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新闻(public joumalism)
目录 |
公共新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公众新闻,就是以公众为报道主体,以公众的生存生产生活及与之息息相关的事物为主要报道内容,被公民大众、社会各界、各个阶层、各方人士普遍关心,共同关注、乐于收看、易于接受的新闻。
公共新闻按不同的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按事关地域范围,可分为全球公共新闻(如全球变暖等)国域公共新闻、省域公共新闻、市域公共新闻和县域公共新闻;按事关人群的多寡可分为人类公共新闻(如生态环境等)和大众公共新闻(如一国、一省的物价调控、粮食供应等);按社会领域可分为政治公共新闻(如人大选举、施政方针等)、经济公共新闻、文化公共新闻、社会公共新闻和生态公共新闻。这些分类只是大致的划分,各大类别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1、公共性。
公共性在某种层面上即公众性,是公共新闻的首要特性。公众关心的,就是公共新闻关注的。公共新闻不重点关注报道少数领袖人物、领导阶层和精英阶层,而是将人民大众作为报道的主角。公共新闻作为广大公众的代言人,聚焦公共领域,关切公共安全,展现公共生活,解读公共政策,培养公共意识,弘扬公共精神,启发公众思考,组织公共讨论,阐发公共意见,参与公共决策,引领公共事务,彰显公共利益,维护公众权益,推动公共进步,营造公民社会,最大程度地实现公众舆论的公共价值。
2、广泛性。
广泛性是公共新闻的第二个特性。公共新闻含义广阔,报道对象广大,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所有公民大众,包括高级干部、普通党员、城市居民,乡村农民、草根平民、金领、白领、蓝领、工农商学兵等等,都可成为报道的对象;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只要是与人有关、与公众有关.新鲜的、有价值、有意义、有影响的事物,都可成为公共新闻报道的内容。公共新闻视野宽广,视角多维,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厚度。
3、参与性。
参与性和互动性联为一体,为公共新闻的第三个特性。在公共新闻中,媒体不仅仅提供信息,而且采用新兴科技手段,设立有奖问答,热线电话、网页网站、QQ对话、博客园地、观众留言、记者捎话,手机短信等平台,经常和受众开展交流、沟通和良性互动,给予受众充分的话语权,让受众就公共问题、公共事物、公共政策及媒体的报道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吸引受众积极参与社会各方面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受众不再是独立于新闻之外的旁观者和局外人,而且是新闻报道的参与者、发声者和反馈者。
4、鲜活性。
公共新闻不呆板,不僵化,不单调,不生硬,不唱高调,不写套话空话,不板着面孔说教,注重细节,注重平民视角,注重现场纪实,注重故事情节,利用事实说话,去除八股味;内容鲜活充实,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不掏一格,表现灵泛轻松,生动活泼,语言简洁明了,平实质朴;整体上可看性强,可信度高,富有人情味和亲和力,引人人胜,为大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能够激起观众的有意注意,保持对新闻更长时间的注意力。
5、贴近性。
公共新闻相较于其它新闻,更加紧密联系受众,更多采用群众的语言,更多列举群众身边的事例,更多表达群众的心声,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生产和生活,更多报道基层和一线的新鲜事物,更加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贴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贴近火热的建设场景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贴近受众的情感,利益需要和心理需求,使受众倍感亲切和温馨,更容易赢得公众对新闻媒介的信任与信赖。
(一)媒介现状需求
公共新闻运动在美国发起是作为新闻界面对的社会批评和信任危机的解决方案。媒体、记者一直以来是一个圣神的职业,它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但是,随着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点击率和收视率,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有偿新闻已经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公共新闻的发展为传媒行业赢得公信力。古往今来,优秀的名记者总是把办报和国家的繁荣发展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坚持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我们新闻媒体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去报道新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受众的信任,传媒行业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
(二)媒体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媒体代表党和人民的喉舌,在社会事务中,它必须起到沟通上下的作用,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观点和运作不能影响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常规运行程序,但媒体可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本着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去促进一些公共事务的解决。媒体的作用不是对事后的现象分析和点评,而是从现象挖掘更深的本质,防止和防范新的公共问题的出现。
2013年“北京井下蜗居20年”的一则报道得到了受众的普遍关注。在对这条新闻的报道中,大部分都把精力花在了事件表面,倾向于报道井下居民生活的艰辛。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是认识问题的客观规律,新闻报道也应如此。新闻报道不仅要在全面上下功夫,更要在深度上下功夫,新闻媒体就应该以公共新闻中新闻工作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果把这一系列的问题从各个角度加以报道,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促进这类事件的相对妥善的解决,那么这条报道才会有价值,新闻媒体才会更加被受众所信任。
(一)理论上的冲突
公共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应该保持客观中立。而公共新闻中的新闻工作者要求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促进公共事件的发展。这里新闻工作者不是客观的作为旁观者,而是涉身其中,这是公共新闻存在最大争议的地方。但是众所周知,人是主观性的动物,没有任何偏见和主观倾向的观点是不存在的。记者、编辑等在选择被报道事物的时候已经存在了主观上的选择与倾向,只要一个新闻事件报道出来都会存在主观上的选择,这其中不乏有把关人的偏好,所以在新闻报道中做到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的。同样公共新闻也是一样,只要新闻工作者能够站在公众和社会的角度,平衡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本着公平、正义的责任心去解决公共事件,这种新闻是可以存在和发展的。
(二)现实冲突
公共新闻不是简单的现象的报道,而是需要深度调查,对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结果以及背后的相关联因素做全面的调查。同时,公共新闻并不仅仅限于调查,而是需要媒体就整个报道做适当的分析,找出能够解决公共事务的方法。最后还需要对相关权利、行政部门加以监督,以推进公共事件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不单单是事件的陈述者,而更多的是事件的参与者与发动者。这就给公共新闻的操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一)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
公众参与公共事件,不仅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能够给媒体工作减轻难度。要想促成公共事件的解决,必须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想法,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有一些调查工作,如果公众不配合不参与,公共事件的解决难度相当大。
(二)加强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在公共新闻发展中,媒体工作者起着枢纽的作用,他们是公共事件的发起者,推动者,甚至是解决者。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是必须的,同时,如何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诱惑不动摇,在公共事件中能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是一个需要强化的方面。同时,记者是一个杂家,面临着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公共事件的解决中,深厚的专业素养也是工作必须具备的。
(三)政策支持
在中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和人民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媒体就是两者之间的一个桥梁。公共新闻中新闻工作者推动公共事件的解决,使民声得以实现,这是一条非常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这包括适当的民声表达不受限制,媒体的工作受到政策支持,以及相关行政、司法部门的配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