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刘海滨

《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讲演》,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79.00元

一百年前,1920年代,70后的梁启超(生于1873年),有些要紧的话不得不对90后、00后们说。此时的梁任公不过四十多岁,刚刚从政治旋涡中全身而退,专心投入教育事业。他汲汲惶惶,一面力图改造学校教育,一面到处讲演,目的只有一个——救救青年: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看着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的往坏路上走。教育改革是根本,但是很慢很难:这种‘贩卖智识杂货店’的教育,把他前途想下去,真令人不寒而栗。讲演则直接向青年喊话,是为了救急:

现在这种教育一时又改革不来,我们可爱的青年,除了他更没有可以受教育的地方。诸君啊!你到底还要做人不要,你要知道危险呀!非你自己抖擞精神,想方法自救,没有人能救你呀!

为什么这样急呢?得从头说起。

两种新文化

梁启超二十来岁追随康有为搞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继续办报纸开专栏,宣传新思想,联络海外华人团体,声名掩盖其师。与之齐名的还有一位太炎先生(1869年生)。在杭州诂经精舍读书的青年章太炎因受到甲午战败的刺激,加入康有为强学会学习西学,继而到上海担任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记者,成为宣传维新的健将。变法失败后两人逐渐分途,章太炎1906年到日本主编《民报》,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分庭抗礼。

梁章的分手,表面上看是政见不同,一个追随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一个与孙中山结盟,倡言反满革命,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为学的路径有别。

从师承上看,梁的老师康有为是今文经学家,托古改制,又是西学的倡导者,其学问根柢则是陆王心学,而任公一生得益受用亦在于此;章的老师乃是清代朴学家俞樾,注重古文经学和训诂考据,太炎的主张虽有前后期的不同,其一生学术路径实奠基于此。两派的区别并非仅在于方法、见解上,更本质的是做学问的路子不同,简单地说,前者重实践,后者重知识。中国文化的主脉(根本精神)是以实践为主,知识则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与知识是本与末或体与用的关系。实践有不同层面,如《大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又以修身为根基,此即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中国文化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心性之学尤其发达,但是并非空谈心性,而是立足于修身实践,在此基础上治理家、国,乃至天下。到了清代中叶,注重知识的一派逐渐兴盛,此即号称朴学的乾嘉学派,此虽有其历史原因及效用,但就文化整体而言,则是支派暂时盖过了主脉,是中国文化衰落的表征。适逢清末以来西学涌入,现代西方重知识和科学的风气与之不谋而合,于是乎附庸蔚为大国,知识派成为主流和潮流。

基于对现实的不满,特别是甲午海战的惨败,当时不管是实践派还是知识派,同样号召引进西学、学习西方。青年章太炎之所以亲近康梁,参加维新运动,也是由于双方变法图存的目标一致。所以章梁在二十世纪初引进西学、宣传新思想方面形成合力,引领时代潮流,而在此风气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即为80后新青年,章梁则同为实至名归的青年导师。但表面的合作并不能掩盖二者路径的差别。

流亡日本期间,梁启超通过深入反思(大约在1900年至1903年),明确认识到个人修养是一切行动的根本,为政者如若缺少自我修养工夫,则内心无主宰,行动无根柢,固然不可能成功;为学者如无修身工夫,则知识愈多,恰为作恶的工具。1903年梁启超游历北美,所见所闻使他进一步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偏重知识科技、轻视内在德性修养是现代化的一个弊病,必须及早修正。此后他将自己为学的宗旨确立为以道德统摄知识,即以传统的德性修养为本,吸收现代科学和政治成果。因此一面提倡修身之学,一面增进现代常识。此为梁启超的晚年定论。

以此为分水岭,1903年之后的梁启超在青年中的影响迅速回落,这从此后《新民丛报》逐渐式微可以想见。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此时章太炎因为激烈鼓吹反满革命被投进监狱,声名大噪,而其同时期出版的《訄书》重订本中,新增有《订孔》一篇,矛头直指孔子,乃至称为支那之祸本。1906年章太炎刑满出狱,到日本主持《民报》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对垒,很快《新民丛报》就停刊了。此后的章太炎一身独任革命先驱和青年导师二职,后来《新青年》杂志的主要撰稿人及五四运动积极参与者,包括鲁迅、周作人、钱玄同、许寿裳、沈士远、沈兼士、朱希祖等(除后两位是70末,其余都是80后),都是1906年后章太炎在日本的入室弟子。

为什么有这样强烈的反差呢?当时的现实是,知识和西学的新潮正裹挟人心,因为常道的衰落,致使对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缺少体认,现实的压迫又使得将国力衰弱简单归因于文化,甚而直接归罪于道德。于是片面地学习西方的知识技术,普遍轻视贬低传统道德。梁启超此时转而宣扬学习西方应以传统道德为根基,在激进派看来,无异于倒退。因此,新成长的一代80后青年为什么会舍梁就章,就不难理解了。

可以说,章梁曾经合力引领了一个时代新青年的出现。当梁启超看到其中的偏差,力图修正时,却发现新青年们已经羽翼丰满,走上了反传统的道路。五四运动的主角,即《新青年》杂志群体,是以章太炎为前导的,其与梁启超所倡导的返本开新的思路不同,其最显著的标志即反孔反传统倾向。同时应该看到,新文化运动初始之时众声喧哗,具有多种发展可能,只是这一派声音最响,五四之后逐渐占据主流,再之后成为时代潮流。

换言之,有广义、狭义两个新文化运动,广义的新文化运动是从清末以来,因时代环境的巨变而兴起的文化更新运动,包含西学的引进和中学的更新两方面内容,当时许多文化名人,都在其中起到推动作用,而梁章的作用较为显著。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分歧逐渐彰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两条路径: 一是强调中西或古今的对立,以传统文化为现代化的障碍,号召从语言文字入手,彻底改造文化和教育,此为《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所谓一校一刊)团体为主的一派,由此发展为激进的反传统潮流,此为狭义的新文化运动,或可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则以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学为本,吸收西学,促进固有文化的更新,其宗旨可概括为返本开新。此一路径以梁启超为代表。这种声音其实一直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只是后来被五四新文化所掩盖。

因梁启超与清华的密切关系,而其创立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为了贯彻这一路径,与北大派相对照,梁的这一派或可称为清华派(这里只是取其大端,实际上清华研究院的其他几位导师与梁启超的路径仍有差别,梁启超更注重心性修养,其他几位则侧重文史,但作为与更偏重知识和反传统的北大派相制衡的力量,则是梁启超的友军)。相对于五四运动激越的北大声音,梁启超为灵魂的清华之声则如清婉低回的凤鸣,透过百年历史,久而弥新。

向新新青年喊话

1917年前后,梁启超看到这种倾向愈演愈烈,忧心如焚,中国社会之坏,实由十年前之青年堕落所致,因为有知识之人而为恶,其流毒甚于无知识者百倍,这种状况五四后到达一个顶峰:

盖自五四运动以后,青年的精神,一方面大为振作,一方面也就发生弊端。

我看二十年来的青年,一批一批的堕落下去,真正痛心得狠!

近年来的青年,好像海潮一般,一波一波的往下底降。

其原因何在呢?教育的重心完全偏于知识,社会的潮流都是拼命追求知识,青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未曾接触过丰富渊深的精神资源,从来不曾体验过真正精神生活的滋味,精神已然贫乏到饥荒,生命之流已然干涸,犹浑然不觉。其根源则是前述现代化的偏差:物质生活掩盖了精神生活,知识的追求掩盖了道德的自觉。

近来国中青年界很习闻的一句话,就是智识饥荒,却不晓得还有一个顶要紧的精神饥荒在那边。中国这种饥荒,都闹到极点,但是只要我们知道饥荒所在,自可想方法来补救;现在精神饥荒,闹到如此,而人多不自知,岂非危险?一般教导者,也不注意在这方面提倡,只天天设法怎样将知识去装青年的脑袋子,不知道精神生活完全而后多的知识才是有用。苟无精神生活的人,为社会计,为个人计,都是知识少装一点为好。因为无精神生活的人,知识愈多,痛苦愈甚,作歹事的本领也增多。……故谓精神生活不全,为社会,为个人,都是知识少点的为好。因此我可以说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

此时已是新青年的天下,梁启超转而寄希望于更年轻的一代,越过80后直接向90后、00后喊话,希望为五四纠偏,为将来的中国文化校正方向。他重新定义新文化,提出在科学和民主之外还要加上道德自律(赛先生、德先生之外,还应有一位穆小姐)。

然而此时激进反传统的大势已成,虽然梁启超回天无力,但是从另一层面看,正所谓功不唐捐,少数沉潜渊深者别有会心,如后来异军突起的新儒家群体即是返本开新路径的承继者: 梁漱溟(1893年生)自述早年深受梁启超的启发;钱穆(1895)勉励学生学习梁任公做第一流的学问,在香港创办的新亚书院以为学与做人融通为一为宗旨,与清华研究院办学理念一脉相承;贺麟(1902)亲聆且笔录了梁启超在清华的讲演,在二十年之后出版的《当代中国哲学》中盛赞梁启超终身精神发皇,元气淋漓不忧不惧,可见濡染之深;唐君毅(1909)后来走上这条道路也可说是间接受其影响。梁启超所引领的返本开新思路,在五四时期就是一种平衡的力量,后来在新儒家那里发扬出来,成为沧海横流之中流砥柱。其后部分新儒家学人辗转海外,为中华文化保留了一线血脉。而本书中出现的其他当年听讲者的名字,如周恩来(1898)、梁实秋(1903)辈,也在激进狂潮中起到过重要制衡作用,在另一种意义上影响了历史进程。

梁启超在讲演中常以先贤作为楷模激励青年。有三个人他经常说起。一个是王阳明,再一个是曾国藩,第三个则是梁启超早年的得意弟子,再造共和的元勋蔡锷。同这三个人一样,梁启超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1927年11月,此时的梁启超已病势沉重,不能再到清华上课,因学校改制,拟聘梁为董事,今后校长将从董事中选举。虽然梁启超答应做董事的前提条件是不当校长,但时任校长曹某仍心存忌惮,暗中使人作梗,欲教梁启超辞职,遂引发清华风潮——全体学生跑到天津恳请梁启超不要辞职,并向外交部请求撤换校长。梁启超与清华有缘,曾多次往清华讲演,他开创的清华研究院更是其生命最后阶段精神之所寄,正如本书《最后的谈话》所记,梁启超一面感慨在清华也没能完全实现理想,但可堪慰藉的是,自己跟学生们在一起多一天,学生的人格精神就能多得一天熏陶。古人讲有感必有应,此时学生的心声,不正是这种人格熏陶的响应吗?

中国的现代化路途,兜兜转转一百年,仍然没有跳脱当年梁启超所面对的,所预见到的问题。学校成为贩卖知识的杂货店,做教育、做事业的缺少道德自觉,整个社会价值根基亟待建立。青年的苦闷和彷徨,不正是这些问题活生生的写照吗?

梁启超的年代,知识化和向外追寻已是深入人心,众人正欣喜若狂地奔向现代化,没有心思停下来想一想。现在按下重听键,再听听一百年前梁启超痛切而温暖的声音。这一次,我们也许听得懂了。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张亮亮

搜索建议: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热闻

 【歌词】再战一场 / 歌手:Ki...

看你傻傻望着她 不甩模样活像被晒伤的烤香肠有新紮师兄陪在你身旁能让你快些恢复原状迷路以前你不需要投降也不用把灯关的像色盲那个男孩 有时间又怎样就是没比你嚣张她不...(展开)

热闻

 cip(CIP是什么?)

什么是CIP?CIP就是图书在版编目,每个正规出版的图书在扉页的反面都会有图书在版书目CIP数据,可以说CIP是图书的身份信息,代表着图书是经过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展开)

热闻

 小学运动会作文500字

【精华】小学运动会作文500字汇总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