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新春,原神在海灯节版本高了很多高产作品出来,不仅有四神团聚的动画,还有大胆尝试的年味真人电影。这还不够,原神又在大年初三放出了在3.4前瞻就公布的和南方日报携手推出的非遗项目——流光拾遗之旅第一弹,在开春的时候就给海内外玩家展示了中国非遗文化之一“木版年画”的魅力。
众所周知,在流传千百年的中华文化瀚海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非常宝贵的印记。非遗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等,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已有1557项被列入名录。原神本次的非遗项目第一期,便选用了非常适合春节的手工技艺——来自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一种民间版画技艺,在清朝乾隆年间曾名噪一时,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要求都非常严格。而原神非遗项目第一期请到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省级传承人杨乃东老师,用木版年画的技艺来雕刻原神2.7版本的璃月五夜叉故事。
之所以选用五夜叉的故事,是因为木版年画的题材大多是门神,原神五夜叉的故事内核与门神均承载着去除灾厄、镇灭妖魔的寓意。尽管寓意相同,传统年画和原神的游戏画风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用木版年画的非遗技艺来雕刻原神游戏中的美术风格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然而杨乃东老师用实力露了一手,表演了一下“艺高人胆大”。木版年画的第一步是朽稿画样,也就是先打草稿。在这一步,要求雕刻者把握线条粗细宽窄与间距,还要琢磨人、景、动态,才能将年画的神韵表现到极致。
第二步则是更加关键的雕刻木版。在这一步要保证雕刻的深浅、粗细一致,刀下的线条行进要流畅挺拔,讲究一个“陡刀立线”,所以这也是整个木版年画中最费心的一步。在这道工序时,杨老师直言,原神五夜叉最难的就是五夜叉的面具,因为面具形制各异、“细节太多”,可见这一工序的难度有多大。
最后则是套印。套印可以简单理解为上色,不过木版年画既然是叫“套印”,那就是得一层一层往上铺。据杨老师所言,原神的五夜叉图总共用了22种颜色,也就是他手动上色上了22次。好家伙,这是在木板上玩厚涂的节奏啊!
当然,最后的成品还是非常惊艳的。在木板上刻印游戏里的缤纷色彩本已极难,还能还原得淋漓尽致、别有一番风味,不得不佩服非遗传承人杨老师的技艺之纯熟。这一套流程看下来,不仅国内一众玩家表示长了见识,国外玩家也被非遗技艺和原神的制作理念所惊艳。日本网友直言这是原神“游戏与文化的融合”,不仅赞扬了我国非遗传承人的技艺,也为通过原神了解了非遗的艺术而表达感谢。
游戏,作为一种娱乐的手段和方式,最核心的其实还是游玩,文化情怀并不是一种硬性责任。但原神随着越来越高的热度与海外发行的成功,从新的角度出发,秉持着创新与责任担当的理念,在游戏中加入了许多文化元素。无论是璃月的海灯节、夜叉故事、铜雀庙、神女劈观,还是近来一波又一波的高产之作诸如《璃月食集》《鱼灯》,都能体现原神前进过程中在文化方面承担的责任与付出的努力。
如今,原神已经公布了和南方日报携手推出的非遗项目《流光拾遗之旅》第一集,相信在我国浩瀚的非遗之海中,还会有更多的非遗文化借着游戏这一时代的流行载体走入大众视野,原神也会在高质量游戏与游戏外的文化价值之路上越走越远、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