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目录 |
公共安全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秩序,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具体包括针对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和灾害的预防监测、应急管理、预警准备、快速反应、指挥救援、收尾恢复、总结提高等环节。公共安全管理针对的风险隐患覆盖面很广,行业内对此尚无明确的定义,目前通常认为公共安全管理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生产安全、社会安全事件、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安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城市安全等。
我国公共安全管理起步较晚,其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年~2006 年):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最早由清华大学开展,2006年清华大学发布了国家有关公共安全管理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同年国家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标志着中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2006年~2008年):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公共安全管理建设投入,全国各城市陆续进入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时期。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逐步建立起服务于各自部门的应急指挥或应急信息系统,为全面建设国家公共安全管理智能化平台体系创造了一定条件。
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首届中国城市安全防范高层论坛的举办就公共安全、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等智能化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期间公共安全管理相关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城市应急处理系统、城市视频监控及周界报警系统、城市治安防范设备、车辆防盗防劫联网报警系统等大批公共安全管理智能化新系统不断涌现。2011 年3月16日,国家颁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加强我国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主要包括食品药品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同时明确将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