隐自尊的提出使人们对自尊的理解由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
概括起来,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内隐自尊的性质、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内隐自尊与其它社会认知结构的关系等诸多方面。
对内隐自尊多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加以考察,主要有下列几种测量方法:
1.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测验)IAT是通过以反应时为指标的一种分类任务来间接测量两个概念之间的距离.继而对个体的内隐自尊进行测量。这种分类任务的基本过程是呈现四种刺激词,包括两类概念词和两类属性词。概念词包括“我”类词(self,如“我的”,“我们”等)和“他人”类词(如“她”,他们”等),属性词包括积极属性词(如“健康”,“和平”等)和消极属性词(如“失败”,“仇恨”等)。
2.句子完成测验
先呈现与个人有关的描述(如“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要求被试做出符合性判断,作为自我认同的启动条件,然后要求被试进行残词补全。高内隐自尊的个体比低内隐自尊的个体更倾向于填成正向词而非其他词。
3.启动测验
先呈现一个与自我有关的词(如“我?‘、自己”等)给被试,作为启动词.然后要求被试判断接着呈现的目标词为正向词还是负向词,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内隐自尊即为负向词的平均反应时间减去正向词的平均反应时间。这是基于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对正向词的判断应该比对负向词的判断有更大的启动效应的假设,因为正向词的判断受到了促进,而负向词的判断受到了抑制。
4.自我统觉测验
要求被试对1O个不同的人脸图片作“偏好程度”和“与自己相似程度”的排序,将二者的相关系数作为内隐自尊的指标。这是基于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应在两种排序上存在高相关的假设。
1.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相关研究
当前西方自尊研究领域出现两种自尊结构的假设,认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否被意识到。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互独立的结构,因此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但是二者又交互影响,共同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结构性分离观点受到诸多研究的支持。我国学者的实验研究也支持了内隐自尊是独立于外显自尊而存在的观点。耿晓伟和郑全全l3J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自尊是二维结构,包括内隐和外显两种成分。
2.内隐自尊的稳定性研究
内隐自尊是一种自我态度效应。一般而言,态度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内隐自尊并不稳定。Koole等人发现,个体对名字中的字母偏差在四周内是稳定的,当被试受到一种下意识的方式反应时,这种偏差则被抑制。这表明,内隐自尊的稳定性与个体的认知资源及动机密切相关。内隐自尊的稳定性受到情绪体验的影响,蔡华俭对成败操纵的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接受成功反馈还是失败反馈,被试的内隐自尊水平都显著地低于操纵前l4J。这说明,内隐自尊易受到即时的关于自我的情绪体验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当个体兴奋水平、情绪唤醒水平较高,动机较为强烈时,内隐自尊的作用将受到抑制。
3.内隐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有证据表明,大多数人都会尽力维护自尊,以保持自我概念的完整性.人们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自我提高。如当担心自已没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人们可能采取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行为。自我妨碍指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为和选择。自尊是失败感的晴雨表,能够引发自我妨碍,当自尊受到威胁时,个体就接到了退缩的信号。
4.内隐自尊与抑郁
负性的自我评价是抑郁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天生的对自我的积极评价的倾向而内化成内隐自尊,是有利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的。由于内隐自尊是自动激活个体对自身评价的倾向,因此内隐自尊的高低对个体负性评价存在的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自尊和抑郁之间存在负相关。但是在蔡华俭]对抑郁症状个体研究中发现,自尊并不单独对抑郁产生影响作用,而是与外显自尊共同作用的。处于抑郁的个体和正常个体其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水平有着不同的组合。正常个体的外显自尊水平高于内隐自尊水平,而处于抑郁状态的个体外显自尊水平则有低于内隐自尊水平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