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人本价值论

  	      	      	    	    	      	    

人本价值论(Humanistic Value Theory)在价值的初始形成问题上,存在着两大理论阵营:人本价值论与进化价值论

目录

人本价值论的概述

  人本价值论是价值研究的方法论的一种。人本价值论认为,价值必须具有人类的性质,随人类主体意识的形成而形成,是纯主观性质的东西,是由人性中最深处的需要、意识或理性来决定的,并按照人的理性尺度来度量的,它是人本主义在价值论领域的延伸,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人本价值论的内容

  人本价值论把人类的价值现象看作是在精神现象出现以后才随之出现的东西,把人类主体的出现当作是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原始起点,价值“必然具有人类的性质”,不能用自然科学的进化观念进行解释,否则便会导致“自然上帝”出现。这种观点认为主体是以精神的出现为标志而区别于客体的,由精神现象所决定的价值现象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规律完全不相干,因而与生物的进化过程无关。有些学者认为价值是由人的需要来决定的,而人的需要又是由人的理性意识来决定的。

  由于人本价值论绝对地割裂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必然联系,把人类的价值现象看作是一种脱离物质运动的某种神秘东西,是一种由绝对精神和绝对理性来确定的另一种精神现象,其本质与绝对精神或绝对理性的唯心主义是一致的。由于人类意识也是逐步进化而来,那么与人类相伴的价值现象也应该是逐步进化而来,不可能在某一发展阶段突然出现,因此拒绝从自组织理论——进化论角度来研究价值,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人本价值论是唯心主义在社会科学的价值理论领域的具体表现,广泛存在于各种人文社会科学之中。

人本价值论与进化价值论的区别

  在价值的初始形成问题上,存在着两大理论阵营:一大理论阵营认为,价值必须具有人类的性质,随人类主体意识的形成而形成,是纯主观性质的东西,是由人性中最深处的需要、意识或理性来决定的,并按照人的理性尺度来度量的,称之为人本价值论,它是人本主义在价值论领域的延伸,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另一大理论阵营认为,价值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人类独有的,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因而称之为进化价值论,它是唯物主义还原论在价值论领域的延伸。

  人本价值论认为,人类的价值现象是在精神现象出现以后才随之出现的东西,人类主体的出现才是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原始起点,价值“必然具有人类的性质”,不能用自然科学的进化观念进行解释,否则便会导致“自然上帝”出现。这种观点认为主体是以精神的出现为标志而区别于客体的,由精神现象所决定的价值现象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规律完全不相干,因而与生物的进化过程无关。有些学者认为价值是由人的需要来决定的,而人的需要又是由人的理性意识来决定的。由于人本价值论绝对地割裂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必然联系,把人类的价值现象看作是一种脱离物质运动的某种神秘东西,是一种由绝对精神和绝对理性来确定的另一种精神现象,其本质与绝对精神或绝对理性的唯心主义是一致的。由于人类意识也是逐步进化而来,那么与人类相伴的价值现象也应该是逐步进化而来,不可能在某一发展阶段突然出现,因此拒绝从自组织理论——进化论角度来研究价值,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人本价值论是唯心主义在社会科学的价值理论领域的具体表现,广泛存在于各种人文社会科学之中。

  进化价值论认为,既然人类主体是从非人类的客体进化而来,那么具有人类性质的价值现象必然是从非人类的其他物质现象进化而来,即价值的前身或胚胎必然是某种物理量或化学量,价值现象的出现也必然经历一个逐渐进化和演变的过程,价值的原始形式(称为潜价值)与价值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价值事物与价值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而发展,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理性的、绝对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为了深入探索人类价值的进化根源,进化价值论把价值概念延伸到自然科学中的负熵概念上,因为负熵的内涵与价值的内涵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其根本作用在于维持和发展耗散结构的有序化规模,而人类社会可以看作是一种高等耗散结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有序化规模的增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负熵并消费负熵的过程。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价值规模的增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价值和消费价值的过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系统哲学家拉滋洛以及生物学家米勒等人,均从自组织理论的不同层面,把价值视作“负熵”或系统的“目的环”,视作系统保持自身自在发展的“应变张力”,等等。但是,他们既无法区分也无法沟通负熵与价值这两个概念。

  在进化价值论的阵营里,又有两大基本派别:一个是辩证进化价值论,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还原论在价值领域的表现形式;另一个是形而上学进化价值论,它是形而上学还原论在价值论领域的表现形式。形而上学进化价值论把一般耗散结构的负熵与人类的价值完全等同起来,无视其内涵上的巨大差异,生硬地拉扯在一起,但又找不到两者相互衔接的理论依据。他们把人类高度发展的价值现象与低等生物的生命现象简单地等同起来,使复杂多变的人类价值现象简单化、低级化了,无法圆满地解释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其结果为人本价值论提供了大量攻击的借口,大大削弱了进化价值论的说服力。例如,有人认为:“同宇宙演化总趋势相反的局部发展过程形成价值。熵减少,负熵即价值。广义地讲,能量物质,信息的结合,聚集,消除不定性和绝对均衡就是价值,即正价值”(《价值和价值观念》第186页)。这种观点从热力学的角度来机械地、笼统地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没有任何可操作性,既不能说明人类心智水平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做出合理的说明,更不能对任何社会历史现象做出准确解释。另一种观点虽然发现了负熵与价值之间确实存在着内涵差异,但并不知道这种内涵差异到底是什么,而且也无法找到这些内涵差异产生的理论依据。他们虽然认为,社会意义的价值远比物理意义上的负熵复杂得多,但并不知道后者是怎样进化为前者的。普利高津看到了价值与负熵的巨大差异:“熵这种隐喻已经吸引了不少作者用它去论述社会或经济问题。显然,在这里我们必须十分小心。”由此看来,正确认识负熵与价值的内涵差异,是价值理论中的关键性难题。

  正因为形而上学进化价值论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理论难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击败人本价值论。由于价值现象比事实现象具有更大的运动变化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和主观反映上的随意性,因而更容易被罩上神秘的外衣,人们对它的认识更容易犯唯心主义错误,这就是人本价值论长期存在的客观原因。以“统一价值论”为代表的辩证进化价值论看到了负熵与价值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用科学的方法扩展了负熵的内涵,并转换成能量形式,使之与价值的内涵衔接起来。辩证进化价值论的形成与发展,彻底击败了人本价值论,从而把唯心主义赶出了价值论领域。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