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个性化旅游

  	      	      	    	    	      	    

目录

什么是个性化旅游

  个性化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产品。

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心理分析[1]

  旅游是一种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活动.在旅游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中,旅游者的心理活动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动机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参加旅游活动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但是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人们的实际行动,必须要有动机产生的驱动力.这些驱动力与动机形成的原因有关,一方面是内在心理需求——在旅游动机的研究中被称为“内心驱动力”;另一方面是外在目标刺激——属于目标吸引力原因.前者解释人们为什么要旅游的内在的心理原因;后者显示出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特点.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人们内心的旅游动机主要产生于追新猎奇和逃避现实两种基本需要.追新猎奇的需要源于人类的本能——好奇心、新鲜感和探索欲望,未曾到访的旅游地所具有的神秘感对旅游者构成了永恒的吸引力.旅游者外出游历、欣赏自然美景、追索历史文明、体验异地文化是出于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高素养和陶冶情操的目的l3I.另一方面,曰趋恶化的A然环境、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平时人们的精神始终处于较高的紧张度,倍感身心疲惫,从而形成一种日常环境的推力.旅游者享受休闲生活,使紧张的精神状态得以放松,身体和精力得以恢复,是出于一种养生保健的目的和逃避现实的需要.现代旅游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消费.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要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所以,为了提高旅游活动的层次和发展水平,分析人们个性化的旅游需求的动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由于人们的旅游动机各不相同,如为追新猎奇和逃避现实等目的而外出旅游.因此能否满足个性需求,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旅游企业的工作目标.

  2.个性化旅游需求的人格类型分析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业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功能性和情绪性的服务,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和强化人们的自我形象.但是这种心理分析不能概而论,因为旅游者在人格(个性)、爱好、动机等方面各不相同,旅游者的社会阶层、职业和教育背景也存在差异.在我们讨论旅游动机时,常常会涉及到旅游者的人格.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对人整体的本质的描述,既能表现这个人,又能解释和说明这个人.它包含了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等个性的多方面的综合.一方面,个体的价值汉向是由其人格(个性)特点决定的,人格特点不同的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不同的.追新猎奇型游客的人格特征中有强烈的探索精神.他们喜欢创造和发现,向往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常常领先发现新的旅游地,开辟新的、冷僻的旅游线路,尝试新的快乐与刺激;安乐小康型游客喜欢享用成熟的旅游线路,到知名度高的旅游景点去,希望一种安静、轻松、有条不紊的休闲生活,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另一方面,人的旅游行为很少出于单一的旅游动机,总是受多种需要和欲望的驱使.所以,一种旅游行为中往往包含多种旅游动机,而这些旅游动机都与旅游者的人格有关.因此,深入分析人的旅游动机和与之相关的人格,使个性化旅游需求心理分析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研究角度.

  3.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态度和偏爱分析

  由于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与差异化要求社会上旅游产品供给的多样化.这就造成旅游企业必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符合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甚至符合人们旅游偏爱的产品.一般对旅游偏爱的定义是:旅游偏爱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阁.“态度并不能预示实际行为,但它却能很好地预示偏爱,态度是偏爱最好的预兆.”“态度是偏好形成的基础”嘲,当一个人的某种态度一旦形成,就会导致某种偏爱或意图.实际上,旅游偏爱本身包含有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它是一种正向的、良好的态度,是一种表现“喜好”的、较强的心理倾向,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旅游偏爱态度”.态度导致偏爱主要取决于态度的强度和态度的信息量、信息种类的多少两个方面.态度的强度是态度对象能满足旅游者基本利益的属性;态度的信息效能是旅游偏爱形成的重要条件.态度中的认知成分是偏爱形成的基础,对旅游产品和目的地类型的信息了解得越客观、真实,消费信心越足,旅游偏爱的倾向性就越强.当态度的情感成分转化为意识倾向后,就能够形成方向稳定的旅游偏爱.如果旅游企业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所提供的旅游产品特色突出、经营运作得当,会使人们产生“爱屋及乌”的行为冲动,倾向于获得某一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在这里应该指明的是,它一定要区别于旅游者知觉心理定势的“晕轮效应”那种负面影响.旅游偏爱会使人们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消费决策模式,对旅游产业的长期规划和企业经营也十分有利.

  4.个性化旅游需求中的自我意识

  现实生活中,人对自己的认识有两种自我形象:一种是客观现实中真实的自我;一种是较高的、内心希望达到的理想的自我.当二者之间存在差距时,这种差距就构成自我提高的动力.一般情况下,人们会不惜代价来维护自我形象,并且设法提高自我形象.当某一旅游产品的象征与一个人渴望的自我形象相一致时或者他的心理期望值与实际感受基本一致时,这种活动就能增强旅游者对自我概念的认知,提高自信水平.

  在旅游过程中,消费者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物品的效用及功能的相对属性上,还要求这种消费活动能够使人产生一定的联想,争取某种自我形象和获得自信,使之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性的活动.例如,为了表现征服欲望去爬山,为了表现勇气和个人英雄主义而高空“蹦极”.所以在当今消费个性化的浪潮中,旅游产品能够成为最富有象征意义的产品之一.但如:通过旅游活动不能获得满足感、幸福感,就会引发旅游者失望和低落的情绪,产生不良心境,影响人们的旅游质量及以后的价值取向.

发展个性化旅游的对策[1]

  这里提出的发展个性化旅游的对策主要指产品对策.包括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来访游客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旅游活动接待条件及相关服务的总体旅游产品对策和面向消费者出售某些专门的产品和服务等专项旅游产品对策.

  1.针对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特色旅游是指根据旅游者特殊的兴趣和特定的目的来设计适合其个性的旅游点和旅游方式,对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个性化需求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民俗旅游;在人迹罕至地区开展探险旅游;在高山、海滨、滑雪胜地开展体育旅游;在风景名胜地开展摄影旅游;针对“安乐小康型”客人开展避暑、避寒和“天堂度假游”;针对具体项目开展科学考察旅行;组织“爱车一族”进行白驾车旅行等等.旅游产品的针对性使它具有突出的特色,展示出明显的产品个性和魅力.在旅游过程中,客人们“各取所需”,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感受了艺术、了解了异域文化、展示了旅游时尚,最重要的是发挥自我潜能、获得高峰体验、满足超越性的自我实现需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为了突出个性,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开发理念,有意识地开发、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内容风格,以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2.发展“度身定做”的旅游产品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高品位的旅游文化生活,必将成为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发展个性化旅游早在上个世纪后20年已经成为旅游发达国家的主流旅游形式.随着我国旅游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态度和偏爱越来越明显、自信心和能力也越来越强.旅游活动形式会逐步由牵着游发展到主动走、由随团走到自主游.因此,旅游产品提供者必须对旅游主题和旅游形式进行创新,形成一种适应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新旅游模式.面向旅游市场的消费者出售某些专门的产品和服务等专项旅游产品的企业要针对各种目标市场进行旅游市场细分,提供差别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例如旅行社可以提供由客人决定的线路、景点、游程、时间等项目的全程包价旅游产品,也可以提供具有较大自由度和自主性的半包价旅游产品.这就要求旅行社的从业人员能够在客人咨询阶段随时为客人设计游程、填写游程报价单,提供符合客人需要的旅游产品.

  3.发展“自然”与“本色”的旅游产品

  由于人类回归自然的心理,“回归自然’错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旅游者对“自然”和“本色”的追求.多数旅游者一方面会依据个人的审美和鉴赏力,向往和追求自然的、和谐的事物,偏爱本色而不是过分人工痕迹的东西,想要通过旅游活动观赏、了解对象本色和原始风貌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现代环境教育使旅游者产生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的需求,通过旅游活动表现出一种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人地观念、环境意识和环境美德.

  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所遵循的突出独特性的原则也要求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保护性开发,保护“原生态”的东西.对于那些属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现存旅游资源,应尽可能做到保持其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尽可能为旅游者提供“原汁原味”的旅游产品.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旅游承载力限制,科学确定旅游目的地的接待量.防止超负荷接待,以保证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1.0 1.1 曹奇刚.关于发展个性化旅游的几点思考(A).河南科学.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