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确幸正能量营养鸡汤这些词汇过后,当下,丧似乎成了网络新宠,纵观各大社交媒体,丧文化正在以表情包、流行语甚至品牌营销等多样化方式不断发酵,这种反鸡汤式表达,深受年轻人推崇。从吐槽到自黑再到小确幸再到丧文化,其实不得不承认,这是这一代年轻人对现实生活压力的轻微反抗。那么,丧文化是什么意思?丧文化为什么会流行火起来?下面,和360常识网一起看看吧。
▼丧文化是什么意思?
丧文化,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
丧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
简单地说,丧指涉的是这样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行尸走肉、麻木不仁地活下去。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是他们的口头禅,葛优瘫、佩佩娃、懒蛋蛋表情包是他们热衷的配图,美剧《马男波杰克》以及日本的一系列丧剧中有他们推崇的人生观……
▼丧文化专业解释
专业解释是:丧文化是指目前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 、绝望 、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这个解释有点专业了,其实就是带有负能量的文字或图画。
▼丧文化的出处背景
2016年7月,一张1993年的剧照不知为何突然刷了屏,丧文化这个词也成为了网络的热搜词。
2016年7月,葛优啥也没干就突然成了网红,一张来自1993年的照片,就这样毫无预警地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上爆红。图片上的葛优还有头发,但和现在一样削瘦。他嘴边续着胡渣,穿着奶奶花衬衫,嘴角微张宛如灵魂出窍,一脸生无可恋,瘫躺在舒适松软的大沙发上。这张图出自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这集说的是葛优所饰演的季春生,在贾家蹭吃蹭喝的故事。
季春生,这个男人不仅在个人仪表糟糕,而且行为举止也惹人鄙夷。这个角色的传递出来的形象,就是个每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想自我奋斗,获不获得成功也没有关系,希望坐享其成的生活方式—— 一个90年代的社会废物。
这样的形象跟所有年代所提倡的积极、健康、向上主流精神相悖论,但却在此时此刻,恰好跟这个时代青年文化无缝切合。他的颓废、绝望、悲观、生无可恋,正是这批超时工作、超额吃饭、压力大、挣钱难的大众内心状态。
▼丧文化的词汇表达含义
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躺尸到死亡、颓废到忧伤,这些搭配在葛优躺图片上的文字,也从来都没有掩饰过这批青年人想通过葛优来传到什么思想感情。简单说,就是想要躺着,不想思考,什么都不想干了。
▼丧文化的表现
千百年来已经有无数人这样躺着了,葛优并不是第一个。但是葛优躺能够在此时此刻走红,跟它背后青年人息息相关。这批人转发带有葛优躺照片的微博,纷纷留言说自己每到周末就是这个样子,而且想要每天都是这个样子。他们大多数是90后,是目前微博上最活跃的用户年龄段。
▼丧文化的原因分析
网络媒体分析:
关于90后的研究我们也看过不少。他们所身处的成长环境,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经历了空气污染、数次地震、房价高企、就业困难等种种压力,他们通过互联网得知全球范围的动态,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风险社会。跟其他年代寻求外部扩张不同,90后知道外部扩张是要承担风险的。并且,他们享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更为扁平的家庭和就业关系,对他们来说外部扩张不是必须的。他们更经常谈论的是我,是成为我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互联网工具成为他们情绪的宣泄口。有一部分人通过互联网释放自己的里人格(在这里,里人格指内心想法),他们把负面情绪、犬儒的理想释放在网上,而在日常生活的这个我,似乎跟互联网上的那个我没有半点关系,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共用一具躯体的两个不同灵魂。但更多的是另一部分的人,他们是内外统一的青年人——我就是我,我是一个完整、独立,并勇于为自己发声的个体。
这批内外统一的年轻人乐于做自己,不需要扮演别人心目中三好青年的完美形象,所以承认自己是垃圾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他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缺陷,并为自己而活,接受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与自己和解。
像葛优躺这有带有负面情绪的形象在微博走红,是青年人勇于去转发、去分享、去倾述、去再创作,去告诉别人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我觉得躺着什么都不用做的状态挺棒的。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在以前,内心迫切希望当一个不劳而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也会羞于开口吧。
先前我已经说了,葛优一躺表现出来的颓废、绝望、悲观、生无可恋,正是这批超时工作、超额吃饭、压力大、挣钱难的大众内心状态。压力大很容易理解,但为何压力大导致的不想努力会成为全民狂欢?是什么导致了他们选择了葛优躺来传递内心的渴望?
我认为,这是因为传统努力已经难以实现生活的质变和阶层的上升了。目前在这个国家,由于社会成本高居不下,下层通道往上的空间逐渐已经堵塞。我们都知道不努力就去死、越努力越幸运诸如此类的励志名言,但是更有把握的是努力未必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轻松。
这样绝望特质的发言,是青年人洞悉并受困于自身无能的丧(sàng)文化的崛起。
学术界分析:
青年丧文化产生与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虚拟网络的现实拟构性、青年自我的主动污名化、集体和社会的无意识和有意识、微时代的情绪感染:从微到大等四点。应当采用性与谨慎并行的方式对待青年丧文化,应当运用优势视角对青年丧文化展开研究,应当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青年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丧文化的代表人物
除了葛优躺外,丧文化代表人物还有网红青蛙 PEPE,有四肢的咸鱼,还有舶来品懒蛋蛋诸如此类的形象。他们无不例外都是在传递一种我已经是个废物自嘲式的信息。
咸鱼
咸鱼是永远也翻不了身的。咸鱼努力了,也还是咸鱼,成不了生猛海鲜,所以,就干脆随随便便混日子了。
葛优躺
蓄着星星点点的胡渣,穿着花短袖,眼神迷离,嘴角微张仿佛灵魂出窍,葛优躺给人的感觉就是生无可恋。
佩佩蛙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悲伤的蛙了,永远眼含泪水,满脸淡淡的忧伤。
佛系青年
最后的重量级人物当然是网红佛系青年了。他泡杯加枸杞的菊花茶,一手一只热水袋,嘴上直说:fine,anyway.一脸云淡风轻,浑不着意。
▼丧文化的表达内涵
这些形象既不是犬儒主义,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没能力、没智商的废物。在我看来,他们都表达了沉浸青年人,对于现实再如何努力也难以打破固化的阶级的绝望 —— 发展前景太过迷茫,前进的路太过曲折,我们洞悉并受困于自身无能。既然如此,就让我们躺一躺,就这样,到躺尸到死亡。
▼丧文化营销为何会突然火起来?
1、丧文化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心理;
据统计,转发葛优躺、马男波杰克这些丧文化图片的大多数为90后,也是目前互联网最活跃的用户。而转发这些信息的背后,其实是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自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从而产生的集体焦虑现象。这其实是整个社会环境改变的结果,都说80后、90后这一代很幸福,又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到很多宠爱,但当这些人正在经历加班、买不起房、没时间谈恋爱、睡眠不足...而互联网就成为负面情绪的一个宣泄口,看到这些负能量就会产生共鸣。
来一首丧文化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
2、消费者对鸡汤文已经感到无聊了;
从小到大,大多数人都会听到不少成功学鸡汤,但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早已认清现实生活远比想象的要艰难这条真理,对那些上帝为你关上了一个门,但却为你打开了一扇窗的鸡汤文越来越没有耐心,反而更愿意相信上帝为你关上了一个门,然后他就去洗洗睡了。
所以再用这些鸡汤文刺激他们是很难的,相反,丧文化这样简单粗暴的营销反而能够引起他们共鸣,唤起他们的情感共振。而且,并不是丧文化的文字一定会带给人们负能量,大多数人只会以此来讽刺、吐槽一些现状,而这些负能量有时正是正能量 的来源,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不会对这些丧气的话感到反感。
3、逆向思维营销模式找到了市场的空缺。
除此之外,丧文化运用了商业界常见的逆向思维营销模式找到了市场的空缺。逆向思维营销模式很容易理解,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大众的甲壳虫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流行大汽车,宽敞、舒适,当然也耗油,大众甲壳虫凭借广告语想想还是小的好异军突起,吸引到了大批消费者。负能量营销也是如此,在鸡汤文满天飞的现在,来一点毒鸡汤调调味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虽说丧文化在这两年发展极为迅速,从表情包到营销,连人民日报也发文章让大家不要被丧文化洗脑,但丧文化说到底其实更像是一种自嘲,就像之前的屌丝一词一样,很多人都会把自己比喻为屌丝,但其实很多人并不会真的给自己一个这样的定位。丧文化也是一样,那些说着现在没钱算什么,以后没钱的日子还多着呢的人大多并不会真的就此颓废,还是一样地努力赚钱,一样地买房还贷。所以说,对丧文化不要太认真,太认真你就输了。
转载:360常识大全网http://www.360changshi.com/