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所谓个人心理治疗法(PTI是英文的缩写),就是通过分析员工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能力,采用一定的行为方式,提高员工的认识能力,帮助其解除顾虑,增强对待挫折的信心和方法。它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是针对某一位具体对象而进行的。这一治疗方法的目的在于对心理与行为异常者作发展个性与改进人际关系的系统指导。
美国的管理心理学家十分重视在人的管理中采用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享利·莱文森提出,要把心理的治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应用于企业组织的各种人的管理的具体方法中去。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吉尔伯特·莱文博士积极倡导心理治疗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提高职业意识的实践中去。
1、准备阶段
1)熟悉心理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2)区别心理与行为异常者,及时发现其不正常行为;
3)从对象的历史出发,广泛收集有关资料;
4)对关键性问题的复查核实。
2、实施阶段
1)耐心地倾听对象倾诉;
2)帮助对象提高对异常行为的认识;
3)巩固成绩、提高效果、预防复发。
1、领导者应了解的心理治疗的原理有:
1)情绪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积极情绪,如愉快、喜悦、乐观、平静等,可以增加力量,调动员工潜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消极情绪,如焦虑、忧郁、恐惧、愤怒等,则使员工情绪不稳,忍受力下降。
2)语言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使用适当的语言可以消除员工心理与生理上的不短短感。
使用不适当的语言,则会加重员工在身心两方面的挫折感,严重的会引起疾病。
3)学习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个体的行为是从社会环境中学习得来的,心理与行为异常是错误的和不良的社会压力影响的结果,故也应可以用学习的方法来消除。
2、及时发现员工的不正常行为,如神经官能症和妄想症。
判断的依据有:
1)日常生活中:不稳定的愿望意向、动机,对人对事的态度变化无常;
2)判断方面:浅显,优柔寡断,意志力衰退;
3)行为上:力求引人瞩目、哗众取宠,为此而不断撒谎、吹牛、故弄玄虚;
4)心理状态上:情绪极端化,喜怒哀乐变化无常,可以从极度兴奋一下子转为忧郁绝望或相反;
5)意志方面: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
3、诱导对象畅所欲言,使其心情舒畅,了解其心理与行为异常的真实原因。
大部分患者的内心是很苦闷的,有的人由于幻觉、妄想,因而疑心重重;有的人因数不清 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而焦虑紧张。
对病人善加引导,仔细倾听,使他们积郁多年的思想苦闷得到发泄,症状就会得到减轻。
4、向患难与共病员工说明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鼓励其以最大的勇气配合心理治疗过程。
5、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有:
1)解释。指通过收集资料,根据科学的原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对象说明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性质及其规律,消除其曲解和误会。
2)鼓励和安慰。即给予同情与支持,使他们感到有人了解自己的痛苦,从而感到有依靠。
3)保证。及时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用充满信心的态度和坚定的语调,对员工产生多疑或焦虑的若干问题,提出保证甚至承担责任,以消除其异常情绪。
4)暗示。通过一定的方式,含蓄地、间接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员工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行为规范;
6、病人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弱点,积极地进行自我锻炼,改变思维方式、本性、气质与生活习惯等,以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1、个人心理治疗法效果的好坏,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
1)领导者的威望
有威望的领导者同员工的一次谈话,效果会比无威望的领导者的无数次谈话都好得多。
这种威望,即包括领导职务的高低,也包括领导威信的大小。
2)良好的人际关系
只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帮助,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参加治疗双方关系紧张,则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引起治疗者的反感、厌恶以及由此产生的抗拒心理,最后导致异常心理或异常行为的加剧。
3)安静的环境和适当的方式
注意为对方保密,且要说明方法的意义和作用。
4)多次重复,巩固治疗
在找到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原因后,还要寻找目前症状和以往心理相关的联系,加强有利于恢复心理功能的因素。
分阶段进行治疗,多次再学习。
5)重视适应和康复
问题一旦解决,便应使之走上工作岗位,回到社会中去,使其重新适应环境、工作与社会。
2、在作解释时,避免与之发生争辩,若对方暂时不能接受时,可换个主题或不作结论。
3、改变一个人的个性与改进人际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划分阶段,做好长期准备。
4、在提出保证前,应详加研究,避免作出没有把握或不负责任的保证。
5、在帮助心理异常的员工提高对其异常行为认识时,如果出现反抗情绪,可暂时停止心理治疗,待其恢复平静时再继续。
6、心理治疗各阶段的工作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密切关联、相互渗透的。应采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看待这个方法,有计划地进行。
暗示方法 | 含 义 | 应 用 举 例 |
---|---|---|
语言暗示 | 用语言作为暗示的手段,通过语言使之不经逻辑判断,直觉地接受观念,消除异常心理。 | “你将会……”;“你能够……” |
表情暗示 | 通过面部、身段或语调表情等给人以暗示,使之产生好的联想。 | 镇定自若、和蔼可亲。 |
环境暗示 | 通过人为设计的某种环境以求取得暗示的作用与效果,尤其适用于由于环境造成的异常者。 | 舒适、幽静。 |
自我暗示 | 使劝告变为心理行为异常者抑制自己异常行为的“镇定剂”,使之对自己用语言或表象进行暗示。 | 要求默念治疗者提供的劝告、忠言。 |
节奏暗示 | 有针对性的设置不同工作环境,控制员工节奏,减除其不协调的感觉,减轻心理负荷。 | 生性懒惰者——快节奏;心理压力过大者——慢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