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公历7月6日-8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节气。
小暑是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此时,已是初伏前后。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又名六月节。
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
在江南,古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江苏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农谚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风车、轧车、油车都不动了。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将进入夏季最炎热的阶段。小暑与入伏不同,小暑不是入伏,但小暑和入伏期间均是高温天气,要注意防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