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代工经济是指没有自主品牌,靠仿制、或来料加工生存的经济模式。是很多新兴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经阶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的丧失,“代工经济”这种低效、低价值的产业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必然向生产成本最低。资本利润率最高的地方集中。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现在已进入网络化分工。跨国公司对生产的一切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与其它生产要素(劳动力是其主要方面)的最佳结合。
在20世纪50~70年代,西方经济体迎来了20世纪的第一次繁荣,在纺织服装、消费电子、汽车、高新技术和日用品等产业上,逐步形成了欧美品牌主力军。进入60年代至80年代,欧美企业不断高涨的人工成本,促使其开始寻找低廉的加工贸易伙伴,日本、韩国以及香港等地区逐渐成为这些品牌代工的主战场。特别是韩国,在这一波代工潮中抓住了机会,包括三星、LG等一批企业在早期也借助了韩国低廉的劳动力,日本的索尼、松下等品牌,也逐步在模仿中创新并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在这20年左右的亚洲首次代工潮中,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迅速崛起。
而中国在加工制造方面的优势则吸引着全球的跨国公司看好中国。而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物质匮乏,大量的农业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汇入到东南沿海的开放前沿阵地,成为廉价的产业工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就在这样的人工低成本、用地低成本以及税收低成本中快速发展起来。2008年前后,代工模式吸纳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并成为近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代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一方面吸纳了从农业解放出来的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源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完成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的丧失,“代工经济”这种低效、低价值的产业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代工经济”转型为“品牌经济”、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的、唯一的选择。
同时对于低成本的优势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低成本的优势最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是因为农民工的收入低。但目前在很多地区的“用工荒”说明我们的农民工已经不便宜,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是无限供给,也就是说我们低成本的优势,恐怕在未来十年要告一段落。我们过去总是讲“珠江模式”、“深圳模式、“宝安模式”、“东莞模式”,并曾作为中国的样板得到宣传,为全国仿而效之。我们试图把比较优势每一滴血都榨出来,这实际上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掉到比较优势的陷阱里,被锁定在一个路径里。这种代工模式确实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问题,我们长久高度依赖这一类产业,使得转型的成本非常高。经济学上一个比较优势被凝固了,最后变成一种战略,变成一种模式,用一整套制度执行它,实际上导致了很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