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刘力红先生在第二届中医书院发展论坛2023现场发表精彩演讲,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做中医书院》,本届书院发展论坛的主题为“守正传承,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可冀任论坛主席,金方书院、文靖书院承办。下面是刘力红教授的完整演讲:
1.引言
很荣幸受到金方书院傅延龄老师的邀请,让我来谈谈“书院对中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创新”这个话题。三和书院至今我们已经运行到第五届,前后将近7年了,自主或不自主地也都在考量这个问题,有些体会也值得总结和梳理。
我们为什么要办书院,重心还是围绕人才。过去我跟王国强部长的那个对话,是三和内部经常出现的字眼,“中医的问题千头万绪,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医,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有了人啥都好办,没有人寸步难行。那么办书院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话的具体实施,围绕着中医人才培育进行探索,至于有没有创新,我们认为这个是很自然的事情。除了三和书院,其他的书院也是一样,比如金方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有岐黄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还有王琦书院等等,现在各地的书院虽然没有像雨后春笋那样,但也开始慢慢多起来了。三和书院与其他兄弟书院来比,可能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凝练出这些共同的地方,可以为未来中医人才的培育提供经验或借鉴。
相对书院而言,有那么多的中医院校都是在培育人才,那我们还要这个书院干什么?这里面肯定是有不同的地方,比如三和书院是非学历教育,不是学历教育,所以门槛就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方式和方法也不一样。现在除了个别的省份,我们都有中医院校,如果经历过院校教育,我们会在这方面有很深的感受。这个模式的教育,确实有很多难能可贵的地方,也确实为中医培养了很多人才,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容易克服。
“能所”这个概念本身不是教育的名词,但借鉴这个词来表达教育的本质,我认为就是三个方面:能教、所教和教育模式。能教就是教师,所教就是学生,还有教育模式,包括规章制度、内涵,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教育等等,大概教育就是围绕这三个方面。
在院校教育中这三个方面都是既定的,但早在三和书院的前身(注:即广西中医药大学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以下简称经研所),因为学院领导的支持,给予了很大的自由空间,我们就进行了放手的探索。除了政治和外语两门课不能动以外,其他都由我们自己确定。按我们当初的理解,只要是对人才的培育和成长有好处的,我们就采用,比如内涵、方式、方法等等,非常灵活和机动,这是在教育模式的方面。
在能教即师资这个方面,我们没有教师资格证的限制,能教就是你真正有能力教授,你就有资质,我们就请进来。所以在能教方面,它有极大的空间,是活的,真正地像韩愈《师说》里面讲的那样:“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只要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你就是师。不拘年龄,不拘职业,都可以坐到讲台上来,都能作为师,实际上这是符合教育本质的。我们讲教书育人,实际上这个书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不一定是教材,当然教材也是书,但属于外在的书,更重要的还有内在的书。
我们都当过学生,最怕的老师是什么?就是照本宣科,照外在的这本书读一遍给大家。这样的老师,就是再差的学生都不喜欢。对外在的书有没有真正的感受、感悟,有没有内在的阅历,对中医、中国文化有没有体悟,有没有所证,有没有能的地方,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能的地方,你又成为能教,那你拿什么去教呢?只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做一个归纳总结,这样的教书是很难育人的。
经研所在能教方面,在教育模式上面确确实实是不一样的,在所教上面也是不一样。所教也就是学生,大家都是冲着这个来的,除了研究生之外,还有一些旁听的学生。大家都对这门学问保有热情、保有向往,保有内在的驱动,学生内在有一个能学的东西来驱动。那么这三方面,三合一的话,就会有利于人才的培育,效能、效率上一定会比较高,一定会出人才,会出成果。
3.能教的三元素:传道、授业、解惑
从教育的角度,我觉得韩愈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对于能教来说很全面。首先是传道,就是要传中医的这个道。中医这个道具体是什么呢?那你要明白,或者你至少要了解,要有一定程度的感悟,显然光是靠照本宣科是不够的;其次是授业,局限的理解就是对中医这门学问来说,你能不能够引领学生去认识疾病,解决疾病,就是说你要有一定的临床经历和感受,要告诉他们怎么去认识和解决临床问题。如果在业务上,你不能够让学生喜欢中医,相信中医能够解决问题,那就很麻烦了;解惑就是说学生有问题了,有人生的困惑了,对生命有困惑了,对方方面面有困惑了,你能不能解决。
所以实际上作为一个师,至少他要有这三方面的能。我们说能教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三元素,这三个元素具足了,三合一了之后,能教的功用才能够全面。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只是靠证书就决定了把我们送上讲台,就是能教就是教师,虽然是站在讲台上,但不一定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或者不具足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那么显然这一块就会打折扣。
但我们看中医院校教育的现状,我们往往不是或者很难用这三个元素去衡量,而是主要靠学历、资格证等客观的指标。衡量教师我们如果只是靠客观的指标,比如说你发表了多少文章,你获得了教师证,你是讲师,还是副教授、教授,你是副教授,你能带研究生,你是讲师,你不能带研究生等等。硕士也好,博士也好,不一定就有这三个元素,我们说不一定,不是说就没有,很可能有,但是不一定有了这些外在的支撑,你就具足了这三元素。实际上我们为什么用能教这个词呢?能教重点是放在能上,有没有能力做到这三点?
4.教育的三个方面要相互匹配
能教的元素再配合相应的教育模式,是否能让人才培养的效能实现最大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现在中医院校的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认为有它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教育模式上完全按照现代医学的模式,比较程式化。
比如说在中医的教材上,现行的教材看上去越来越厚,过去我们的教材相对简单,五版教材比较薄,四版更薄,甚至过去上《难经》课,教材就是一本《难经》,上《内经》课,教材就是一本《内经》,你上《伤寒论》课,教材就是一本《伤寒论》。教材薄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讲《伤寒论》,不可能逐条去念,比如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里面有什么道可传?这里面有什么业可授?这里面有什么惑可解?这就需要训练你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学生解读。
我记得我自己在给学生们讲这条的时候,就会讲这一条有无限的可延伸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外感病的提纲,实际上太多的临床问题都浓缩在这一条里。现在当年的学生们经过那么多临床,肯定知道内外证都有可能会涉及到这一条,尤其是按照钦安卢氏医学的理法,要是不用四逆法,几乎临床上所有的问题都会在桂枝法的架构下去解决,也就是太多的临床问题都可以在太阳病的范畴里面去考量。因此作为经典来说,看似简单的条文里面往往暗藏玄机,如何去传道授业解惑其实就需要挖掘我们自身的能力。
现在我们教材那么厚,都不用去挖掘这个能力了,不用也就废了。因为人是需要训练的,能教也不是天生的。我早期的一个学生,我听她讲那么多课,写那么多东西,过去不怎么样,但现在写的文字很感人,我很愿意转发,讲课水平也不错,可见能教的能就是要训练、挖掘,需要倒逼机制,用进而废退。现在大家开车都习惯用导航,教材就是导航设置,什么都有了,把导航点开就可以走路,但是自己认路的能力一定就退失掉了。一定要记住,做学问绝对不可能用导航来取代你天生的那个能力。最终的学问一定是要自得之的,用导航是行不通的。现在教材越来越厚,实际上在一定的程度上就逼迫教师废掉了那个自得之的能力。
最近我的一个学术演讲需要录播,我发视频过去以后,对方又要PPT课件,我说抱歉,我在所有地方的演讲都没有PPT,请他们谅解。虽然PPT有它的方便和清晰性,但是一定有它的弊病,它会局限我们的现量表达,它就有点像刻舟求剑,就是把你的思维限制在那个时空。教育它是活泼的,尤其对人的教育一定是活泼的,所以才说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育模式跟这个能教之间会相互影响,现在的教材越来越厚,而且要求老师上课必须要 PPT课件,不能超越教学大纲,这样的要求,就更大限度地卡死了这个能教。教育本身应该是活泼的,那么搬到讲台上便死了,那这个教育一定会出问题。
这两个方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所教这个方面,也就是学生的学习一定是被动的。教育的本怀是什么?它一定是启迪智慧,一定是要把所教,也就是学生能学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出来,要通过能教的教授以及相应教育模式的兑现,促使他对这门学问发生兴趣,然后他很想学,主动地去学,那么教育效能就提高了,他一定就能学出来。如果他只是被动地去接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死掉,那么最后就变成什么?这门课程结束后,考完试就丢掉了,就完了没了,所以实际上现在中医院校应试教育面临的就是这样。
根据教育的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很好地去分析现行的中医教育,如果在这三个方面都打了比较大的折扣,那最后这个教育成果呈现出来的状态可想而知。所以这几十年老一辈也很悲观,认为院校教育培养的是中医的掘墓人,这个提法太恐怖了,但也并非毫无根据。因为他们看到了很多现状,中医院校通过五年、八年或者十一年的教育出来之后怎么样?不会看病,对中医没有多少感受,对中医这门学问没有情怀可言,没有情感可言,这门学问触动不了他。但恰恰是这样一批人,又成为师资,又成为能教,恶性循环,这很可怕。
我们为什么要办书院,就是因为现在的中医教育存在问题。我们并不是要取代院校教育,也取代不了,只是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中医人才培育的探索,但这不是一个全程的探索,可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探索。那么这个阶段性的探索能不能够给我们现行的中医教育有所启示、启迪,甚或有所警醒,只能尽力而为。因为教育是个大事情,我们人生中最黄金的时间是在学校的教育中度过,如果这个时间虚度了或者没有应有的收获,是有罪过的。所以南老经常引用年羹尧的那副对联:“不尊师道,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中国文化一再讲师道尊严,过去每一家厅堂里面正中都是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字,天地君亲师,师在最下面,为什么呢?就是托底,也就是最重要。
没有师,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天地,什么是君亲,不知道怎么样跟天地沟通,不知道怎么样侍奉君亲,所以不尊师重道,那就天诛地灭,后果很严重。上联是对所教来说的,突出了学生对教育和师长应有的态度。但教育是双向的,教育是很神圣的事业,那作为能教,你要是误人子弟了又该如何呢?男盗女娼,你的后代不为盗即为娼,这个说法很严重。
所以基于这样的思考之后,我们来办书院,就千万不能够重蹈覆辙,去走老路,不能够去触犯我们刚刚谈到的这些问题。虽然我们经常讲书院的一个宗旨是为人之道,为学之方,实际上展开来就是这三个方面。书院的灵活性在于我们不是学历教育,我们也非常感恩现在国家开许我们办这样的书院。
5.1三和书院对能教的认识
书院的能教是根据我们当下的理解自己去决定的,真正去兑现能者为师,而不是他有资格有学位。能者,他不一定是全能,我一再说,这个时代很难有大师,但是和合起来,我们可以构成大师的集体,或者集体的大师。在某一方面有能,哪怕在一点上你有心得,那你都是这一个点的师,你都可以拿来分享。所以我们定位是分享者,是分享你的所能,而不是分享书本上的东西,即使分享书本上的内容,也是经过你的所能之后的分享,所以这些分享就是生动的,这个所能首先是自身的所能。
以我自己为例,过去讲课都要提纲,本子不离手,没有提纲没法讲,但就在某一次,老师跟我说你今后不要再用这个本子,那个阶段自己是很恐慌的,因为所依所靠丢失了,讲什么呢?但恰恰是这样,内在的所能和心就被训练到了,我们知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它是任物的,也是全知的,这一点传统的经典讲得很清楚。我们的分享首先是从自己的内心出来的,出自于心再回到内心,就一定能够打动内心,震荡内心,所以从能教和所教上来说是能所合一的。
分享的内容如果不是从这里出来的,就打动不了内心,过了自己内心这一关,你呈现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力量的。所以在书院这一块,我们的能教是活泼的,这样我们就能够发现更多的能教,因为能所的合一,它会感染,会感召。我们通过这样一种模式去展现出来之后,它会使所教向你靠拢,也变成这样。最后把他能学的东西触发出来,开发出来。
所以书院在能教这方面一定是不拘一格,一定是要动真格的,因为院校的教育已经有些形式化了,如果我们办一个书院,你也搞形式,那没有什么意义,就死定了。所以我觉得书院一定要把好能教这一关。
在教育模式上面,现在三和书院虽然有同有班阶段,也有三和班阶段,但这个模式始终随着我们的认识在调整。为什么呢?就是书院的项目组和组织者,始终是以学习的态度在办学,教育模式上我们有自己的坚持,也有可以调整的部分。尤其在第一届,因为学员都是从院校教育模式里面出来的,实际上有一种惯性,到了书院大家还是希望继续那种模式,只是说换了一个相对有点内涵的,所以不少人就有意见。但是在这点上我们认为没错,就坚持了下去。但也遇到了有些需要调整的地方,我们也一定去调整。
比如说三届还有三和班,到四届就没有了,就是在模式上我们认为三和班的效能不划算,不利于人才的培育,那我们就把它改掉。一定是要使书院的教育模式,从功课设置、教材等方方面面帮助到所教内在的驱动,与我们的目标相匹配。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用韩愈的话说,就是使学人在道上面获益,在业上面精专,然后在惑上面越来越得到明白、明了。总之这个教育模式一定要跟我们的目标相适应,书院不是哪个人说了算,我们希望形成这种教育模式在坚守中不断调整的机制,真正有利于书院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育成长。
第三个方面就是所教,即学生。实际上这个所教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就是怎么样招收到这样一批学人,对中医、对中国文化真正保有这种热忱,真正希望透过中医和中国文化去提升自己的生命,乃至于圆满自己的人生,同时能够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能够有这个发心去帮助大众的人。这是一个底色,这是对我们和对所教共同的要求。
我们希望选择这样的人,因为不是学历教育,所以有极大的方便性,就不一定是非得你高考多少分,考题也完全是围绕着我们的目标去设置。经过五届,书院也总结了很多经验。因为书院招考工作的目标化,那么前期付出的辛劳会比较多,但对后期会有很多助益,通过五届同有班第一次大课最近的反馈,学员的进入度就远远地高过往届,那看起来我们对所教的前期工作效用就呈现出来了。而不是像我们一届的时候,要坚持到五次、六次大课之后才有感受,前面的一、二、三、四基本上是熬过去的,比较痛苦。我们能够在所教这个入口端进行不断调整或者把控,把效能提前,确确实实跟书院的灵活性分不开,只要有利于实现书院目标的,我们就可以上,反之就可以叫停。那在正规的院校教育中不见得能够办到,因为制度上会有限制,即使意识到了也不一定能很快掉头。
总体上书院在中医人才培育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我觉得归纳起来就可以从这三方面去考量,因为一个完整的教育实际上也是可以从这三方面去考量。三和书院围绕这三方面做了若干工作,阶段性的成果和体会也就这些,分享给各兄弟书院和中医院校,供大家参考。
嘉宾简介
刘力红,男,1958年生。现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伤寒论》解读人。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一年,除院校教育师从陈治恒、陈亦人等老师外,还先后师承李阳波、邓铁涛等明师,2006年拜于钦安卢氏门下,依止卢崇汉师习医。2015年师从杨真海先生,修习黄帝内针。因著作《思考中医》、《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影响及于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