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鹤氅,脖戴纶巾,左右站着两个书童,面放一把琴,城楼凭栏而坐,焚香抚琴。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场景刻画的就是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空城计实际上是诸葛亮在被司马懿围攻时的无奈之举。街亭失守,司马懿率军攻西城,而城中无兵可守。如此险境,诸葛亮为什么敢冒险走这一步?这就体现出了诸葛亮的聪明过人之处——我预判到你的预判。也就是说诸葛亮猜到司马懿知道现在城内空虚;同时诸葛亮也猜到,司马懿不会现在就灭了自己。为什么诸葛亮如此笃定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换位思考,站在当时司马懿的处境上想一想就知道原因。
空城计发生在公元228年,当时魏国是24岁的曹叡主政。曹叡是谁?曹丕的儿子,曹操的孙子。司马懿已经熬到了第三任君王,这时他是曹叡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司马懿熬到现在实在太不容易了。司马懿自幼聪明、博学多闻、胸有大志。后因支持曹操称帝,逐渐得到曹操的信任。但曹操对司马懿是又爱又怕,爱其才华,怕其野心,所以曹操一直没有给司马懿兵权。
后来司马懿又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命短,临终托孤,司马懿成辅政大臣。可到了曹睿上台后,怕其威胁到自己,便将司马懿关到大牢中。如果不是曹军打不过诸葛亮,恐怕司马懿早死在大牢里了。所以司马懿知道,现在自己和诸葛亮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诸葛亮死了——狡兔死走狗烹,曹睿就不再需要他了。皇帝不会容忍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皇位的稳固,那手握重兵的司马懿,等待他的肯定是没有好下场。所以司马懿也意识到了,现在杀诸葛亮就等于杀自己。
当看到诸葛亮摆的空门阵时,司马懿立马心领神会。他只能就坡下驴,顺着诸葛亮的戏码配合着往下演。派人去查看,疑有伏兵,于是后撤。这样司马懿保住了对手,也保住了自己。
诸葛亮的聪明就在于他看到了司马懿目前的窘境,笃定司马懿不敢进城,不敢杀自己,所以才成就了空城计这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